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千古江山(中)
第九回 觀法
南朝都城建康,東吳時方成為大都會,已歷三朝,可謂江左第一大城。由于北朝遷來的貴族都在這城中混居,也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風貌和歷史地位。
從丹徒到建康走水路,溯長江而上,很快就可到達。
剛一上船,就聽船夫問道:“這位公子可是檀羽?”
檀羽大奇,回道:“我是啊??晌液孟癫徽J得閣下?”
船夫笑道:“是這樣的,幾個月前,有個叫牛盼春的人也坐過我的船,當時他給了我很多錢和一幅畫像,說畫像上的人名叫檀羽,如若以后遇到,不要收你的船錢,還要把你介紹給東安寺的住持慧嚴方丈?!?/p>
檀羽心中一“咯噔”,又是牛盼春,他何時到了南朝?檀羽無奈一笑,只得說道:“也罷,那就請你帶我們去見這位慧嚴方丈吧?!?/p>
于是船夫駕著船逆流而上,約兩個時辰,便在一個渡口登岸,往西走了不遠,就看到一座寺廟,這就是東安寺。這東安寺位于建康城東的群山之中,素以樹木繁盛、花香怡人聞名。
檀羽等人隨那船夫來到東安寺,剛走進大門,一個小沙彌卻將尋陽攔住了,說道:“本寺規(guī)定,入寺須得素顏,這位女施主不能進去?!?/p>
尋陽一陣臉紅,忙道:“我……我不知道今天要進寺廟,可是哪里有水讓我洗洗嗎?”
小沙彌指了指遠處一顆松樹,道:“那下面有口井,去那洗吧?!?/p>
尋陽道聲多謝,忙不迭地跑了過去。
柳元景卻有些不以為然,道:“你們這些禿驢,管天管地,還管我們小君的妝容?”
檀羽忙拉開他,勸道:“佛寺畢竟是清修之所,我們這些紅塵中人來此本就是打擾清靜了,若再著濃妝就是對佛菩薩的不敬。這寺中的小沙彌即能有此覺悟,可想而知,慧嚴方丈乃是不世出的高人。我有心討教些佛法,今晚就在這寺中借宿。你不愿與僧人為伍,不如先去找你那位老友吧,安排好我們進城的事,明天來這寺中接我。”
柳元景猶豫道:“可我如果離開你,萬一……”
檀羽一笑道:“難道你還怕我跑了不成?你與我相處也有一段時間,應該知道我的性格。既然答應你們的事,我一定會辦到,絕不會半途而廢?!?/p>
柳元景想了想,道:“好吧,那我現在就走,先生一切小心?!?/p>
他剛一走,尋陽就回來了,頭上身上弄得都是水。檀羽輕輕一笑,替她拭了拭臉上的水珠,道:“公主真?zhèn)€是出水芙蓉啊,怎么裝扮都是那么迷人?!闭f得尋陽又是一陣嬌羞。
檀羽又讓蘭英拿了干的汗巾替她擦拭,以免著涼,這才攜著二女進了東安寺。
南方的建筑多以清幽為勝,這東安寺便頗有些鬧中取靜的味道。滿寺的松樹,將殿堂亭閣掩映其中,也就憑空多出幾分清寧來。人在其中徜徉,更覺心也隨之靜下來。
那船夫顯是這里的???,直接就將檀羽三人帶到了方丈室。室門口的小沙彌聽說是求見方丈的,阻道:“方丈師叔正在坐禪,不能見客?!?/p>
檀羽道:“那我們就在這兒等著。”然后轉頭對船夫道:“多謝你送我們來此,一會兒我們自去見方丈,你有事就先走吧?”船夫點頭而去。
檀羽三人便在這方丈室外等候那方丈出關。蘭英小聲問檀羽道:“羽弟,牛盼春為什么會介紹這位方丈給你?”
檀羽道:“英姊你忘了我們要如何才能幫劉三郎洗清沉冤、將蘇家大姑救出牢籠?”
蘭英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要做到這些,必須要向整個南朝的刑罰、治理體系挑戰(zhàn)。要挑戰(zhàn)就要有所憑借,而佛家的戒律則是上佳的選擇。所以羽弟你想來這兒問問戒律?!?/p>
檀羽點頭道:“不錯。我一聽那船夫說到東安寺,就有心來此。這東安寺看上去香火不旺,可它是南朝最著名的律寺,其方丈慧嚴律師以前曾隨鳩摩羅什大師學經,可謂聲名遠播。也不知這牛盼春怎會如此知我心意,不過反正他幫我也不是第一次了,我就欣然受之吧?!?/p>
一邊說話一邊等候,不自覺就過了一個時辰。尋陽畢竟是公主,終于有些站不住了。檀羽見狀,索性拉著二女席地而坐,又說些悄悄話逗二女開心來打發(fā)時間。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方丈室的門這才緩緩打開,一位身著大紅祖衣的白須僧人走了出來。
檀羽三人皆是通曉佛寺規(guī)儀之人,一看即知,這二十五條的祖衣乃是只有方丈大德才能穿著的莊嚴僧衣,是最隆重的禮服。檀羽當即明白,這是慧嚴方丈用最高規(guī)格來迎接自己。如此的高僧大德,對自己竟這般看重,檀羽不由得心中一陣激蕩。
三人立即站起身來,向慧嚴方丈恭恭敬敬行了一禮。檀羽道:“后學檀羽,久聞慧嚴律師法名,今日專程攜內子前來拜會,還望慧嚴師不吝賜教?!?/p>
慧嚴雖已是耄耋老人,但佛相莊嚴、面容慈祥,令人如沐春風。只見他雙手合什,宣了聲佛號,說道:“施主就是破趙郡奇案、解河東亂局、除仇池匪患、守上邽孤城的那位少年奇才?老衲聽說有少年來訪,卻不想竟是如此尊客。讓三位久候,罪過罪過。請到齋房用些茶水,老衲隨后便來?!?/p>
于是檀羽三人被小沙彌引至齋房。蘭英得空對檀羽道:“這位慧嚴師一見即知是當世大德,羽弟今天可以好好向他問道了?!?/p>
檀羽微笑道:“沒錯。眭夫子很少夸人的,卻曾說慧嚴律師的學識當世罕有。今天能得向他當面求教,必使我一生受益?;啬铣苡写朔秤觯膊煌鞔诵辛?。”
說話時,慧嚴已走了進來,又命小沙彌奉上清茶,這才盤膝坐了上首。他向檀羽微一頷首,開言道:“檀施主果然是氣宇軒昂,我觀你的面相,日后必是大有為之人?!?/p>
檀羽忙謙道:“律師謬贊。后學目前不過是被軟禁在南朝,還不知何年何月方能脫身,更不敢奢望‘有為’二字?!?/p>
慧嚴笑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其實無為,無為即是有為。檀施主已深諳此‘中道妙觀’矣?!?/p>
檀羽也是一笑:“我只知《妙法蓮華經》有所謂‘中道妙觀’,是從介于假與空、宏與微之間的狀態(tài)來看待整個宇宙,卻知之不詳,還望律師為我開解?!?/p>
慧嚴道:“檀施主是儒門弟子,闡說佛法卻用儒語,倒也別有一番滋味。所謂‘中道’,乃是圓教要旨。圓教以圓融三觀為基本教義?!^’者假、中、空也?!佟词钦f一即一切,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真如幻化而來,不過是一個‘一’而已。‘空’即是說一切即一,世間一切事物皆可回歸為‘一’,其中空空如也?!小词钦f一與一切皆著于世,不可或缺,世間一切事物既是‘一’亦是‘一切’。此三觀須圓融于你的本心中,即是‘一心三觀’之法?!?/p>
“那么這‘一心三觀’有何妙處呢?”
