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的進階
有目的的練習VS天真的練習
所謂“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復(fù)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種反復(fù),就能通過表現(xiàn)和水平。 史蒂夫·奧爾(威奇托大學從事音樂教育的專家)曾假想過一段對話:
導(dǎo)師:從你的練習清單可以看出,你每天練習1小時,但你每次測試的時候,總是只有C的成績。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因?
學生: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導(dǎo)師:你演奏了多少次?
學生:10次或者20次。
導(dǎo)師:你彈對了多少次?
學生:唔,我不知……一次或兩次吧……
導(dǎo)師:哦……你是怎么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
有目的的練習這個術(shù)語,意味著要比天真的練習更有目的性,考慮更周全,而且更為專注。特別是,它具有以下特點:
1.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這個要求我們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說:“連續(xù)三次,不犯如何錯誤,以適當?shù)乃俣葟椬嗤昵印!比绻恢贫ㄟ@樣一個目標,就沒有辦法判斷練習是否成功。 有目的的練習,主要是“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里”,最終達到長期目標。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導(dǎo)你的練習。要把目標分解,并制定一個計劃:為了實現(xiàn)某個目標,你得做些什么?再對這個目標進行更細致地分解,思考你怎么做好?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
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wù)上。
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
你必須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不對,你到底怎么錯了。在奧爾的例子中,音樂學生在學校的表演測試上得了個C,這是一種遲到的反饋,但他練習時,似乎沒有人給他提供任何反饋,也就是說,沒有人聽他練習并指出他的錯誤。 一般而言,無論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如果沒有反饋,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提高,或者你離你的目標還有多遠。
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qū)
這也許是有目的的練習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奧爾的音樂學生并沒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和舒適的區(qū)間。相反,學生的話似乎表明,他在練習中,只是毫無條理地進行了一些嘗試,并沒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僅僅是做那些他已經(jīng)感覺很容易的事情。而這種方法是不管用的。 對于任何類型的練習,這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qū),便永遠無法進步。
——《刻意練習:從新手到大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