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穆神君到穆十萬,白騎士的最后一舞——1456年貝爾格萊德之戰(zhàn)

“大地在我們腳下,天空在我們頭頂
阿爾帕德的子孫們依舊屹立不倒!
一滴滴愛國熱血灑在這片圣地,
朝上天吶喊,向入侵者復仇,
馬扎爾人救世主之首級,尚未墜地!
他拿起劍,騎上馬,
他戰(zhàn)斗,他戰(zhàn)斗,他日日夜夜揮汗如雨,
在他獲勝之前,這片土地從沒有平靜。
侵略我們的人即將大難臨頭!
上帝啊上帝,您派他來拯救我們。
馬扎爾是自由的人,至始至終都將如此。
誰敢踐踏我們神圣的權利,我們就將和他戰(zhàn)斗到底!”
————格爾蓋伊·祖佐利 《匈雅提》
?

老規(guī)矩,前面先說幾點看法
1. 穆罕默德二世只要成功在1456年攻克貝爾格萊德,基本就可以推進歐洲腹地,配合他之后幾年對摩里亞,特拉布宗等地的征服,成為奧斯曼歷史第一君主不成問題。
2. 輸?shù)糌悹柛袢R德后,他在軍事方面,已經(jīng)失去了和穆拉德一世,塞利姆爭冠的可能,亦難以與其父穆拉德二世,雷霆巴耶濟德一世,蘇萊曼等人爭五。他在奧斯曼帝國歷代蘇丹中的地位也難以擠進前三了。
3. 穆罕默德二世在戰(zhàn)術和臨場指揮上不至于是答辯水平,他還是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人和有遠見的戰(zhàn)略家。但他在1456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中的指揮是完完全全的災難——將作為總帥能犯的錯誤基本都犯了,包圍網(wǎng)頭重腳輕,好高騖遠,臨陣換帥,指揮一味激進都是他慘敗的重要原因。
4. 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勝利最重要的影響是粉碎了奧斯曼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尤其鼓舞了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巴爾干各基督教國家低迷的士氣,讓匈牙利國內(nèi)的投降派暫時偃旗息鼓,這戰(zhàn)之后巴爾干各國再次聯(lián)合抗擊奧斯曼,也有一些精彩戰(zhàn)役(弗拉德三世的特爾戈什維泰夜襲)
5. 然而這場戰(zhàn)役并沒有解決匈牙利早已爛到根里的腐化,此戰(zhàn)后不久,匈雅提病死,昏庸無能的國王拉斯洛五世隨即聯(lián)合采列伯爵烏爾里希對匈雅提家族展開清算,烏爾里希伯爵在剝奪匈雅提榮譽和職務之時被匈雅提長子匈雅提·拉斯洛殺死,隨后小匈雅提便被國王逮捕處決。國王對待匈雅提家族的惡劣方式引發(fā)了匈牙利民眾暴動,暴民攻克首都,拉斯洛五世出逃,米哈爾·錫拉吉遂帶領2萬軍隊進入首都擁立匈雅提幼子——匈雅提·馬加什為新王。
?

1456年,距離奧斯曼征服君士坦丁堡剛剛過去了3年,穆罕默德二世的各條戰(zhàn)線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著,奧斯曼士兵士氣高昂,在巴爾干。他們準備取道塞爾維亞,攻入歐洲的腹地,而這里,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被他們血洗過一次。
穆罕默德二世調(diào)集了10萬軍隊(參與圍城7萬左右),300門各類火炮,出兵貝爾格萊德——當時的這里是匈牙利在南部邊界最重要的要塞。而且貝爾格萊德附近還有銀礦,一旦占領了這里,奧斯曼將獲得深入歐洲前最好的據(jù)點。因為貝爾格萊德位置特殊,是這條戰(zhàn)線上最易攻難守之處,所以匈牙利在此地的經(jīng)營也是下了苦功——貝爾格萊德城堡按三層防御設計:內(nèi)層是要塞化的宮殿,中層高處壁壘和軍營拱衛(wèi)著雙層城墻,低處的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宗教設施之間也被工事隔開,崗樓和炮塔散布其中。