“無此三觀,則一切皆著相。只這三觀互融于心,方能蕩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之相?!?/p>
“我有些明白了。這三觀之法,就是說看待世間萬物都要從三個不同角度同時入手。因凡人在這塵世之間,目不能兼視、耳不能兼聽,就會產生迷惑,再加外界人事有意欺瞞,往往被騙而不自知,心中徒生無明煩惱。只有從這假、中、空三個角度同時審視一件事,方能不為這塵世所迷,遠離貪、嗔、癡三毒。”
“檀施主果真是慧根獨具,出言不凡哪。無量壽佛。”
?
第十回 圣王
檀羽又自謙了一番,這才說出來意:“后學此番來,是想向律師請教。想必律師也知道,號稱當世七大族宗之一的義天師王玄謨,其主要宣稱的就是‘忍辱’二字。佛門也講忍辱,卻不知和他所說的有什么區(qū)別?”
慧嚴不假思索,隨即回道:“持戒忍辱,皆是福德,止觀方是功德。福德有大小多少,功德才是無量。因此,忍辱只是修行手段,絕不可以此作為修行之本?!?/p>
檀羽思考了一陣,點頭道:“嗯,王玄謨所講的‘忍辱’是無源之水。他只說一個‘忍’字,卻不說為何而忍,所以他雖說得天花亂墜,但畢竟只是鏡中月、水中花,難以長久的。這固然是沒錯,可他還是迷惑了眾多信徒。我曾在中原見到,許多信眾能放棄羞恥之心公然行媾和之事。對這些信徒,當如何開解呢?”
“這正如佛門持戒,若只知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而未從心中生出防非止惡之力,則終是只得戒相,未得戒體,不足以解脫。須知持戒者,非持于當下,而應于無量世皆不得破戒。是故《優(yōu)婆塞戒經》有言,‘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盤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p>
“是啊,還是怪當今之世人心浮躁。凡人只知自己災妄深重,卻不得解脫之法,只能寄身于佛門,以為吃幾天齋、念幾日佛,即能消災減妄?!?/p>
“這便是對佛法的誤讀。佛門并非藏污納垢之所,不是在塵世中胡作非為,到了佛門即可洗滌干凈。正如《占察善惡業(yè)報經》之言,‘若惡業(yè)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若塵世中業(yè)報來了,又何以解脫?!?/p>
“嗯,這便是修行次第的問題?”
“正是。佛弟子修行,終究是離不開戒、定、慧三學,由戒而入定,由定而生慧。正如你們儒門的修身、養(yǎng)性而至利天下也。這也與我們剛才說的三觀之法異曲同工,是修行的要旨。”
“聽完律師之言,小子總算有所領悟了。請律師再為我說說‘戒’吧?!洹囊际鞘裁??與世間法又有什么分別?”
“‘戒’無非是三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利益一切眾生。沙門持戒貴在利他,世人守法只為利己。犯法與否,只看犯法能得到的好處、與將要受到的懲罰究竟孰輕孰重,猶如做買賣一般。所以‘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而持戒都須從內心中生發(fā)而來,絕非外力制約,否則持戒也是枉然?!?/p>
“這固然沒錯??扇敕痖T修戒行畢竟是出于自愿,塵世中人不可能人人皆來持戒。天下若不用這些強制的律法,豈不都亂套了?律師有沒有更好的完善世間法的建議?”
“施主是儒門弟子。儒家對世間法不是比佛家更熟悉嗎?”
“孟子重孝義,若違法之舉能全孝義之心,則多作從權之論。比如,舜的父親如果殺人,孟子就認為舜應當和父親一起遠遁天涯。所以現在很多北朝人犯了事,就舉家逃往南朝,北朝的刑名官也就追不到這里,如此法不為法了。我讀《孟子》時,對這段總難理解,從執(zhí)法的角度,執(zhí)法之人如何能循私情呢?可是從普通人角度,自然是能躲則躲。不瞞律師,小子目下在北朝也是戴罪之身,到南朝來一半也是為了躲避一時的?!?/p>
“施主不避諱言,足見你是明理之人。既是明理之人,即使違法,亦必情有可原。佛家也常在戒律之外開方便法門,卻很少遭遇質疑,你可知為何?只因開方便法門的都是得道的高僧,他們行事不為自己,只為僧團利益、眾生福祉。所以,約束普羅大眾須用法,約束執(zhí)法之人則須用德。執(zhí)法之人,必須德行高尚、無所詬病,方可執(zhí)其法杖,而令天下信服?!?/p>
“哦!我懂了,這就是圣王之道。要想為他人斷是非、平冤獄,首先就要做到道德上的純凈無瑕,甚至不能有隱私,所有的言行、財貨都必須公諸于眾,接受世人的監(jiān)督。只有德行上無可挑剔,才能成為世間公平的一桿秤。多謝律師指點迷津,后學總算開竅了!”
說著,檀羽起身向慧嚴深深一躬,慧嚴微笑著合什還禮。這一番長談,讓檀羽心中生出一種難言的自信。長久以來,他都是在被動地面對著整個亂局,他屢次嘗試著改變這一切、完成牛盼春交付的任務,結果卻往往是失敗。此次有了慧嚴的提點,他將要開始有計劃地去踐行自己的思想、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律法,來達到他匡正亂局的目的。
談完出來時天色已經黑了。小沙彌將檀羽三人領到單房,又送來一些干糧供三人充作晚餐。東安寺仍然保持“過午不食”的傳統(tǒng),所以晚上并沒有開火,只能給三人特殊招待。三人將干糧分食之后,檀羽又給二女解釋了和慧嚴攀談的內容,這才上床安歇。
次日一早,柳元景天還沒亮就過來了,想來還是擔心檀羽。檀羽出門小解,見他已在門口等候,便問:“安排得怎么樣了?”
柳元景道:“馬車已經備好,隨時可以出發(fā)。我那朋友的家就在由此向西幾里的地方。只等先生去了再用早餐,之后他帶你們進建康?!?/p>
檀羽點頭道:“好的,待我去和方丈辭行。”
于是檀羽三人洗漱完畢,去向慧嚴道了別,隨著柳元景向東而去。
柳元景那朋友名叫顏師伯,以前是建康一帶的富商,販售毛皮。一路上,柳元景介紹道:“顏師伯以前受了殿下不少好處,所以也算半個自己人。殿下離京后,就讓他留下來觀察建康的情況。不過這兩年朝廷有意再度北伐,稅賦是越來越重,他的買賣難以維持,也就沒辦法安排更多的人手。所以楚江郡主的情況他只知道大概??ぶ髯≡诔俏鞯囊粋€小院里,和她女兒住一起。她平時很少出門,也幾乎不和任何人往來,只有她女兒在不遠處的一家學館念書。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固定的人來給她們送一些錢帛,供她母女吃穿用度。來人武功不俗,不知是何來歷。大致情況就是這些,要接近她恐怕不太容易?!?/p>
檀羽皺眉道:“她平時都不出門?”
柳元景道:“也不全是。據顏師伯說,她隔幾天還是會趁下午人少時出門買東西,但極少說話。要說唯一熟悉她的,就是她家附近一家花鋪的掌柜家的??ぶ骱芟矚g養(yǎng)花,每次經過這家花鋪她都會打聲招呼。顏師伯的情報就多數是向這個花鋪打聽的?!?/p>
檀羽道:“那她女兒的情況怎么樣?學館情況又如何?”
