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詩人俞強的四明山詩詞賦
(記者:洪斌 )寧波古稱明州,明州之明,來源于四明山,而四明山源于四窗巖。近期,由寧波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寧波大學(xué)科技學(xué)院特聘教授俞建文編著的《四明·大俞山志》由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該志分四明緣起、詩路擷英、九題唱和、洞天尋幽、劉阮仙話、中正行跡、剡東分脈、古村往事、大俞戀歌、紅色足跡、韓采古今等十一個部分及其附錄構(gòu)成其總體框架,全方位展示了四明大俞山及周邊區(qū)域的古今地理及人文淵藪,系統(tǒng)收集整理了自漢代以來的各類文獻資料,借鑒“山志”或“村志”的體例成帙,力求還原歷史名山之本來面目。有許多亮點是歷史上首次提出的視角獨特、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新見解、新觀點和新內(nèi)容,令人關(guān)注。特別是對作為“唐詩之路”重要節(jié)點的“四明詩路”,做了大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收集整理了以大俞山(四窗巖)為中心、包括杖錫山、梨州山、大嵐山、雪竇山周邊的上千首歷代詩作,并得出了“四明詩路”的規(guī)跡與走向,對今后四明山地域文化的保護、開發(fā)和建設(shè)具有全新的啟迪以及建設(shè)性和實踐的重要意義。書中還有一大特色是集萃了千年繼賡的詩詞賦,當(dāng)代部分選擷了詩人俞強的作品。
俞強,浙江慈溪人,祖籍奉化。1966年出生于浙江慈溪。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辭賦社會員。歷任浙江省作協(xié)第八屆全委委員兼詩創(chuàng)委成員?,F(xiàn)在浙江省慈溪市融媒體中心工作。1985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中國作家》《十月》《青年文學(xué)》《上海文學(xué)》《中華散文》《中華辭賦》《中華詩詞》等文學(xué)期刊。2006年,長詩《一個人的南方》獲獲首屆“十月詩歌獎”。詩集《舊痕集》獲浙江省2009—2011年度優(yōu)秀文學(xué)作品獎。詩作被選入《新中國五十周年詩選》《新中國六十年文學(xué)大系》《中國詩典1978—2008》、中國作協(xié)創(chuàng)研部選編的《中國詩歌精選》、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編選、韓作榮主編的《2002年文學(xué)精品》詩歌卷、楊克主編的《九十年代實力詩選》、謝冕、孟繁華等主編的《十月》雜志35年名篇集萃《典藏時光》詩歌卷、痖弦主編的《八十六年詩選》、孫琴安選評的《朦朧詩二十五年-追尋》等近百種選本。已出版詩集《大地之舷》《食指與拇指》《鐘形歲月》、散文詩集《畫馬》,散文集《滴水滄?!贰队釓娫娢募返仁喾N等。2009年9月,被《詩刊》提名為“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候選者。2010年5月,人民文學(xué)雜志社舉辦了俞強詩歌研討會。2017年8月,詩歌“大地之舷”入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新詩精華集萃《新詩鑒賞辭典》。