但無論如何,貝爾格萊德——匈牙利稱為南道白堡(Nándorfehérvár),在此時只有7000名守軍,(減去瘋狂摸魚的各個盟友也就剩下三五千了)貝爾格萊德守將米哈爾·錫拉吉——匈雅提的妻弟向王國發(fā)出求援。但整個匈牙利,竟然找不到領主愿意出兵救援——那是因為在阿爾伯特和瓦迪斯瓦夫三世相繼去世后,匈牙利組織的反奧斯曼同盟和匈牙利-波蘭聯(lián)盟在此時事實上已經(jīng)瓦解了。新登基的國王拉斯洛五世年幼無法執(zhí)政,貴族集團就在此時開始了瘋狂的互相內(nèi)斗。所以在奧斯曼帝國進攻貝爾格萊德之前,匈牙利的貴族們除了在口頭上宣布一致反對奧斯曼以外,沒有任何行動。
還好錫拉吉有一個靠得住的內(nèi)兄弟匈雅提·雅諾什。1455年,匈雅提被議會確定為軍隊司令,匈雅提承諾他領地上所有男爵、貴族和教士會隨著他親自出戰(zhàn),但是大多數(shù)匈牙利領主認為匈雅提如果打贏這場戰(zhàn)爭就會徹底掌握匈牙利的大權,于是他們甚至不惜花費心思研究如何讓匈雅提打輸這場戰(zhàn)役,借此來削弱他的實力。在貴族的百般阻撓下,本應在1456年1月開幕的匈牙利議會到了4月才在不斷扯皮中召開——然后貴族們一致宣布,因為今年匈牙利農(nóng)作物長勢喜人,國民軍隊要在秋收之后才會得到他們征召,所以匈雅提你看著辦吧!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五個人依然在嘗試對貝爾格萊德的危機做最后一搏:
匈牙利軍隊總司令——匈雅提·雅諾什:他捐出自己家產(chǎn),自掏腰包組織了一支軍隊前往塞格德,并且在這里繼續(xù)征召義軍。
僧侶—卡斯皮特蘭的約翰,他奉命在匈牙利南部號召民兵,并且號召了教會積極給貝爾格萊德捐款。
教宗使節(jié)—胡安·卡瓦哈爾:在目睹了匈牙利貴族的極度腐敗無能后,他幫助了匈雅提在匈牙利南部招募了一支十字軍。
貝爾格萊德守將—米哈爾·錫拉吉:他帶領守軍夜以繼日的加固工事,修理城墻,并且已經(jīng)做好了隨時和奧斯曼軍隊巷戰(zhàn)的準備。
瓦爾科縣的小貴族—雅努什·科羅吉:在他氣憤的得知沒有大貴族愿意支援貝爾格萊德后,他抵押了自己一半的家產(chǎn),組織了一小支軍隊前往南部前線。他也是除了匈雅提妻子的家族錫拉吉家族外,唯一一個在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中給予了實質(zhì)性幫助的匈牙利貴族。