柳元景道:“她女兒小名叫智容,可能從小沒被很好教育的緣故,夫子并不看得起她。不過巧合的是,蕭承之的兒子蕭道成也在同一家學館。蕭道成則相當聰穎,在學館里很受歡迎??上赣H離開得早,現在只能寄宿在殿下以前一個老仆家里。記得殿下臨走時還給蕭道成說,一定要學好本領,將來給他父親報仇。也不知這小子現在如何了?!?/p>
檀羽點點頭,凝神思考起來。旁邊尋陽小聲道:“羽郎,要不讓我去吧?既然郡主也是愛花之人,我應該能和她說上話。”
檀羽轉頭看看她清麗的臉龐,笑道:“公主還是頭一回主動請纓呢。不過這回誰都能去,就你不行。從郡主目前的生活狀況來看,應該是相當的孤獨和封閉,這必定是緣于她對世俗的不信任。如若這時出現一個可能比她更懂花的人,不但不能引起她的好感,反而可能讓她懷疑和警惕,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所以這事還得讓英姊去,公主跟我去學館轉轉吧?!?/p>
?
第十一回 應聘
馬車走了近一個時辰,終于來到一個小村,顏師伯家就在這村里,一個很大的山莊,不過里面卻空空蕩蕩。顏師伯是與柳元景差不多年齡的中年富商,可是頭發(fā)已經花白,想來是這兩三年商路衰敗所致吧?
蘭英小聲對檀羽道:“買賣不好也不至于家中連個人氣都沒有吧,那干嗎不把這大宅子賣了呢,感覺這么滲人?!?/p>
旁邊柳元景聽到了她的話,解釋道:“顏師伯雖然買賣不好,但還沒到請不起下人的程度。只不過這些年天師道一直宣揚‘舍絕愛緣’,要大家像動物一樣,住差的房子、吃差的飲食,所以沒人愿意來這種大宅子里做活了。唉,也不知道再這么折騰下去,還讓不讓人活。”
柳元景是個武人,平日里都很樂觀,今天卻表現出憂國憂民之意,倒是讓檀羽有些吃驚。
顏師伯倒并不尷尬,反而很熱情地將眾人領進堂屋。他家婦人已準備了豐盛的早餐,想必柳元景已將檀羽對劉駿的重要性告訴了他。
于是檀羽一邊吃早飯,一邊安排道:“郡主那邊就由英姊去和她接觸,關鍵的一點還是要從她愛養(yǎng)花這個細節(jié)出發(fā),爭取能打開她的心扉。我和公主去智容所在的學館走訪一番。另外,顏師伯你能否幫我聯系一個書商,我想寫一本書付梓?!?/p>
顏師伯猶豫道:“我是販賣毛皮的,和印書的實在沒什么接觸,不過我可以試著去問問看?!?/p>
檀羽微笑道:“沒關系,書還沒開始寫,可以慢慢找。”
蘭英奇道:“羽弟你要寫書?”
檀羽微微一笑,道:“沒錯,要寫點東西。自從那天看了王玄謨的《義天師心法》,我心里就有了寫書的想法。王玄謨能夠籠絡從南到北的這么多人心,就是靠了他書中傳播的思想。而我的任務是治愈崩壞的人心,要完成這任務,當然也需要依靠我自己的思想。所以,我就要學那王玄謨,也寫一本書出來,將我從趙郡出來到現在,所有的領悟都寫進去,包括昨天從慧嚴方丈那里學到的東西?!?/p>
蘭英道:“可羽弟,這里是南朝,南朝終究有你的殺父大仇啊?!?/p>
檀羽道:“天下的人心都是一樣的。從金山寺的見聞就可以發(fā)現,南朝的人心崩壞程度未必好于北朝。我在南朝若能實踐出一套有用的方法,到北朝去也一樣能用呢?!?/p>
蘭英興奮地點點頭,“羽弟還是第一次寫書呢,真讓人期待?!?/p>
檀羽聞言,又是一笑。今天終于決定動筆,這也說明他已對前些年的所學有了自己的心得,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造。當年他苦讀儒家經典,就是為了先了解再創(chuàng)造,現在,這一時機也許已經來臨了吧?檀羽心中泛起了漣漪。
吃過早飯,檀羽三人便坐上顏師伯駕的馬車徑直向建康東城門而來。
當馬車進入城門的時候,檀羽悵然若失。上一次他與林兒從這道門慌忙逃離時的困境仍歷歷在目,在時間的強力輾壓下,這痛苦的回憶仍然難以釋懷。
馬車進了城門,過了幾個街口,便折而往南,穿過一片鬧市區(qū),進了一條不寬的街道,然后在一棵棗樹下停了下來。
顏師伯指著斜對過的一間小矮房道:“那家就是郡主母女住的地方,不過她們平時很少開門。沿著我們來的方向走一段路,就能看到她女兒智容上的學館?!?/p>
檀羽觀察了一番四周的地形,說道:“英姊,你和顏師伯留在這里伺機而動,我和公主去學館。午飯時分,我們還在這里會合。”蘭英道聲“小心”,四人便分道揚鑣。
檀羽按著顏師伯指點的方向走去,尋陽則拉著他的手緊緊跟隨。
自從上次在廟會那晚坦白心事之后,他二人還是第一次單獨相處。尋陽一邊拉著情郎的手,心中忐忑難平,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檀羽偶爾回頭見她表情,忙問:“公主怎么又開始害羞了?”
尋陽連忙搖頭,卻又不知該如何解釋。
檀羽笑道:“公主,你要再這樣,我可就不和你說話了?!?/p>
尋陽忙道:“羽郎你說嘛,小妹嘴巴笨,聽著就好了。我最喜歡聽你說話,說什么都行。”
檀羽又是一笑,道:“以后你要聽我說好多好多話,不會煩嗎?”
尋陽道:“不煩不煩,聽一輩子都不煩。不信你去問阿姊,她都聽十幾年了,有沒有煩?!?/p>
檀羽忽然牽起尋陽的手,深情地道:“我曾聽人說,如果有人愿意一輩子不厭其煩地聽你嘮叨,那你一定要用全身心去待她。現在,我遇到了兩個這樣的人,恐怕我得活兩輩子才夠用了。”
尋陽噗哧一笑,道:“哪有人能活兩輩子的。只要羽郎待阿姊好、待我好,我們快樂地一起生活,一輩子就足夠了?!?/p>
檀羽被她此言所感,不禁重重地點點頭。
說話時,學館已經走到。這學館頗大,足可與太學相比。檀羽抬頭一看匾額,“史學館”,這名字倒簡明直接。再往里走,過了門房,當下就是一大片空地??盏赜沂诌呌幸惶幐媸九疲懊鏀D滿了人。
檀羽道:“這上面寫的什么,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吧?”說著往那告示牌走去。
走近細看,原來是一張榜,上面寫著:“各位同仁、學子,本學館近兩年發(fā)展迅猛,講郎人數已遠遠不足。茲定于本月初再延聘新講郎三十名,下面是候選人名單。請各位將自己認為合適的五個人報給學館書記,然后按得票多寡決定延聘之人?!毕马摼褪且婚L串的人名和來歷背景介紹。
檀羽看著那告示,忍不住笑了起來。尋陽奇道:“羽郎,你笑什么?”檀羽道:“你數數下面的人頭數目。”尋陽依言挨個數了一遍,恍然大悟:“這怎么剛好三十個啊?聘三十個,剛好三十人競聘,那還選什么?”此言一出,旁邊圍觀的人也聽到了她的話,登時一片嘩然。
一個清秀的十來歲少年高聲說道:“我剛才就說哪里不對,幸好這位兄臺指出來,不然我們又被愚弄了。多謝這位兄臺?!闭f著向檀羽的方向一拱手。人群便紛紛看向檀羽。
檀羽微微一笑,向那少年道:“你們打算怎么選呢?”
