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附會之說的簡單方法,以周鵬說歷法稱月相八卦說和歲星紀年是附會之說為例
不少人會對神秘上古文化感興趣,但是網上說法很多,多數是張口就來的腦洞臆說,稍微復雜一點的是故意附會發(fā)明,東拉西扯、假模假樣地迷惑忽悠不了解的人,看起來會很唬人。大家要怎么辨別是可信還是故意附會?我的一點心得是稍微注意辨別兩點:1論據效力和2論證邏輯。就足夠簡單辨別絕大部分附會之說。
下面舉例說明。近兩個月不時又有人跟我講B站叫周鵬說歷法的人講上古歷法、八卦如何如何。我看過評價是:牽強附會,論據缺實據,邏輯上則是孫子誕生爺爺。我曾在他幾個視頻評論指出,他回答不在點上,我又一追問,他就刪我評論拉黑我了。不妨以此為例,來看為什么說他是附會之說。


一、講八卦對應月亮圓缺是極其牽強附會,認知矛盾
1缺乏古人易學認知文獻或考古依據,沒有證據表明月相跟八卦起源有關。
2舍易求難,不方便實用。八卦符號不易明確表現月亮圓缺,月亮圓缺周期無法被八卦的8整除平分,他硬認為古人會用八卦和小數表示,不用簡便的圓和整數,解釋又是沒憑沒據。
3低級附會解釋很明顯的特征是:只能勉強附會解釋個別點,卻解釋不了已有的大體認知,甚至大相矛盾。實際上易學認識是八卦的意象(乾天(蒼龍星象),坤地,兌澤,離火,震雷,巽風,坎水,艮山)都無關月亮,乾卦是蒼龍星象可見于周易,已足夠否定八卦起源于月相之說,甚至還有大汶口文化時期的象牙梳乾卦。八卦應起源于占卜。
二、講上古歷法4000年前歲星紀年是牽強附會,顛倒爺孫,缺乏認知
1論據必須足夠可信,他的論據避而不談可信度。他倒推歲星紀年依據了一本漢朝的讖緯之書。要知道漢朝以來有大量發(fā)明托古,編造讖緯之書獻給朝廷獲取賞賜的現象,直到唐朝之前很多。還有水書被學界認為年代不明,發(fā)展過程不明,內容很有改編竄入的可能。唯一可能用的是漢代式盤上子對應虛宿(還要指望不是受讖緯之書影響),這算依據嗎?其實這是反映后世的漢人認識,且看第2點。
2違背解釋邏輯。他聲稱自己研究古代天文幾十年,只怕是閉門造車不顧常識。用軟件演示公元前兩千年前冬至半夜子時虛宿位置在地下居中如何如何,可是當時的天文觀應是蓋天說,古人還不知道天體在地下的運行情況,至于渾天說要到漢代出現,所以漢代式盤上子對應虛宿是不足為據。他是企圖用后世誕生的認知、以及其它附會歲星誕生的天文命理概念來解釋最初,邏輯上是孫子生了爺爺。
3對比可信的古代歷法認識
1)古人也有附會發(fā)明推算遠古歷法的,條件的花樣可難多了如“冬至朔夜半,日月如合璧,五行如連珠”(冬至+恰為朔日+見五星連珠),或者尊行夏歷以“寅年寅月寅日”為初度等等?!岸磷訒r虛宿”的條件恐怕都難入古代附會之徒的眼。
2)真正專業(yè)研究中國古代天文歷法的泰斗人物張汝舟先生在《二毋室古代天文歷法論叢》多次批評古代各種托古編造天文歷法的現象,尤其漢人作歷法游戲,緯書中不止一處(緯書可信度問題)。張汝舟先生還稱歲星紀年為天文四害,夏歷與歲星紀年無關,在春秋時期少數國家短暫應用過,后又因歲星周期符合地支12之數,被后人附會發(fā)明起來。

漢人作歷法游戲《二毋室古代天文歷法論叢》38頁


歲星紀年在春秋時期傳播短暫有限《二毋室古代天文歷法論叢》33頁

以上辨別附會之說不難?,F在不少人會對神秘上古文化感興趣,我也希望看到一些真相解釋,但要注意辨清附會。大家可以自行簡單辨別1論據效力和2論證邏輯,最好再有一點相關知識認知。大家真的感興趣,建議了解專門的研究專著,有一定的認知就更不容易被忽悠。如古代天文推薦張汝舟的《二毋室古代天文歷法論叢》張聞玉的《古代天文歷法講座》馮時的《中國天文考古學》,數術推薦李零的《中國方術考》等等。
多數附會之說正應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易者對援以入易,故易說至繁?!薄靶g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傅以雜說耳?!?/p>
《四庫全書》也好,當代研究也好都是國家級專業(yè)研究,非江湖術士自吹可比,很明確絕大多是“古無其說、遞相煽動”。只是總有不學無術之徒故意使壞,為謀名利肆意編造嘩眾取寵,心存數術幻想的人輕易迷信,缺少相關認知的人易被忽悠,所以難以斷絕,還望大家有識之士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