7月4日,奧斯曼對貝爾格萊德正式發(fā)起進攻,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準備了27門重型攻城火炮,這個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了3年前的君士坦丁堡圍城戰(zhàn)。而當時貝爾格萊德只有4門火炮。奧斯曼海軍司令巴托爾特魯格把200艘戰(zhàn)船用鐵鏈鎖在一起,封鎖了多瑙河,組織匈牙利援軍沿河而下救援貝爾格萊德。隨軍史官Tagliacozzo形容:“奧斯曼人的大炮日夜轟鳴,響聲連布達佩斯都能聽見,貝爾格萊德的天上連著幾天看不見太陽,全是火炮噴出的濃霧,空氣里全是硫磺的臭味”。
奧斯曼的火炮很快就摧毀了貝爾格萊德的城墻,但是錫拉吉很快帶領部隊在接下來的巷戰(zhàn)中阻止了奧斯曼軍隊,并且守住了市中心。奧斯曼軍隊大部分撤出,準備新一輪的進攻。
但很快,匈牙利守軍就陷入了糧食不夠的危機中。Tagliacozzo繼續(xù)寫道,“城堡的守軍完全絕望了,他們被死亡的恐懼凍結(jié)了,他們都在開始等待死神的到來?!?/p>
而此時,塞爾維亞的準備救援貝爾格萊德軍隊被奧斯曼的艦隊阻攔,無法越過多瑙河,只好撤回。而匈雅提的軍隊還在趕來的路上。奧斯曼人甚至已經(jīng)認為,他們即將贏得這場戰(zhàn)爭——萬城之女皇君士坦丁堡的命運也是被他們踩在腳下,何況小小的一座貝爾格萊德。

但奧斯曼人千算萬算沒算到,匈雅提發(fā)現(xiàn)大船無法渡過多瑙河救援貝爾格萊德后,他借了當?shù)厝麪柧S亞居民140艘漁船,再加上塞爾維亞專制公汝拉日·布蘭科維奇給他的一些Csajka帆船。從一條很小而隱蔽的支流,連夜把援軍運到了河對岸。但匈雅提的偷渡在之后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奧斯曼的軍隊上前攔截,匈雅提直接命令這些船只加速到突破奧斯曼的簡易工事,然后遭到了奧斯曼火器劈頭蓋臉的射擊。匈牙利軍隊在進入淺灘后踏水強行沖上奧斯曼守軍的船閘,甚至還擊沉了奧斯曼人3艘艦船。匈牙利史學家亞諾什·圖羅奇(János Thuróczi?)記載“英勇的匈牙利戰(zhàn)士登上了敵人的巡邏船,就在上面和他們激戰(zhàn),船上血流成河,一些奧斯曼的船只被燒毀,被擊沉,最終匈牙利的戰(zhàn)士們成功游過河流,到達了城堡所在的岸邊。”而奧斯曼士兵Séád-ed Din在他的回憶中寫道:“薩瓦河和多瑙河變成了血河,綠色的田野呈現(xiàn)出郁金香的顏色,戰(zhàn)艦上也血流成河,最后匈牙利的士兵還是游過了多瑙河,到達了貝爾格萊德?!?/p>
?
而錫拉吉在得知了匈雅提援軍到達的消息后,組織了一支精通水性40人的敢死隊,趁著夜色悄悄從河里繞開了奧斯曼的包圍,放火燒掉了一些奧斯曼的障礙,成功接應了匈雅提。讓他成功把援軍和糧食送進了貝爾格萊德。
匈雅提在找塞爾維亞人借漁船之前,船長害怕得罪奧斯曼人,一開始不愿意給他船,匈雅提就對他們說:“你害怕什么?你是沒有見過奧斯曼人嗎?!你覺得他們很可怕,但不要忘了我們曾經(jīng)幫你們擊退了他們那么多次,所以你現(xiàn)在還在猶豫什么?相信基督,我們已經(jīng)為你們流了這么多次血,沒有什么可猶豫的了,這次我們會再次獲勝!”