少年遲疑道:“既然選跟不選一個樣,我們自然是不選了?!?/p>
“那又何必呢?你不選就等于放棄了你們應有的權力不是嗎?”
“可選不也沒用嗎?”
“我倒有個辦法幫你們,可否借你支筆用一下?”
那少年立即遞過來一支醮滿墨汁的毛筆。
檀羽拿起筆,在那榜的最末重重地寫下五個大字:“檀羽檀為儀”,然后笑著對少年道:“現在變三十一個了。三十一個選三十個,就看你們如何選啰?!?/p>
?
第十二回 講郎
圍觀人群見此情形,無不大奇。少年問:“這位檀羽是誰?”
檀羽道:“不才,便是在下?!?/p>
“這、這、這……”人群中立即爆發(fā)出各種唏噓質疑之聲。
一個矮小的女子一臉稚氣地問道:“你來應聘我們的講郎,你有什么能教我們的?看你樣子也不比我大幾歲?!?/p>
檀羽道:“哦?還沒請教小女芳名,今年多大?”
女孩一時猶豫起來。之前的少年忙道:“她羞于說自己的名字,其實有什么關系,名字又不是自己取的。她叫智容,比我小兩歲。我叫蕭道成?!?/p>
檀羽聞言,心中一喜,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要見的兩個人正巧全在這里,看來自己得好好和他們聊聊。
于是他道:“難道一定要有什么教的才能來做講郎嗎?我的恩師好像也沒有教過我什么啊?!?/p>
智容道:“沒教你什么你還拜他為師干嗎?”
檀羽道:“那你說什么樣的人才應該拜?”
智容想了想,道:“當然是學識豐富、說話有趣、能讓人聽得進去的人啰?!?/p>
檀羽“哦”了一聲,道:“我明白了。那你其實不應該來學館的,應該去聽說書藝人才對。他們說話最有趣動人了?!贝搜宰寚^學子一番哄笑。
智容被笑得臉紅了一陣,急道:“說書藝人又沒什么學識,不能算。”
檀羽道:“這你可錯了。說書藝人多是博古通今之輩,他們天上地下無所不知,你怎能說他們沒學識?”
智容被一番搶白,啞口無言,覺得又有理又理不通,只得急道:“你這是胡說!”
旁邊蕭道成慌忙拉住她,對檀羽道:“敢問這位兄臺,怎么樣才算好的師父?”
檀羽微微一笑,道:“你們仔細想想,既然我們有書籍,什么都可以從書上學,那為什么還要師尊呢?”
他一面說著,一面觀察眾人的表情,見大家都臉顯期待,于是續(xù)道:“所以,那些只會幾十年如一日照本宣科、或者只會說些俏皮話的,都只能稱‘藝人’,而不能稱‘師’。師應該對‘道’有自己的理解和闡發(fā),能引導大家積極向上、趨善避惡。他的品格是你終生效仿的目標,他的一句話也許能讓你受用終生,這就是我心中的師了?!?/p>
他一說完,蕭道成就接道:“夫子說得在情在理,有這樣想法的,一定可以為師。我就選夫子做我們的講郎?!闭f著他長揖及地,十分禮貌。其他圍觀學子也紛紛表示要選檀羽,連智容也動了容。
正此時,人群后面有人擠了進來,一個中年講郎模樣的過來,指著檀羽道:“你是什么人,敢來我們學館搗亂?!?/p>
檀羽笑道:“在下姓檀名羽字為儀,是來競聘貴學館的講郎。”
那中年道:“閣下要競聘講郎?請問你可有功名在身?”
“白丁一個,沒有功名?!?/p>
“那么你是哪所學館的弟子?”
“耕讀傳家,沒有學館?!?/p>
“哈,這倒好笑了。這榜上之人,個個是本朝的上品高士,你一個白丁,如何與他們相提并論?”
“你這榜上也沒寫競聘人的功名出身要求,我是什么背景又有什么相干?保不齊我運道好,就被選中了呢?”
“哼,也罷,那就看你有沒有這運道了。”中年一聲不屑的冷笑,似乎是在說:這學館是我的地盤,選不選得上還不是我說了算?
待中年人走后,檀羽方問道:“這位講郎是什么人?”
蕭道成道:“他不是講郎,是學館中的書記,這榜就是他弄出來的。其實,這人就是徐湛之家的走狗而已。”
“徐湛之?好熟的名字,他是誰?。俊?/p>
“夫子是從北朝來的吧?連徐湛之都不知道。義天師四大弟子,思、劭、兩湛,徐湛之是其中最有財力的。我們史學館就是他出錢所建,所以很多書記都是他家的人?!?/p>
檀羽點點頭,心中這才想起來,這徐湛之不就是司馬道壽提到過的、他們以前的家主嗎?原來這人在南朝的名氣這樣大。不過想想也是,天師道影響及于北朝,王玄謨手下弟子當然也一定都是成名人物。這四個人中,蕭思話是他在藥王壇時聽分壇主提到過,劉劭則早已知道,唯獨最后一個“湛”還沒有任何聽聞,不過想必也不是什么善與之輩。
此時,他又問道:“那你們西席也是徐湛之的人嗎?”
蕭道成道:“西席原是北朝東海人,名諱叫做何承天。以前曾擔任太學博士、國子博士,學識十分淵博。西席為人和藹,大家都很敬重他?!?/p>
檀羽聞言,又是一驚:“可是編制《元嘉歷》的那位何博士?”
蕭道成點點頭。
檀羽忙道:“我怎么才能見到他?”
蕭道成道:“夫子要想見他,可以在中午到我們飯?zhí)萌?,西席也在那里吃飯,很容易碰到?!?/p>
離午飯還有小半個時辰,檀羽就央著蕭道成、智容帶他和尋陽逛逛整個學館。一邊走,蕭道成一邊介紹。原來學館是近幾年南朝興起之新物事,自豫章人雷次宗于雞籠山建儒學館、丹陽尹何尚之在丹陽城南外建玄學館,皇帝劉義隆便覺得學館的形式很好,就在國中推廣。于是令何承天建史學館、謝元建文學館,學館便分成了儒、玄、史、文四??啤T谶@史學館內,學子們不僅要學史,而且諸子百家須樣樣精通,甚至,學館還會經常請一些匠人、商賈來給大家授課。
檀羽又拐彎抹角地試探蕭道成是否了解智容的身世,誰知蕭道成卻十分坦誠,說道:“她父親就是三皇子武陵王啊。不瞞夫子,當初還是我讓她站出來不認她父親的?!?/p>
檀羽大奇,忙問:“武陵王對你這么關心,你怎么也反對他?”
蕭道成道:“我知道殿下關心我??稍谀莻€時候,反正陛下也要趕殿下出京了,智容站出來說一句話,就可以換來穩(wěn)定的生活,為什么不這樣做呢?”
