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業(yè)博主“首秀”,揭秘物理防曬劑的6大謠言!


Dreamy平時有關注一個國外專業(yè)護膚博主的視頻,她是來自Lab Muffin的Michelle。這個博主是一名化學博士,在油管有近120個作品和30萬粉絲。這次我們聯(lián)系到了博主Michelle本人,她也很期待我們的中文版!
個人覺得除了視頻有點長,內容還是挺不錯的。但直接“搬運”英語版大家可能會吃不消,于是我們和第1期成分分析官亦霈一起進行了視頻編輯和文字的整理?!敖罓€”的好處是方便大家高效獲取信息,但也可能與博主本人想表達的略有出入。為了對內容負責,我們還請到了防曬領域的專家Puppet老師(護膚技術派主理人)對知識點做確認、補充,歡迎大家指正。
視頻地址:關于物理防曬劑(氧化鋅)的6大謠言 | 海外專業(yè)博主Lab muffin(知妝匯監(jiān)修)

長久以來,關于物理防曬劑和化學防曬劑哪種更好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確切地說,防曬劑其實分為有機和無機。但很多人習慣將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就歸類于物理防曬,其它防曬劑歸類為化學防曬劑,我就遵從大家的習慣按這種方法分類吧。
之所以不少美妝博主、皮膚科醫(yī)生,甚至品牌方也會認為物理防曬劑(氧化鋅)要比化學防曬劑更好,主要是因為背后有以下眾多“謠言”(都能串成一個謠言族譜了)。

謠言1:
化學防曬劑像海綿一樣吸收紫外線,氧化鋅防曬霜像防護盾一樣反射和散射紫外線。
(視頻時間:01:10-02:12)

產生誤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吸收”一詞讓人覺得化學防曬劑進入了皮膚,而“散射”一詞讓人物理防曬劑朝不同方向反射出去(離開皮膚)了。

真相如下
■ 氧化鋅的防曬機理并不全部是散射,它也會吸收95%的紫外線,散射只有5%(請找找圖右邊朝上的小箭頭)。
Puppet點評:化妝品使用的氧化鋅通常不會是未經過處理的粉體。經過表面處理后,其光活性大大降低。實際上處理良好的氧化鋅,還是以散射紫外線為主。
■ 散射的方向通常也是指向皮膚,目的是使紫外線有機會被其它氧化鋅粒子吸收,而非想象中的反射出去。
■ 化學防曬劑吸收紫外線后會轉化為不傷害皮膚的物質,但不會被皮膚吸收。

謠言2
物理防曬霜更好,因為它們不會(像化學防曬霜那樣)產生熱量。
(視頻時間:02:13-02:40)
產生誤解的原因是上面有提到,物理防曬霜會散射出約5%的紫外線。
真相:這個量值幾乎是不可量的(一般的熱能相機都難以反映出這個差異),這個差異甚至還不如你手臂上兩個不同部位的熱量差異。


謠言3
物理防曬霜(尤其是氧化鋅)是廣譜防曬,比化學防曬霜更能抵御各個波長的紫外線?
(視頻時間:02:31-06:06)
產生誤解的原因是氧化鋅的確可以預防UVA1,UVA2,UVB(獲得了FDA批準),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廣譜防曬只是說保護的廣度,而不是強度。
真相:如下圖所示,氧化鋅的防曬霜像很寬很寬的墻,但是如果不足量涂抹,防護膜達不到一定厚度的話,還是會有紫外線穿透。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請觀看視頻)

如下圖所示,化學防曬霜能抵御的光譜范圍小,但是保護強度更高。

氧化鋅物理防曬霜防曬值最高只能到SPF60和UVA PF20,而化學防曬霜可以達到或者超過SPF100和UVA PFs 60(美國法規(guī))。此外,氧化鋅對UVA1的防御也不是很強,需要結合化學防曬才能做到防御UVA更有效。
(物化結合的重要性,更多可觀看視頻了解)

謠言4
氧化鋅可以防護藍光? ? ? ? ? ? ? ? ? ? ? ? ??
(視頻時間:06:07-07:16)
產生誤解的原因還是很多人認為氧化鋅就像一個防護盾,能反射走所有的光。
真相:藍光屬于可見光,氧化鋅不會吸收也基本上不會散射可見光??梢姽獾姆雷o需要氧化鐵和二氧化鈦,氧化鐵吸收可見光,而二氧化鈦能夠進行散射。
Puppet點評:更為準確的說法是,氧化鋅散射可見光的能力不及二氧化鈦。 實際上,氧化鋅也能散射一部分的可見光,只是效果確實不佳。下圖縱軸是使用25%氧化鋅時對不同波長可見光(橫軸)的透射率,對藍光的透射率越高,代表防護能力越弱。

請看下圖:同等用量下(25%),二氧化鈦對藍光的透射率更低,防護效果確實更好。


謠言5
氧化鋅防曬比化學防曬可以起效更快?????
(視頻時間:07:17-07:47)
產生誤解的原因可能是大家覺得化學防曬劑被皮膚吸收,所以起效時間更慢。
真相:無論是物理防曬霜還是化學防曬霜,他們都會直接吸引紫外線,起效時間其實是一樣的,涂抹之后等待約15分鐘,待成膜之后才能夠產生防護作用。


謠言6
氧化鋅更穩(wěn)定,無需再次涂抹?? ? ? ? ?
(視頻時間:07:48-最后)
產生誤解的原因是大家覺得氧化鋅的光穩(wěn)定性更好(吸收紫外線后,不會被光分解),而有的化學防曬劑會光分解。
真相:雖然不像化學防曬劑那樣會因為吸收紫外線過量而分解,但物理防曬劑的防護膜也會隨著時間推移,分解掉落(想像一下,就像粉底脫妝)。所以不管是物理還是化學防曬,通常都是每2小時就要補涂。
除了以上的說法,也有人疑惑:為什么在同樣的SPF強度下,氧化鋅的防曬作用并不好?
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對于物理防曬霜的使用量較少。氧化鋅并不擅長吸收紫外線,通常在配方中會加到10-25%,這樣會使產品的質地很厚重,不僅堵塞毛孔、干燥,還會泛白。正因為這些缺點,大家往往會不自覺地減少涂抹的用量,用量不足導致效果差。

另一個原因是氧化鋅防曬霜產品本身的穩(wěn)定性(非防曬劑的光穩(wěn)定性)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防曬霜要發(fā)揮良好的效果,防曬成分需要均勻分布在料體中,產品涂抹時和涂抹后在皮膚上也需要形成均一的膜。但是氧化鋅(尤其是天然的沒有經過處理的)比較難分散均勻和保持穩(wěn)定。
Puppet點評:除了難分散外,表面處理也是為了抑制其光活性。這個光活性對人體來說是不好的。

最后,這位博主也分享了她的科學護膚觀:
1、不管是物理還是化學防曬,只要是你喜歡的,符合你的預算,不會對皮膚有刺激的,就是適合你的防曬霜。
2、防曬霜不是萬能的,一定要進行硬防曬。如打傘、戴帽子、戴太陽鏡等等。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編輯,請點贊支持,博主Michelle本人會看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