匈雅提成功進入貝爾格萊德讓奧斯曼軍隊大為震驚, Tagliacozzo記載,“奧斯曼的將軍們在看到匈雅提的旗幟出現(xiàn)在貝爾格萊德城頭時,面面相覷,他們想不通匈雅提是怎么進入貝爾格萊德的。在作戰(zhàn)會議上他們誰也不敢說話,最后,戰(zhàn)役總司令扎甘帕夏終于打破了沉默:”我的陛下,事已至此,我恐怕已經(jīng)失去了您的信任,這些匈牙利人保衛(wèi)城堡的決心在我的軍事生涯里從來沒有見過,我們已經(jīng)輸?shù)袅诉@場戰(zhàn)役,還是趕快撤退吧。”
然而穆罕默德二世不相信匈雅提能突破封鎖進入貝爾格萊德,他認為這只是守軍在虛張聲勢:“你們都記得,我的父親,穆拉德蘇丹,曾經(jīng)圍攻貝爾格萊德七個月之久,但他最終無功而返,灰頭土臉地退出了城堡。但現(xiàn)在不一樣!穆拉德七個月沒能做到的,穆罕默德要在十五天內(nèi)完成(征服貝爾格萊德)!” 因此他下令發(fā)起強攻,結(jié)果士氣高漲的匈牙利守軍再次擊潰了奧斯曼的部隊,被稱為當時奧斯曼最有潛力的年輕將領卡拉卡帕夏被陣斬。穆罕默德二世在混戰(zhàn)中大腿中箭,當場昏迷,被一輛馬車或牛車拉走。終于,分出勝負的時候到了,錫拉吉下令騎兵突擊,奧斯曼斷后的部隊全軍覆沒, 扎甘帶著幾十個人狼狽逃出包圍。如果不是馬哈茂德帕夏帶著4000人援軍前來拼死救援,恐怕蘇丹和大維齊爾都會命喪于此。
截至1456年還從未遭遇重大挫折的的穆罕默德二世在目睹了自己10萬大軍的灰飛煙滅后,試圖服毒自殺,被左右勸下。

教宗在得知匈雅提成功救援貝爾格萊德的消息后,驚呼奇跡,因為消息傳到時正值中午十二點,教宗下令所有教堂敲鐘12下慶祝這一偉大的勝利。這一天,從英格蘭到威尼斯再到匈牙利,波蘭,教堂們紛紛敲鐘歡慶。教宗加理多三世說:“上帝在這一天派來了匈雅提幫助了基督徒取得勝利,我們要以鐘聲來表達向祂的感恩,歐洲各國的國君,主教也紛紛贊揚了匈雅提的成功,稱他為:“基督世界的救星”。
1457年,貝爾格萊德勝利一周年之際,為了紀念基督教軍隊的勝利,教宗加理多宣布貝爾格萊德勝利日為教會的法定假日。在這一天,教堂需要正午敲鐘慶祝,同時他呼吁為基督徒繼續(xù)為與奧斯曼人戰(zhàn)斗的勇士們祈禱。后來,敲鐘這一儀式逐漸進入公眾意識,也逐漸從貝爾格萊德勝利日演化到每天中午。后來又傳播到其他基督教國家,乃至世界。
匈雅提在貝爾格萊德勝利后沒有休息,他立即組織軍隊準備反攻奧斯曼,但由于操勞過度,心力交瘁和戰(zhàn)后的疫病流行,7月22日貝爾格萊德勝利后,匈雅提就病倒了,并且在8月11日去世,享年49歲。這之后,米哈爾·錫拉吉接替了他的職務。
當穆罕默德蘇丹聽到匈雅提死訊的時候,他低下頭,長時間保持沉默。然后說:“他是我的敵人,但我為他的死感到遺憾,因為匈牙利的白騎士在我見過的基督徒中是最偉大,無與倫比的?!?/p>
?
貝爾格萊德被稱為:“匈牙利南部的鑰匙”,由于中世紀匈牙利南部邊境山河密布,貝爾格萊德也成為了當時巴爾干進入匈牙利最重要的入口,也是這一條戰(zhàn)線上最易攻難守的地方。而匈雅提·雅諾什,米哈爾·錫拉吉,匈雅提·馬加什兩代三人,卻成功守衛(wèi)了這里近半個世紀。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勝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奧斯曼在之后的70年里,沒有再輕易嘗試過進攻匈牙利。一直到蘇萊曼時期。
這場戰(zhàn)役,也暴露出奧斯曼從蘇丹到軍隊的很多問題。奧斯曼的軍制無疑是當時極為先進的,但在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發(fā)生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奧斯曼對仆從國過于信任的情況,號稱16萬的奧斯曼大軍(實際上7-10萬),有大約數(shù)萬仆從國軍隊,比起三軍用命的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人,這些仆從軍隊只是在瘋狂劃水。當匈牙利人從要塞里大量投擲燃燒物時,這些軍隊很快就陷入了混亂。而奧斯曼的魯梅利亞(奧斯曼對自己統(tǒng)治的巴爾干地區(qū)稱呼)軍團和安納托利亞軍團雖然精銳但缺乏配合,造成了左翼的空虛,后來趕來支援的西帕希騎兵面對潰敗也無能為力。
至于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他在軍隊全線崩潰時依然奮戰(zhàn)在一線,還親手殺死了一個匈牙利士兵的事跡,證明了他的勇氣與武力,但他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指揮依然是不合格的,這位年輕的蘇丹在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后似乎有點飄飄然,在貝爾格萊德戰(zhàn)役發(fā)生前,戰(zhàn)斗中到結(jié)束后,他易怒浮躁的脾氣多次展現(xiàn)出來——傳聞在貝爾格萊德戰(zhàn)敗后,穆罕默德二世陷入暴怒,揮舞著自己的寶劍刺傷了數(shù)名將軍。從未受到過重挫的他在今后還將遇到很多失敗,蘇丹后來與摩爾達維亞的斯特凡大公作戰(zhàn),在瓦斯魯伊戰(zhàn)役中慘敗,后來又在特爾戈什維泰戰(zhàn)役中被穿刺公弗拉德·采佩什擊敗。但他最終也走出了陰影,各方面都變的越發(fā)穩(wěn)健,后期他對征服各地的管理也變得更為靈活。