檀羽聽得后背一涼,這小子的心智竟是如此的功利,實在讓人覺得可怖?;蛟S就是這樣一所連課程設置都充滿功利色彩的學館所教出的學子的特質吧。檀羽心中忽然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些功利思想轉變過來。
他一邊想著,一邊隨蕭道成走進飯?zhí)?。其時已是飯點,學校的講郎、學子們排起長隊等著買飯。蕭道成指了指隊列中一個年近七旬的老者,道:“那個就是西席。”檀羽點點頭,快步走了過去。
那何承天見有人走近自己,親切地抱以一笑。
檀羽一拱手,也回以一笑,道:“西席與學子共同飲食,真是愛徒如子啊,晚輩佩服之至。”
何承天還了一禮,問道:“閣下是哪一位,看起來很面生。”
檀羽道:“晚輩檀羽,打擾西席用餐了?!?/p>
“哦,你就是那個想競聘講郎的后生?我聽說了。我們歡迎各路英杰,只要你能讓大家都投票選你?!?/p>
“在下剛才那么做,只是想讓貴學館的競聘看起來更公正些,并無別的用意。西席如若有空,晚輩倒另有一些事想請教。”
“好的,沒問題。待我買完飯,你隨我到我的書齋去?!?/p>
?
第十三回 西席
這個西席就這樣排在隊列中,并沒有人讓他插隊先買。也許大家都習以為常,抑或西席有意保持親民,總之這一切在檀羽看來,顯得如此溫馨。
只是這飯?zhí)玫牟松@得過于普通,輪到何承天時,他只買了一個餅一兩肉干,又問檀羽二人需要什么,檀羽謝道:“不必了。我們住在城外的小村,離此不遠,拙內還在等著。我們與西席說幾句話就走?!焙纬刑毂隳昧宋顼?,領著羽、尋二人去他的書齋。
檀羽吩咐尋陽在門外暫侯,自己則與何承天進了屋。這書齋布置得相當整潔,四周全是書柜,里面擺滿古書,想來應是各種善本珍籍。這何承天可花了不少心思。
檀羽還沒坐下,就開門見山道:“早聞何博士知識淵博,猶善天文律歷,今日特意來向博士問道,還請不吝賜教?!?/p>
何承天正塞一塊肉干進口,聞此言差點沒噴出來,驚詫地打量著檀羽,半晌才將口中食物咽下,說道:“自魏晉以來,天下文士猶好玄學清談,已經多年沒有人提起這歷算之術了。為儀若不提,老朽都快忘記?!?/p>
檀羽道:“歷算之術乃國之根本,當初漢武帝元封造歷,方有了日后對日月五星之見解,其福澤后世,無可限量。然而如今南朝所用歷法,卻是三國吳時所創(chuàng)之《乾象歷》,已使用兩百余年,早該修正。聽聞何博士已造《元嘉歷》,拿給皇帝看,皇帝卻毫不在意,仍用舊歷法。如此想來,當今這個陛下,便不是什么明君?!?/p>
他這般評論國是,引得何承天驚訝連連。國中對于皇帝的評價,一向還是噤若寒蟬的,而檀羽直斥皇帝之弊,直說到何承天心里去了,何承天心中自然也對檀羽另眼相看。
何承天道:“當今天下亂世,皇帝心中所思所想,全都是北伐、收復東西二京,哪里有心思去改什么歷法?,F行歷法只要堪用,便不會勞民傷財去動它,否則便是動了國之根本,恐怕根基也不會牢固。改歷之事,也只能徐徐圖之了?!?/p>
檀羽又問何承天的《元嘉歷》與前人有何不同。
何承天道:“歷代的算家,計算日躔月離均是采用平朔,也就是假設月亮運行是均勻的。然而據魏晉以來歷代星家的觀察,日月五星的運動是不均勻的,不能直接采用如此簡單的歷算之法。所以我舅父徐廣主張實測,早些年我便跟著他跑遍了天下各州郡,實測晷影以定節(jié)氣,從而取代上元積年定出了現在這套歷法。我有自信,這套歷法絕對是當今天下最為精確的?!?/p>
檀羽點點頭,對何承天的工作表示欽佩。中原是以農業(yè)為本的地域,自古以來,歷算大家為天下造歷,俱是功德無量。這何承天走遍天下、一改前弊,足見其工作之艱辛、成果之豐碩。
兩人又聊到史學館,卻見何承天不停地搖著頭,一臉無奈地道:“其實,這個西席不當也罷,反正我不過是徐湛之的傀儡而已。你看看這學館里教的都是些什么,功利、斗爭、仇恨。這樣教下去,這么好的學子就廢了?!?/p>
檀羽大奇:“學館講郎的內容不是西席你定的嗎?”
何承天道:“我定的?這玩笑可開不得。按照陛下旨意,儒、玄、史、文四學館都要有統(tǒng)一的課程,由會稽人朱膺之、潁川人庾蔚之監(jiān)總諸生。每年還有統(tǒng)一的策試,一旦學子考得太差,做西席的就有麻煩了?!?/p>
檀羽嘖嘖不已。中原學界一向秉承稷下學宮的舊格局,學術開放自由,并無課業(yè)的具體要求。即使兩漢時的太學開始設立考試形式的射策,但也多是基本經義的考問,對于五經之分,并無實質要求。而劉義隆設下這般僵硬的制度,想來也與其人的性格有關了。這樣的制度教育下,也難怪那蕭道成會慫恿智容反對自己的親生父親呢。
“我剛才和學子聊天時,就感覺他們心中功利的種子已深深扎根,他們心中充滿著對天下的仇恨。這些種子隨著他們長大而發(fā)芽結果,然后再傳給他們的后人,那南朝也就只有滅亡這一條路了?!?/p>
“不瞞你說,其實各地有許多學館請我。自古穎川多名士,穎川的神爵書院,魏時諸多名流,像郭嘉、荀彧、荀攸等,都是從那里出來。他們已經來信請我去做西席,說不定過些時候,我就真的離開這兒了。我唯一不舍的就是學館這些學子們。他們真的是我見過最好的,我走了,他們也就徹底沒了依靠,唉?!?/p>
檀羽明白這位老人的無奈,也沒什么好的辦法。兩人又寒暄了幾句,檀羽怕蘭英等急,便告辭離去。
一路往回走,尋陽說起了自己對史學館的感受:“羽郎,這學館和我們趙郡的書院差距真大。趙郡的書院一進去,就看見有人爭吵得面紅耳赤,有人大聲吟詩在路上走,大家都充滿了熱情。可這里的學子都是低垂著頭,走路也是一個人悶頭向前,看不到他們臉上有笑容,我不喜歡這里?!?/p>
檀羽拉起她的雙手道:“不喜歡一個東西,你有兩種選擇,要么遠離它,要么改變它,你選哪一個?”
尋陽左右想了想,道:“改變它?”
檀羽輕輕攏過她的肩,笑道:“我們識樂齋的女子,也許只有公主你一個人會選這個答案吧?既然公主你這么說,那我們就試著去改變它?!?/p>
蘭英和顏師伯已經等得很焦急了。檀羽見蘭英臉上紅撲撲地,忙問究竟。蘭英弱弱地道:“我和郡主吵了一架……”
檀羽一聽就樂了:“吵得好啊,這么一吵,我們的機會可就來了?!?/p>
旁邊顏師伯大惑不解地道:“剛才夫人跟郡主吵的時候,我怎么勸都勸不住。這要是郡主生起氣來,我們殿下以后可別想回來了。我這一直擔心,檀先生你怎么反倒說吵得好?”
檀羽笑道:“郡主與世隔絕,想必早就斷了與人相爭的念頭。英姊能和她吵起來,說明觸碰到她心里隱藏最深的痛處。開了這口子,以后要再接近她就容易了。英姊,快和我說說你怎么做到的?”
