坂口安吾致織田作之助悼文70多年后被發(fā)現(xiàn)

日本學者近日從故紙堆中找尋出了近代著名作家坂口安吾(1906.10.20—1955.2.17)在其摯友、作家織田作之助(1913.10.26—1947.1.10)去世翌日發(fā)表的追悼文。文章題為《織田之死》,發(fā)表于1947年1月12日的《時事新報》(后并入《產經新聞》),文末署時為“十一日夕記”,應是安吾在為作之助守夜時所寫就的。本文在登報后未被收入坂口安吾的單行本或全集當中,故遲至近日才被發(fā)現(xiàn)。
文中,坂口安吾以回憶46年11月與太宰治和織田作之助舉行的座談會開篇,對作之助的文才進行了高度贊揚,稱之是“獲大成的稀代才筆”、“其才甚至高于谷崎(潤一郎)”,對于突然來臨的噩耗,他寫到“僅僅留下其才筆的片鱗只爪就離開世間”就突然結篇,可見其對作之助去世的哀傷之情。
按照以往的通說,坂口安吾在織田作之助去世后一天的守靈之夜一個人獨酌祭悼亡友。對于此次的新發(fā)現(xiàn),專家評價說“沒想到他居然還認真寫了這么一篇情感真摯的悼文”。
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坂口安吾和太宰治,石川淳,織田作之助等作家并稱為“無賴派”或“新戲作派” 。此派書寫主題多揭露人類的墮落與放蕩,反抗既定現(xiàn)實,寧為人生的失敗者也不愿踏入現(xiàn)實社會的殘酷斗爭,構筑出一種頹廢而浪漫的“輸家哲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