匈雅提雖然在勝利后不久就去世,但這場戰(zhàn)役也讓他的家族聲望達到頂峰,正如前文所說,1458年,匈雅提國王拉斯洛五世出逃,不久病死。國會選舉新國王,中小貴族和平民都極力推舉匈雅提·雅諾什的幼子匈雅提·馬加什為王,雖然大貴族極力阻止。但同樣在貝爾格萊德勝利后聲望達到頂峰的錫拉吉率2萬軍隊包圍國會,高呼“讓我們的劍來選舉國王”,最終讓馬加什成功加冕為王。這個匈牙利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任何王室血統(tǒng)的國王將在之后幾十年里帶領匈牙利進入歷史上最后一段輝煌時期,而米哈爾·錫拉吉也繼續(xù)帶領軍隊抗擊奧斯曼人,并且最終迎來了一個關羽式的英雄落幕悲劇結(jié)局。至于這些事情,以后我可能會說...

然而偉大的英雄匈雅提,現(xiàn)在的光輝似乎已經(jīng)被掩蓋,不僅在簡中平臺被某些人抹黑成屢戰(zhàn)屢敗的廢材將領,連敲鐘這一習俗和“基督世界的救星”也被某個征戰(zhàn)一生,勝率16.7%的波蘭國王偷走了。希望這個模組,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了解匈雅提,喚起一點大家對這位英雄的認同,畢竟中國和匈牙利都是經(jīng)歷了百般磨難的國家,照理說會容易共情一點。
?
References
費倫茨·格拉茨:《馬扎爾編年史》
Ervin Liptai,Zrínyi Katonai Kiadó, Magyarország hadt?rténete(匈牙利軍事史)
格爾蓋伊·祖佐利(Gergely Czuczor):史詩《匈雅提》
亞諾什·圖羅奇(János Thuróczi)著,?János Horváth譯,A magyarok krónikája(匈牙利人編年史)
Kálmán Peregrin, László Veszprémy布達佩斯軍事歷史博物館:保衛(wèi)歐洲——卡皮斯特蘭的圣約翰和南道白堡勝利的記憶。
鳥 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