一邊說著,羽、英、尋三人已登上馬車往回走。
蘭英這才徐徐說道:“剛剛你們走之后,我就到顏師伯說的那家花鋪去看看。巧的是,她店里恰好有一盆水仙。我想起前兩天我們聊到林兒,小妹說我們可以買一盆水仙來,等它開花時,林兒的氣息就飄過來了。這里既然碰到,索性就想買了回去。可掌柜家的卻說這盆是郡主預定的,不能賣。我于是就央著掌柜家的去求郡主,掌柜家的推脫不成,只好去敲開郡主家的門,把我想要買花的意思轉達給她??墒强ぶ骱谜f歹說就是說不通,我一時也急了,就和她吵起來。以我看來,這水仙對郡主是有特別的含義,所以她才不肯放手?!?/p>
檀羽聽完,沉思道:“這郡主為什么獨愛水仙?公主,水仙有什么講究嗎?”
尋陽道:“水仙又叫雅蒜,有君子之風,素雅高潔,文人騷客都很喜歡。要說有什么特別之處,我也想不出。”
“或者當代有什么名人特別酷愛水仙?”
“那就太多了,普天之下多少愛花之人,哪能盡數?”
?
第十四回 善人
尋陽沉吟良久,忽道:“水仙生性嬌貴,一般水土難以種活,能夠種水仙的人其實并不多。羽郎不如打聽下建康有誰是種水仙的大家,或許會有收獲呢?!?/p>
檀羽恍然大悟,隨即掀開車簾,問顏師伯建康的種水仙大家。顏師伯卻道:“我一個跑買賣的,哪懂那些雅事啊。不過我認識一個包打聽,建康城的事沒有他不知道的,先生不如去問問他?”
檀羽道:“立刻帶我去見那個包打聽?!?/p>
顏師伯一勒韁繩,馬車便掉頭向城中走去,不多時就到了一個鬧市區(qū)。那個包打聽原來是街角處一個賣茶的漢子。
顏師伯也不下車,直接問道:“四爺,吃了嗎?跟你打聽個事,這建康城有沒有誰是種水仙種得好的?”
那四爺奇道:“你這老把戲還懂種花?”
顏師伯道:“我哪懂這個,是我們檀先生要問的?!?/p>
“檀先生?哪個檀先生?”
“檀羽先生,說了你也不認識,剛來建康的?!?
誰知四爺卻笑道:“我是不認識,可這城中認識他的人可不少呢。這不,今天上午就有人向我打聽過‘檀羽’這個名字?!?/p>
檀羽于車中聽到他的話,伸出個頭來問道:“有人打聽我?什么樣的人?”
四爺道:“一個十來歲的小女,看面容倒是挺清秀的,可是這么小就出來跑江湖,真可憐?!?/p>
檀羽奇道:“小女?林兒他們還在仇池,除了她們,還有誰會來找我?那你是怎么跟她說的?”
四爺道:“說來也真巧,阿雙居然說他認得檀羽,就把小女帶走了?!?/p>
檀羽疑道:“阿雙?”
顏師伯忙解釋道:“阿雙就是這里替人搬東西的雜役,平時很少說話,怎么他倒認得檀先生?該不是騙人家小女吧?”
檀羽愈發(fā)的疑惑了,皺著眉道:“那阿雙家住哪里你知道嗎?帶我去找他。”
顏師伯道:“他沒有家,平時就住在離這里不遠的一個破廟,我們現在就去嗎?那種水仙的大家……”
四爺道:“你們去草樹巷的裴大善人家吧,他家種的花最多。”
檀羽道聲“多謝”,便對顏師伯道:“先去破廟,再去草樹巷?!?/p>
顏師伯一揮鞭,馬車很快就來到他說的破廟。檀羽三人下了馬車,緩步走進破廟。只見這廟中佛像已經殘破,四周臟亂不堪,根本不像能住人的地方,此時更是空無一人。
檀羽問隨后跟來的顏師伯道:“那阿雙就住這?”
顏師伯道:“是啊,他是個乞丐,三年前才來建康,也沒個家人朋友,平日就是做雜工維持生計,所以住的地方又亂又差?!?/p>
檀羽道:“他會武功嗎?”
顏師伯道:“看不出來,他很少和人說話,也不知道他的來歷,不過他的力氣倒是不小,一個人能干三個人的活。”
檀羽心中思索半天,實在想不起自己認識一個這樣的人,也難斷定其人究竟是敵是友。如果是友倒還罷了,是敵可就大大的不妙,不如先把他們引到南東??と?,自己再伺機觀察,以便應對。
于是他從一個破的香爐中抓起一把香灰,在進門的顯要處留了幾個大字:“檀羽在南東???。”然后攜了英、尋離去。
馬車上,檀羽又吩咐顏師伯:“請一個相熟的人去一趟南東???,如果有人尋我,不要聲張,記下其人住址,立即回來報我?!鳖亷煵敿丛手Z。
眾人馬不停蹄,來到草樹巷。剛進巷,就聞見花香怡人。此時正值春暖花開時節(jié),是養(yǎng)花人一年最幸福的日子,難怪尋陽一聞到花香就忍不住掉下淚來。她在仇池辛苦栽培的花卉,就那樣毀在了戰(zhàn)亂之中,讓她心痛不已。
裴大善人家是個幾進的小院,大門敞開著,檀羽攜英、尋二女緩步走進那個小院。一進門,滿眼竟全是花,幾層的花架,堆滿了整個小院。一個園丁正在小心地修剪著花枝。檀羽走上前去,小聲問那園丁道:“請問,裴大善人在家嗎?”
園丁抬眼看了看他,道:“有事?”
檀羽一愣,忙“啊”了一聲:“有事!”
“何事?”那園丁仍是斬釘截鐵的語氣。
檀羽只得道:“想向他打聽一下建康有哪些種水仙的大家。”
“建康有人會養(yǎng)水仙?我怎么不知道?!眻@丁一副不屑的神情。
檀羽見他模樣,忽地反應過來,稍作一禮道:“閣下想必就是大善人吧?”
園丁斜眼瞟他一下,忽作一笑,道:“你倒是聰明。不過建康沒有會種那花的,你不用問了。”
檀羽仍是不甘心,續(xù)問道:“除了建康,南朝國內總應該有吧?”
園丁瞇著眼睛想了半天,方緩緩說道:“要說懂水仙的,也就南郡武當山的人還是懂一點的。不過他們只懂水仙的栽種,不懂水仙的品性,也不算真懂?!?/p>
“武當山?”尋陽搶先吃驚起來?!鞍パ剑以趺窗阉?。最早的水仙據傳說就是從武當山發(fā)源的,那里的人世代種植水仙,每個人都是高手。而且聽說近幾年,他們還從海外找了許多名貴品種,像金盞銀盤什么的。要說南朝的水仙大家,當然應該有他們的名字。”
裴大善人眼中閃出一道精光,有些吃驚的看著尋陽道:“你這小女,懂花?”
尋陽怯怯地點點頭?!澳俏业挂伎寄?,我的這些花中,你覺得哪盆最好?”
尋陽道:“讓我先看看?!北憷m英,兩個人在一排排花架間逡巡。
蘭英雖然也能識別花的大致種類,但畢竟沒親手栽種過,所以知之不詳,小聲問道:“什么樣的才算最好?花開得旺盛才算好嗎?那這里的花都開得很好呢?!?/p>
尋陽微蹙著眉頭,道:“我也不清楚這位大善人的意思,只能一盆一盆地看過來?!?/p>
剛說完,尋陽忽看見一盆紅色玫瑰,有些不可思議地輕呼一聲:“這盆好!”