以下錄俞強以四明山為主題所作的賦1篇、詩詞25首:
(原載《四明-大俞山志》329頁——336頁)
《四明山賦》
處浙江省之東部,鄰海鎮(zhèn)潮;踞杭州灣之南岸,凌云含煙。聚神秀之氣,集二百多座奇峰;聳崢嶸之象,縈八百余里之層嵐。勢恢弘,境跨六市區(qū);地靈秀,名曰四明山。三北鳴鶴金仙寺,門繞碧漣漪;姚南梁弄獅子山,壑綻紅杜鵑。幾番鏖戰(zhàn)急,浙東革命圣地;萬頃綠色稠,國家森林公園。春霽碧靄,縈回幽谷;秋霜紅楓,掩映重巒。寒則虬枝掛雪霰霧淞,蕊珠咫尺;晨則蒼穹起云海蜃樓,霓裳萬千。丘陵綿亙,高低參差,層嶺匝迭,縱橫盤旋。含神秀于內(nèi)美,和會稽山媲跡;展壯麗于長空,與天臺山毗連。或作驚浪之逸姿,或為奔牛之憨態(tài),或為驅(qū)羊之氣勢,或為走蛇之連蜷。東西南北,群山迢遞;溪澗瀑潭,三江潺湲。林蔭蒼翠,空氣清新,勝海外之蓬島;夏季清涼,環(huán)境幽逸,疑月里之廣寒。七千多年歷史,河姆渡古村落之遺址,鑲嵌其麓;一百余處窯址,上林湖秘色瓷之淵藪,點綴其間。天工巧奪,布于方圓,演繹億萬劫之造化;霞光變幻,起自赤城,浩蕩三千里之斑斕。偏哉!僻哉!離塵出世,如陶淵明之奇文;壯哉!瑰哉!夢筆生花,數(shù)李太白之逸篇。
山脈主峰金鐘山,為嵊州之勝,雄撥千仞云;山名淵源大俞峰,在余姚之境,上覆四窗巖。寧波古稱明州,因之嘉名;越人常語靈跡,以此美談。洞穴通透,納日月星光之璀璨;景色秀絕,涵東南形勝之精專。古時山臨海上,遠望四穴如牖,寒暑光晷天宇;此處巖入云際,曾有二客遇仙,劉阮事傳塵寰。歸來已是隔世,嘆紅塵有夢影之幻;回探竟成永訣,嗟麗人無抱柱之堅。世外桃源,蔣氏下野于此小憩;人間煙火,俞姓建村至今綿延。一溪清波分野,雞鳴犬吠;兩岸翠竹掩徑,麂過禽歡。絕壁陡立,寸草不懸;石屋寂寂,茶田盤盤。興衰成敗,小弄依舊蒼苔斑斑;悲歡離合,古道曾經(jīng)斜陽姍姍。
羅漢谷風(fēng)景獨絕,韓采嶺霞靄遲淹。峰縈幽境,瀑布直下銀河;石繞佳景,飛流橫躍九淵。壑不見底,萬鈞雷霆咆哮;濤似躍巔,億匹雪練縈蟠。醉酒呂洞賓,奕棋半局,十八羅漢守護包裹;采藥韓湘子,長簫一曲,三千世界變幻奇觀。披荊斬棘,荒地成閬苑;砌石開基,嵐舍勝輞川。鐫詩賦于奇石,溯文脈于清漣。
丹山赤水,神仙窟宅;靈蹤圣跡,第九洞天。帝王赦封,遐名廣傳。山多珍異,庫匿泰玄。果曰青欞,堅實甜甜;巖如鞠猴,縱橫磐磐。水清水濁,濯纓與足兮,隱逸星涌;花開花落,歷春復(fù)秋兮,往事塵埋。秦時王鄞驅(qū)山塞海,以軀殉職;漢末梅福棲谷濟民,釆藥救難。慈溪悠悠,董黯、鮑全,懿范留世;白水潺潺,劉綱,樊氏,神術(shù)離凡。石化臥虎,人升巨杉;攜侶雙去,至今未還??子泳臃?,視萬斛錢如瓦礫;白鹿投荊扉,養(yǎng)一箭傷成仙緣。施肩吾留宿幾千仞,天雞聲聲 ;孫應(yīng)時記游八十韻,岔道彎彎。履空蹈虛,逸思遠翥,陸龜蒙,皮日休二友,詩留九詠,妙合風(fēng)物;勤職愛民,暇日偶登,謝師厚,黃文晉諸輩,句存萬仞,永伴云巔。賀知章作注,塵外雅吟;陸放翁記述,海上奇觀?!秷D詠集序》,曾堅輯錄;《四明山銘》,危素纂編。
