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消化不良,只會用保和丸?教你一招,作用翻倍!
最近有患者向我咨詢,說他腹部脹滿、打嗝噯氣,口臭泛酸水,還有不想吃飯,拉肚子的癥狀,伸出來舌頭一看,舌苔很厚膩。服用之后保和丸后效果不明顯,依舊胃口不好,還有點乏力、不想動,一看舌苔微微偏黃。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積食服用保和丸效果不顯著呢?接下來劉醫(yī)生帶你一起找到問題的根源,正確使用藥物直達病所。

首先看一下保和丸的藥物組成。它是以山楂、神曲、萊菔子這些消食化滯藥加半夏、陳皮行氣消痞藥為主。又少佐茯苓健脾和中,連翹消積又清食積所化的熱。綜合來看,全方是以消導為主的。

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飲食習慣不好,不吃早餐、暴飲暴食、不規(guī)律進食等日積月累,或多或少都會有脾胃虛弱的問題。只服用消導之劑并無益于補脾和中,治標不治本。另外,飲食停積在胃部,久留不下,導致胃受納水谷功能被影響,脾胃二者相表里,導致脾氣被損耗。這時候我們可以選用一味健脾和消食合一的藥物——健脾丸。這個藥在藥店就能買到成藥很方便。

此方以補氣健脾的四君子湯為底方,又加入山藥、神曲、麥芽消食和胃;木香、砂仁、陳皮理氣開胃;肉蔻、山藥健脾止瀉;少佐黃連清食積所化之熱。這些藥物合用,消補兼施,補而不滯。對于脾虛食積證既治標又治本。

當然剛剛也提到食物積滯在胃中,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消導,很容易化熱。如果大家有食積表現(xiàn)的同時又有很明顯的化熱征象,比如說煩躁,小便黃,大便不通,這時候可以選用一味枳實導滯丸,消食導滯的同時又能清熱祛濕。此方中有大黃攻積瀉熱,大家用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確實是實熱積滯。
除了藥物之外,我們也可以選用一些消食的穴位。中脘穴經常按摩、刺激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合谷穴是解決胃腸問題的首選穴位;另外可以 再選一個足三里穴促進消化。以上穴位每天抽5分鐘左右刺激點按,能夠輔助脾胃消化吸收。

以上就是今天講解的關于積食選藥選穴的全部內容了,大家學會了嗎?如果有問題,可以把舌象發(fā)在評論區(qū),我?guī)痛蠹冶孀C分析。你學會了嗎?關注劉醫(yī)生,教你了解更多中醫(y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