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邊有個小賣部》讀書筆記
作者,張嘉佳。
看到書名,原以為是個很溫暖的故事,沒想到作者娓娓道來的文字,又騙走了我許多的眼淚。
劉十三從小就是計劃性很強的人,他用一個本子記下自己的一條條計劃,每完成一條就回劃掉一條。
外婆王鶯鶯在云邊鎮(zhèn)經營了一家小賣部,外婆在田里的打麻將,讓劉十三送方便面和水過去,劉十三想趕緊完成任務后回家溫習功課:
想到二十個單詞躺在書上等著他去背,學習是多人令人快樂,他熱情澎湃。
他并不想跟外婆的牌友羅老師、牛大田、毛婷婷打招呼,家長里短、千篇一律的寒暄會讓他覺得:
廢話接廢話,無窮無盡,說著說著年華老去。
他們在遙遠的田里耍麻將,而他會鉆進知識的國度,做個熠熠生輝的王子。
但就是這樣努力的劉十三,最后也沒考上理想的大學,他在高考分數下來之后領悟到:
原來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有計劃、有毅力就能做到的。
看到這里我還挺意外的,然后馬上就知道了答案:
在去高校報道的大巴上,劉十三翻開泛黃的筆記本。其實從初中開始,本子上的計劃就逐漸艱難,代表完成的鉤鉤慢慢不再出現。
人生,沒有小時候以為的那么容易。當科學家、年薪百萬、有自己的房子、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小時候以為,長大后這些東西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長大后才明白,那時候的自己有多天真!
書中很意難平的就是程霜,我一直在想,劉十三對牡丹,那算是愛情嗎?
真想沖進書里罵他一頓,卑微,舔狗!
對于身邊一直默默付出的程霜,他為什么就是看不見?
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因為害怕失去不敢再去碰觸?
在給牛大田推銷保險的時候,劉十三想到自己:
口口聲聲說,愿意為目標犧牲一切,其實呢,你究竟愿意付出多大的代價?
想起牡丹,想起兩年冬至之間,可以問她夜晚去哪里,可以學會吉他為她唱歌,可以發(fā)現她并不愛他的事實,可他用盡力氣,其實都只是在重復等待。
等待而已,也叫努力?
是在等別人離開,還是在等自己放棄?
和程霜、球球坐在船上,圍著火爐,誰也不想說話,劉十三發(fā)覺:
人和人之間舒服的關系,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
所以,劉十三對程霜的感覺是舒服, 但并不是愛情?
程霜去世前給劉十三留下一段話:
生命是有光的。
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劉十三看到這段話,會不會后悔?
不過愛情,可能真的沒辦法計算的那么清楚。
外婆王鶯鶯是我有點害怕回憶的一個人,前面寫到王鶯鶯用拖拉機,把落魄的劉十三從城里拖回老家,每天變著法的給他做各種好吃的,后面寫到王鶯鶯突然把劉十三接回來的原因,哭到整個人停不下來!
常常會想,人們常說:“父母在,不遠游”,人的一輩子真的就這種匆匆忙忙的過去了,但是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外出打工,跟父母一年見面的次數,一只手都能數過來,這樣的日子,真的值得嗎?
不過書中,作者描寫王鶯鶯做飯的句子,真的很細膩,感覺食物的香氣能從書中飄出來。
智哥曾經想把劉十三寫成一首歌,剛寫了個開頭就沒寫下去了:
現在想來,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如果想要這樣的朋友,只要到天橋往下望,行走的全是劉十三。
劉十三完全沒有什么可寫的。
后來,這首歌還是寫出來了,摘抄其中幾句,送給每一個劉十三:
劉十三,劉十三,
活著就不能算失敗。
劉十三,劉十三,
你不會就這么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