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羅漢:范揚筆下的紅衣羅漢
如今的中國畫壇,大家都稱呼范揚為范羅漢。
談及這個綽號,不得不歸功于范揚紅衣羅漢系列畫作的成功。
范揚創(chuàng)作了幾百幅以紅衣羅漢為主題的畫作,其中的羅漢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那么范揚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如此眾多形象的羅漢呢?
范揚:實際上是一個眾生相,你在你周圍的人里面都可以找到這樣的形狀和神態(tài),有的善于思考,有的粗放豪邁,這些都會你的筆下呈現(xiàn)。

其實自唐朝以來,畫羅漢者代不乏人,第一位對后世有重大影響的則是唐末五代的貫休,即禪月大師。
在范揚紅衣羅漢作品中,便常??梢砸姷蕉U月大師羅漢法這樣的題款。
而歷史上最著名的紅衣羅漢,要算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的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徒》。
而畫紅衣羅漢持續(xù)時間之長、數(shù)量之多,可以說形成大眾認可的,品牌的,則又非當代畫家范揚莫屬。
范揚:前人畫了很多,它有無數(shù)的圖形圖樣,我也有參照的。我從里面汲取一點養(yǎng)料,然后加入我的理解。那么我畫出來就不同于古人呢,因為時代必然有時代的審美,除了時代的審美,各人有各人的取向,他會融入你的藝術。
其實你看我這羅漢這個臉,眼睛,眉眼之間、嘴唇之間,都有一種高僧大德的趣味,我的畫露出來的都是慈祥、寧靜、智慧、睿智的一種神態(tài)體態(tài),反映了人間的眾生相,為什么他能夠貼近人民大眾,大家在五百羅漢里都可以找到自己,有高的,有胖的、有瘦的、有老的,有紅臉的,有白臉的。

在《太平有象》中,范揚畫了四位羅漢,分別位于大象兩側,左側的紅衣羅漢危坐在青綠色的石階上,身上的紅衣繡著好似花朵的暗紋,給人一種現(xiàn)代感、時尚感。
右側的紅衣羅漢則雙手后背,紅衣袈裟自然下垂,顯得閑適、悠然;
中間的大象身體結實、四肢粗壯,背馱吉祥之花,整個畫作寓意太平、吉祥。
該幅畫作工筆、寫意兼而有之,范揚運用工筆的畫法將人物刻畫得細致入微,用寫意的技法渲染出了整體的環(huán)境,一種律動感、溫潤感躍然紙上。
范揚的紅衣羅漢系列畫作最突出的特點都是運用紅色和綠色作為主色調(diào)來呈現(xiàn),但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對紅色的運用一向慎之又慎,寧少勿多,寧雅勿俗,萬綠叢中一點紅才是古雅,若大片紅色則不免俗爛。所以在畫面中大量使用紅色是需要膽量、需要魄力的。

范揚的畫作中蘊含著一種文化內(nèi)涵,普通老百姓在其中看到了吉祥的寓意,學者在其中看到了文化的傳承,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就比如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其實紅衣羅漢系列能獲得成功,主要是范揚在繼承傳統(tǒng)羅漢的畫法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融入了現(xiàn)代的審美元素,精工帶血,并結合了自己質(zhì)柔的水性畫風。
浦君國際藝術中心15年專注名人字畫,逾100位一線大家,帶您直接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
本文地址:http://www.pujunart.com/Article/flhfybxdhy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