蘭英打眼一看,那玫瑰花形較小,相比其它花盆中的爭奇斗艷,顯得毫不起眼,轉頭一臉疑惑地望著尋陽。
尋陽解釋道:“玫瑰根深喜陽,所需養(yǎng)料非其它花卉能比。如果漏了一次肥,就再也養(yǎng)不活了。平常很難在盆栽中見人種玫瑰的,所以這盆種得最好?!?/p>
“難得啊,今天終于見到一個真正懂花的人!”裴大善人一直關注著她們的言行,此時喜笑顏開地道,“小女,你叫什么名字,我們交個朋友吧?!?/p>
尋陽一愣,她還從未見過這樣直接問她閨名的陌生人,忙回頭看向檀羽。
檀羽知她心意,上前說道:“內子面淺,不便與大善人往來。在下檀羽,愿與大善人為友?!?/p>
誰知裴大善人毫不領情,道:“你懂花嗎?不懂就出去?!?/p>
檀羽無奈,只得道:“叨擾大善人雅興,是我等不是?!闭f著拉起英、尋二女離開小院。
?
第十五回 立心
回到顏師伯家,檀羽等人一邊吃飯,一邊商量武當山的事。
“武當山?”柳元景好奇地道,“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可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
尋陽道:“武當山隱居遠地,知道的人的確不多。不過我的六叔、武當山的劉義宣并列當世四大武魂之一,絕不可輕視呢?!?/p>
檀羽道:“上次我聽林兒提到武林中事,說起四大武魂。我有些納悶,靜輪宮寇謙之、荒土盟呂羅漢、麥積山玄高都是出自名門大派,這武當山于世間并無名氣,怎的也能稱武魂呢?”
尋陽道:“這與多年前的一樁往事有關。當年北涼王沮渠蒙遜,武藝直逼九袋,很少有人能攖其鋒芒。然而在焉支山,被一個毫不知名的刀客只三刀就割破咽喉而亡,此事在江湖上掀起了極大的波瀾。眾人不知這二人因何而戰(zhàn),也不知這刀客究竟是何方神圣。那時候的人一見面,首先就問對方‘知道誰殺了沮渠蒙遜嗎?’”
“后來,在丹陽縣舉辦的一次賞花大會上,這位刀客再次現身,還帶來了一盆造型特異的水仙,上面寫著‘武當山劉義宣’的字樣。好事之徒奔走相告,幾經打聽,才知刀客便是南朝的親王、南郡王劉義宣。從此,六叔劉義宣的大名就進入了武魂之列與名門大家不分伯仲?!?/p>
“六叔生性隱忍,我從來沒見過他,他很早就被皇祖父封到了南郡。到了封地后,據說六叔極少待在王宮內,反而喜歡到山里游走。后來才知道,他是因迷戀武當山的水仙花,所以時常居于山中,還在山里建成了自己的小村。前些年有許多江湖新秀不服其武魂之名,前往武當山尋其挑戰(zhàn),結果卻往往下落不明,也令后來之人聞風喪膽,敬而遠之。所以關于武當山的消息,也就越來越少?!?/p>
她剛說完,后面柳元景補充道:“沒錯,楚江郡主就是南郡王劉義宣之女。這樣說來,楚江郡主喜歡水仙,也在情理之中了。”
檀羽點點頭,沉吟良久,便對柳元景道:“你有沒有膽量去一趟武當山?”
柳元景一驚:“先生,你沒聽公主說嗎,去武當山的人都是下落不明,叫我去不是害我嘛?!?/p>
檀羽道:“我不相信一個愛花之人會是殺人惡魔。你只當自己是過路人前去,難道這也會遭他毒手?”
尋陽道:“是啊,我聽說每次六叔出現在賞花大會時,都是慈眉善目,絕不是江湖傳言那么可怕的?!?/p>
柳元景想了半天,最后終于同意前往。
蘭英又道:“那我還要去找郡主嗎?”
檀羽道:“不用了。能知道她愛水仙這個細節(jié)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去得太頻繁,反而會引起懷疑。這幾天我要閉門用功,還需要兩位賢內助幫忙呢?!?/p>
顏師伯家已經清理出一通屋子給三人。吃好午飯,檀羽便攜雙姝進了屋,將房門緊鎖。蘭英奉上香茶,尋陽磨好墨。檀羽在攤開的紙上重重地寫下兩個字:“立心”。他要開始寫書了。
尋陽在旁小聲和蘭英嘀咕道:“剛剛我們在史學館時,羽郎與西席何承天談了許久,何博士精于歷算,想來羽郎正是因為這個才取‘立心’二字吧?”
蘭英道:“是啊,為天地立心,是千古儒者的共同心愿。羽弟以這兩個字為題,一定是有他的深意?!?/p>
尋陽道:“其實我一直不太懂。天地萬物都是自己好端端地在那,何以要為它‘立心’呢?這豈不是陷入了佛道兩家的虛幻之說了?”
蘭英道:“天地當然是自顧自地存在,可是我們人要對它的存在有所認識,必須要通過我們的思想和語言。所以我們對于天地的知識都是由我們人自己創(chuàng)造的,我們通過‘立心’的過程,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創(chuàng)造一個‘天地’,而它正反映著真實的天地?!?/p>
“公主這句話其實是高估了人的能力?!碧从鹨贿呍诩埳蠈懼贿叢惶а鄣鼗貞p姝的討論,“天地雖然真實地存在著,可天地如此之大,人又如何有能力看清天地的全貌呢?我們不過都是佛家說的‘盲人摸象’而已,每個人只能看到天地的一部分。要把這些我們看到的部分串連起來,這就需要一個‘心’,一個由人總結出來的‘心’。這才不至于被我們的雙眼迷惑,把看到的部分當作全部?!?/p>
“昨天和慧嚴方丈、今天和何承天博士談過之后,我才明白,我們不僅對自然之道要‘立心’,對世間之法也要‘立心’。世間之法是由少數人為多數人設立的,多數人都可以受這法的約束,那少數人又受什么約束呢?少數人就應該受‘心’的約束。就像天地有了‘心’,就有了固定的運行規(guī)律一般,立法者和執(zhí)法者也應該有‘心’,并且要按‘心’的規(guī)律運行,不可偏離,這樣我們的人世間才不會因少數人的違法而亂套?!?/p>
尋陽點點頭便不再說話,只是在旁靜靜地看著檀羽。檀羽寫完一段就交給雙姝過目。蘭英每看完一段,就和尋陽小聲討論一陣,遇不懂時再問檀羽。如此反復。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天一夜,檀羽已經為他的書寫完了總綱。
第三天清晨,顏師伯的內人送來早餐,同時交給檀羽一封信。檀羽拆開一看,竟是史學館的何承天寫的,大致意思是說:經過學館講郎和學子的投票,新聘講郎已確定二十九位,只最后兩位得票數相同,難以取舍。其中一位是王玄謨的寄名弟子褚淵,另一位就是檀羽。學館經過商討,決定開一節(jié)公開課,請褚淵和檀羽各自上一堂課,誰獲得的學子擁護更多,誰就獲聘,時間就定在明日上午。
檀羽無奈地嘆一口氣,道:“我隨便寫了個名字上去,怎的還真有人選我,這可如何是好?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蘭英道:“羽弟口若懸河,還怕去授課?”
檀羽道:“英姊不知道這學館的情況,里面的學子都被教得相當功利。我儒門本來淡泊,上課乏味得很,以前恩師上課時,一共也說不了幾個字。如若這樣去講,如何能贏得學子擁護,不過徒增笑柄而已?!?/p>
英、尋二女都見識過李孝伯上課的風格,忍不住咯咯一笑。
尋陽道:“我倒有個主意,羽郎索性推說有事,讓阿姊替你去。阿姊在上邽縣學時就很受學子們愛戴,這回肯定也行的?!?/p>
?