巍巍達蓬,當(dāng)年秦皇駐蹕;渺渺滄海,此處徐福啟帆。原名香山,山多幽蘭;峰巒簇擁,溪流蜿蜒。鳳浦湖秀,峻嶺古道;佛跡洞幽,摩崖列鐫。紫氣蕩漾,踞一方勝地;青云縹緲,迎九霄鳳鸞。東臨憑目,可觀海市,黃宗羲有賦記焉。山在慈溪市龍山鎮(zhèn)境內(nèi),乃四明山之余脈也。近銜長虹臥波,遠納汪洋翻瀾。風(fēng)光卓絕,處海隅而益妙;意蘊豐富,臨天塹而獨妍。蜃樓幻象,方士遙覓三仙島;滄海桑田,錦帆一去二千年。
四明之美,萬古之涵。雪竇山,剡溪九曲;石人潭,藍溪十源。杖錫古寺,吳越王賜額,宋仁宗加封;四明山心,沈明臣贊詠,黃宗羲探研。群山眾水,區(qū)域各有所屬;繁詞累牘,風(fēng)物難以盡言??畷r光之遠去,欣溪山之長嫣。逸少愛鵝,漸厭塵喧;玄暉讀書,靜隱洞天。雪夜訪戴,不如返賞一溪月色;金谷作客,何似漫游萬壑林泉。感吾心之光明,俯仰天地,證巖樹之燦爛;慨宇宙之蒼茫,逍遙靈境,悟莊蝶之翩躚。山高水遠,惜知交之有限;天青海碧,悵錦瑟之無端。相期云漢,愛煙霞之放曠;永結(jié)良儔,悅山水之纏綿。噫吁嚱!吾以中華新韻賦五律贊之:
東南形勝地,境內(nèi)繞群山。
云氣沖牛宿,風(fēng)光冠宇寰。
不為金殿客,愿作四明仙。
偏僻生靈秀,逍遙在自然。
2018.7.24下午2:38
《阮郎歸-梨洲家在四明中》
梨洲家住四明中。門臨七十峰。
云縈嵐繞瀑淙淙。壯懷半世空。
少年志,老時衷。窮經(jīng)白發(fā)翁。
青山踏遍寄幽蹤。極巔聽竹松。
2019.12.30上午10:24
《蝶戀花-憶去年此時與建文、華林二兄游四明山》
萬壑千峰嵐靄繞。溪畔幽村,春暮風(fēng)光俏。
午后乘車過嶺岙。晚櫻簌簌林陰道。
巖澗涓涓空氣好。野谷無人,絕頂飛啼鳥。
一覽群山遙更渺。若仙跨海過三島。
2020.4.23下午1:08
《己亥八月初二下午聽俞建文先生介紹四明文化淵源,七絕,新韻》
覓幽搜異入云蹤,探脈窮源意未慵。
桑梓情深文自釅,勝如秋雨響遮篷。
2019.9.1上午9:12記
《戚氏-奉化溪口古村斑竹》
拂嵐煙。茶溪源遠溯危巔。
曲折迂回,激湍金井瀉潺湲。
溪灣。遠塵喧。雙溪[1]交匯勝桃源。
群山四面圍繞,古橋[2]雄跨巨樟妍。
春景秋霽,巖花燦爛,氣清霞蔚天寬。
憶斑筠翠色,俞氏千載,明派源淵[3]。
安定郡馬[4]家園,珠輅馬疾,紫氣繞鄉(xiāng)關(guān)。
蓬瀛景、晦溪九曲,峽谷三泉。
看龜山。傍水夾岸悠然。碧靄渺渺無邊。
四明絕巘,古洞龍湫,溪水遙注村前。
澹蕩盈科澗,枕巖蓊郁,駐嶺盤旋。
古有劉綱伉儷[5],得靈經(jīng)秘笈忽升仙。
黃巢駐蹕[6]晚曛間。枕戈野宿,營畔看星轉(zhuǎn)。
蔣氏蹤、橋上鄉(xiāng)情戀[7]。外婆家、從此無還。
老宅空、燕語堂前。傲風(fēng)霜、映日曉松[8]堅。
進杯中酒,豪情未減,酩酊忘年。
2019.12.8夜10:49,改于9日晨7:38
[1]雙溪,即交匯于斑竹村的晦溪(今稱明溪)和茶溪。
[2]古橋,即斑竹村內(nèi)橫跨于茶溪之上的金井橋,初建于清乾隆年間。
[3]據(jù)俞浙“金字譜”記載,“五峰俞氏”始遷祖稠公四子玗公于唐昭宗時為明州大院判,后居明之大晦,為明派始祖。
[4]據(jù)“斑竹俞氏宗譜”載:“五峰俞氏”十四世祖景福公(1053-1133)“尚安定郡主,王式之次女”,為“安定郡馬”,墓葬斑竹村茶坑口。
[5]據(jù)古籍載,漢代上虞令劉綱樊翹云夫婦棄官上四明山修道,后在大蘭山飛升?!墩砭V俞氏宗譜》載:劉綱樊翹云夫婦飛升之地在枕綱巖。
[6]據(jù)黃宗羲《四明山志》載:“相傳黃巢引亂兵過一峰下,天色將冥,謂之小晦。又過一峰下,天已深黑,謂之大晦。遂安營嶺上,謂之住嶺(駐嶺)?!?br>[7]1949年春,蔣介石拜別葛竹外婆家返回溪口途中,曾在斑竹村的金井橋石欄桿上小坐留影。