第十六回 成功
檀羽聞言大喜,贊道:“公主太聰明了,這個辦法很好?!?/p>
蘭英卻埋怨道:“小妹真是害我,我怎么能去啊,這和在上邽時可不一樣?!?/p>
檀羽道:“英姊不必有壓力,本來我也沒想過要去那做講郎,你只管講你想講的就是了。成與不成,自安天命。”
蘭英想了想,只得道:“那好吧,我盡力而為。不過小妹和我一道去,給我出主意?!?/p>
尋陽道:“小妹自當陪著阿姊,為阿姊助陣?!?/p>
當下,蘭英請顏師伯替她和尋陽準備了兩套女學士的衣服。
時下對女子的態(tài)度沒有世間傳言那般保守,女子可以入朝為官、上陣殺敵,也可以去學館做講郎,如謝道韞、王孟姜等,俱有才情。
不過英、尋二女還是更喜歡在家與夫君琴瑟合鳴,要出去面對那么多陌生人,總難免緊張和不適,整個下午二女都在小聲嘀咕著明天要講的內容。檀羽一面奮筆疾書,一面看看她們,對這兩個小女人心中說不出來的憐愛,臉上一直掛著微笑。
次日一早,雙姝收拾停當,讓顏師伯套了馬車,直奔史學館。學館今天格外熱鬧,學子們正在陸陸續(xù)續(xù)地朝里走。
蕭道成和智容幾名同學正在門口候著,見雙姝下車,蕭道成只認得尋陽,過來問道:“檀夫子呢?”
尋陽道:“這幾天忙于撰文,今天的講課就由他的未婚妻代替?!?/p>
蕭道成一愣,看看旁邊的蘭英,容貌普通、神情怯畏,不由皺眉道:“她?能行嗎?”
尋陽道:“阿姊在仇池時就是縣學的夫子,才高多智,怎會不行?”
蕭道成道:“好吧,那我?guī)銈內フn堂?!碑敿崔D身而去。
蘭英看著他的表情,挽著尋陽的手道:“我越發(fā)的緊張了,怎么辦?”
課堂中已是人山人海,公開課這種形式學子們還從沒見過,十分新鮮。
蕭道成將英、尋二女介紹給了何承天,何承天關切地問:“為儀還好吧?”
蘭英回禮道:“多謝西席關心,外子一切安好?!?/p>
何承天微微一笑,道:“行,那我們就開始吧?!比缓笃鹕硐蛘n堂中的師生介紹了一番競聘的情況,以及今天來授課的兩位講郎,這才先請那褚淵上了講臺。
那褚淵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男子,額寬鼻挺,國字臉型,頗帶些英氣。只見他快步走上臺去,臉帶微笑地朗聲說道:“各位講郎、學子大家好。今天的公開課我想闡述我對‘成功’的理解,這也是我一旦獲聘,將主要傳授給各位學子的東西。相信聽了我的課,你們每個人都將掌握成功之道。如果學了我的課,你四十歲之前還沒成功,就不要說是我的學子?!边@話引得滿座一番哄笑。
褚淵自己也笑了一陣,然后續(xù)道:“你們一定會問,那什么才算成功呢?官居一品,還是腰纏萬貫?我說都不是,成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如果你把成功當成結果,當你真的官居一品的時候,你就會感到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很多貪官就是由此而來。所以,成功就如同爬山,當你看到一個山頭時,你以此為目標,努力攀登,當達到這個山頭,你就成功了。這時你前面還有更多的山頭,你不斷地以其為目標,不斷攀登,這樣你在某個時候回頭去看,你已經遠遠超過了你的同行者?!?/p>
“所以成功之人無非兩個秘訣,一是自省,二是微笑。有句話叫‘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晒ν嬖谟谀憧床灰姷牡胤?,就像我們在前一個山頭,看不到后一個山頭在什么地方一樣。這時候你就要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調整,有時甚至要離經叛道,而不是沿著既定軌道前進。只有這樣,成功才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降臨。同時,任何人都要時刻保持微笑,就像我現在這樣。微笑,其實就是把你的心態(tài)放平。就像水,越低的地方能容納的水就越多。有人也會問,時刻微笑,那不就不能保持自己剛強的一面了嗎?我要說,你的外表應該始終保持微笑,內心則應該剛強,應該持之以恒、永不懈怠。做到了這些,成功就近在眼前了?!?/p>
他講的時候,臺下不斷爆發(fā)出笑聲和掌聲。直到他說完,臺下更是掌聲雷動,無人不被其感染。
這場面讓尋陽也為之動容,小聲對蘭英道:“阿姊,這可怎么辦?我沒想到這個褚淵會這么厲害?!?/p>
誰知蘭英卻莞爾一笑,道:“小妹別緊張,我覺得他說得有不對的地方,一會兒我補充著講就好了。行不行聽天命吧。”二女互相拉著手鼓勁,似乎力量也由此而來。
何承天也為褚淵所感,大贊了一番之后,這才讓蘭英登臺授課。
蘭英整整衣襟,緩步走上臺去。先是對臺下深深一躬,說了句:“學子們好!”
學子們還從未見過夫子這樣的,都哄堂大笑起來。
蘭英卻一臉嚴肅地道:“各位何故發(fā)笑?難道我應該說‘學子們不好’嗎?”引得眾人又是一陣笑。
蘭英眉頭緊鎖道:“我覺得,那些笑的學子都不應來這里上課,因為你們還沒有想清楚自己來學館的目的為何。剛才褚夫子在講他的成功之道時,我就在下面想,學館是講授成功之道的地方嗎?這讓我想起了我夫君以前在一次舌戰(zhàn)中曾說過,任何成功之道都不過是東施效顰。且不說我們中沒有高居一品、腰纏萬貫的夫子,即便是有,他的成功經驗就一定能照搬照學嗎?褚夫子說,成功之人應該學會自省和微笑,可成功的商賈中多的是不知自己何去何從之人,當朝的高官中也多的是不茍言笑之輩。所以,這些所謂的成功之道都不過是誤人子弟而已?!?/p>
她這一番開場白極具壓迫性,讓剛才發(fā)笑的學子全都呆住了。那褚淵聽她在挑戰(zhàn)自己,臉上的笑容也有些僵住,一直陰晴不定。
也不知臺下哪個膽大的學子忽然高聲問了句:“那你說來學館的目的是什么?”
蘭英仍是臉色肅穆地道:“是哪位同學發(fā)問,請站起來,請先叫‘夫子’!”等了半天,卻無人應答,又問一遍,仍沒人起身。
臺下諸學子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應對。
蘭英搖搖頭道:“沒想到史學館是個這么沒規(guī)矩的地方,真是讓人失望。既如此,我想我也沒必要在此浪費時間了。”說罷,她竟直接走下臺,拉起尋陽就要往外走。
學子們想來也從未見過如此做作而又較真的夫子,一時吃驚者有之,疑惑者有之,蔑視者有之,起哄者有之,課堂上登時亂成了一鍋粥。
何承天也未想到蘭英會作如此表現,慌忙上前對欲往外走的蘭英道:“女公子請留步,學子們不講規(guī)矩,都是我這西席的責任,我替學子致歉。公子大才,正應留下來讓學子們學會禮儀不是嗎?還望公子務必屈尊,把這堂課上完?!?/p>
蘭英見他言語懇切,這才重又回到講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