[8]曉松,即俞曉松,原中國對外貿(mào)易促進會會長(正部級),“五峰俞氏”三十九世孫,祖籍奉化溪口斑竹村。2019年11月應(yīng)邀參加奉化建區(qū)三周年活動期間,回斑竹祭掃祖墳。雖已屆90高齡,爬山越嶺,把酒言歡,豪情仍不減當(dāng)年。
2019.12.9上午(俞建文注釋)
《四明山心,七律,平水韻》
方巖斑駁映蒼苔,漢隸丹鐫入眼來。
綠樹縈環(huán)嵐裊裊,繁櫻點綴雨恢恢。
山連八百峰巒遠,溪接三千世界開。
遺老當(dāng)時攀躡處,我曹駐足賞崔嵬。
2019.4.20下午3:21

(詩人俞強在四明山心留影)
《杖錫賞摩崖石刻,即景,五絕,平水韻,記之?!?/strong>
層綠擁山隈,飛流響似雷。
千重筠葉舞,林里霽陽來。
2019.4.20下午4:26

(杖錫山摩崖石刻附近的陡峭山徑)
《杖錫山頂,七絕,平水韻》
憑欄決眥眺長空,胸有巍峨對浩風(fēng)。
獨立山巔危不動,蓬瀛渺接亂云中。
2019.4.20下午4:14

(杖錫山頂遠眺)
《四明山心賞櫻花,七絕》
絕頂云縈似雨霏,絳霞深處入芳菲。
風(fēng)來滿徑花紛落,萬葉千枝雪亂飛。
2019.4.20下午3:54

(四明山心櫻花落滿山徑)
《滿江紅-四明尋蹤,寄建文兄》
飛舄乘風(fēng),群峰聳、層嵐凝碧??v目望、過云深處,境分南北。尋跡三臺龍漱畔,漫臨澗瀑棲仙宅。笑世間、千斛貯金銀,終成礫。
應(yīng)夢境,華胥國。攜手侶,蓬萊客。攀杉跨鳳去,靄迷煙失。嘆亙古紅塵俱泡沫,何妨和詠忘形跡。憶當(dāng)時、航海放翁來,嗟何及。
2019.12.29下午1:23
《憶舊游-四明源淵,寄建文兄》
記遺塵高逸,會友吳中,初薦家山。
四牖臨巖壁,遇昊天晴霽,仙境悠然。
過云廿里難盡,南北遠村連。
嘆皮陸神游,唱和九詠,誤導(dǎo)群賢。
綿綿。望嵐靄,二百八十峰,鼎峙縈環(huán)。
亙古蹤難覓,笑按圖索驥,終究如煙。
梨洲不憚荊棘,極詣探源淵。
有九卷奇書,石窗真相天下傳。
2019.12.29下午4:13
四明山九題詩
應(yīng)建文兄之邀,作四明九題唱和詩,五律,平水韻
石窗
巖牖絕巔橫,源淵溯四明。
阮劉雙影渺,皮陸九題精。
誰曉游仙夢,曾藏隱逸情。
回看蔣氏跡,漫漶徑苔生。
2019.12.25下午4:08
應(yīng)建文兄之邀,作四明九題唱和詩之二
過云
雪竇靄嵐環(huán),蒼茫廿里間。
林幽溪澗遠,嶺寂寺鐘閑。
獨向深篁去,將隨薄月還。
遙聞雞犬響,疑在武陵山。
2019.12.25下午4:59
云南
白云何處覓?村落隱危巔。
橋寂吟狂客,桃秾醉謫仙。
晉風(fēng)傳嗣胤,書圣是源淵。
還過唐詩路,棲霞景色連。
2019.12.26上午10:20
云北
舄鳧清絕地,四面列群峰。
巖上觀溪澗,松前聽寺鐘。
名山應(yīng)夢景,御筆述仙蹤。
八極馳鸞輦,煙霞自蕩胸。
2019.12.26中午11:01
鹿亭
昔從村里過,白屋傍清漣。
橋畔群鵝鬧,庭中小鹿眠。
呦呦蹤已渺,戚戚意長牽。
遺愛今難忘,歡鳴似眼前。
2019.12.26中午12:22
樊榭
曾是紅塵客,相攜覓蕊宮。
斗桃施絕技,遇虎顯神通。
白水思遙跡,靈祠憶遺風(fēng)。
非因仙術(shù)妙,昔有澤民功。
2019.12.26下午2:43
潺湲洞
山中居伉儷,朝夕不離分。
跨鳳游丹壑,尋芝事白君。
流泉簾畔響,飛靄檻前紛。
洞窟今應(yīng)在,凡心豈可聞?
2019.12.26下午3:33
青欞子
異樹靈山出,嘉名世上傳。
味甘無物比,實美有形堅。
吸納乾坤氣,延成閬苑年。
相逢人不識,一任亂云湮。
2019.12.26下午4:41
鞠侯
昔有仙人跡,騎鳧上九陔。
危巖臨澗瀑,雜樹繞崔嵬。
摹狀如猿鞠,思名誤士猜。
惟因清景好,不肯赴云臺。
2019.12.26傍晚5:08
《滿庭芳-四明之云,贈建文兄》
攀竹捫蘿,跋巔越壑,來尋劉阮幽蹤。石窗何在?巖澗響淙淙。聞道山心鐫勒,幾回誤、溪月松風(fēng)。迷津遠,過云巖外,四牖翠嵐重。
蒙蒙。行廿里,斜陽擁翠,云繞千峰。愿手捉入罌,郁勃盈籠。留到醉時俊賞,啟封紙、飄舞騰空。非知己,不堪持贈,怡悅有陶公。
2019.12.30下午4:18
《哨遍-日照四明,贈俞建文兄》
日照四明,重壑峻崖,二百余峰累。
迷曉嵐,萬丈激泉飛。釣鰲東來滯留此。
半盤棋。回眸爛柯無覓,遙望惟見長流水。
嗟異木珍葩,危巖絕壁,神經(jīng)仙笈潭底。
有璧臺璀璨紫霞飛。澗畔嘆五丁鬼斧奇。
鸞侶飛升,古猿攀援,洞藏仙氣。
時。劉阮幽棲。閉花羞月天仙子。
山中過一日,人間倏忽千歲。
笑富貴塵埃,虛榮晻靄,浮生但重真情意。
嗟窟宅成空,佳人影渺,暗香零落盈地。
獨留蹤跡掩映翠微。但滿谷幽篁任風(fēng)吹。大俞溪、清漪難止。
秦皇長眺何處?枉遣君房去,縱然采得蓬瀛瑞草,何似相斟共醉。
浮槎海澨到山隈。且來尋、康樂詩味。
2019.12.5下午3:52
《一叢花-蕭蕭落木下群山》
蕭蕭落木下群山。山外海天寬。征帆一去無消息,浪潮渺、掩映云煙。三島夢遙,四窗痕舊,仙子已忘還。
壑中雪凈綻幽蘭。白石濯飛泉。騎鯨跨鳳塵囂遠,爛柯事、忽隔千年。游蹤迥異,幽情相似,幾度月清圓。
2019.12.4下午3:07
《四明山櫻花》
車過幽壑上危巔,
萬徑芳林起紫煙。
為報明年春更茂,
飛紅簌簌響空山。
2021.4.23清晨6:01
《蝶戀花-飛閱四明》
飛閱四明群壑綠。山麓江隈,七彩舒橫幅。
油菜金黃鋪錦簇。春嵐遍野櫻桃馥。
萬樹池杉臨水矗。碧影浮光,百鳥飛相逐。
第九洞天今更續(xù)。似仙跨海棲巖谷。
2020.4.30下午4:09
《與建文兄從斑竹到大俞途中,五律,新韻》
驅(qū)車向北還,層壑百重彎。
村聚懸橋下,途通落葉前。
天低三徑樹,霧渺四明山。
巖暗林深處,紅楓映眼妍。
2020.11.22上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