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1:召喚魔杖、選點與常用指令

沒錯,我北冥餅鯤又回來了。

這次是要開一個新坑,主要介紹建筑界最火模組/插件:創(chuàng)世神WorldEdit的用法。
首先先統(tǒng)一一下說法,創(chuàng)世神=WorldEdit=WE;魔杖=木斧,免得一些小可愛弄不清楚這兩個名詞之間的差別。
il|召喚魔杖|li
召喚魔杖(木斧)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直接在背包里拿取,第二種是通過召喚指令//wand叫到你的手上。它不會自動替換你手中的物品,而是會置于快捷欄從前往后第一個空格中,若快捷欄沒有空格,則會置于背包里。如果背包滿了e,魔杖不會出現(xiàn)。如圖,左下角顯示召喚完畢,但背包里沒有出現(xiàn)。所以,請務(wù)必空出一個格子!

圖二,背包里有一個空格子,魔杖選擇了在空格出現(xiàn)

圖三,它不會替換手中物品

魔杖的使用:用于選點,正如上面所說:
Left click(左鍵): select pos #1(選擇點1);Right click(右鍵): select pos #2(選擇點2)
魔杖可以在開啟作弊的生存模式、創(chuàng)造模式下使用。如果開啟作弊,生存模式也可以使用;如果未開啟作弊,就算是創(chuàng)造模式也不能用??梢允褂媚д鹊那闆r下無法用木斧挖掘,而且操作任何東西(挖掘、點擊按鈕、開門)都會開啟UI并同時選點導(dǎo)致誤選,所以請盡量不要在需要大量操作的地方手持魔杖。
無論魔杖有什么附魔、什么NBT都不會影響他是個魔杖的屬性。(圖:擁有附魔和改名的木斧仍然可以選點)

il|原版基礎(chǔ)建筑技巧|li
????按鼠標(biāo)中鍵(鼠標(biāo)按鍵 3)選取指針?biāo)傅姆綁K,按Ctrl+中鍵選取帶有NBT的方塊(比如牌子、箱子、熔爐、讓音符盒和命令方塊使用效率翻倍)。這點非常有用!也可以做無字木牌,因為放置有NBT的牌子時不會打開編輯界面(因為它已經(jīng)編輯好了)
????圖一:帶有NBT的牌子

???? 圖二:利用此方法做出的成噸牌子(牌上文本意為:一些牌子上的字 我沒有安裝中文輸入補丁)

????按住Shift+點擊背包右下角的×鍵清除背包。包括背包、快捷欄和裝甲。將物品放置到那里也會消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千萬要記住。

我也不是什么建筑大佬,只介紹一些這樣的小技巧。那么現(xiàn)在,進入正式教程!
il| set 填充 |li

首先,左鍵選點1,右鍵選點2,作為長方體的對角方塊。為了方便理解,我用藍色羊毛代表點1,紅色代表點2,選區(qū)邊框用玻璃勾勒。

前面的意思為:坐標(biāo)設(shè)置為,第一個括號選擇位置,第二個括號為選定的方塊數(shù)量,以免電腦承受它這個年紀(jì)本不應(yīng)承擔(dān)的痛苦。

這樣就是操作成功了(//set glass)。咦?為什么只有一層玻璃?
……這個嘛……是因為Mojang對于透明方塊只渲染第一層,算是偷懶吧。換個角度重拍一張

可以看到,確確實實的是被填充了一整層。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需要用到這樣的死的方塊,大玻璃方塊確實不好看。那能不能調(diào)整成各種方塊隨機組合?每次只能填充一種方塊,能不能一個指令全做完?當(dāng)然,WE做到了這一點。

猜猜我用的是什么方法?在方塊一欄,其實可以用<value>%<blockname>來放置,說人話就是1%方塊名1,1%方塊名2。事實上,前面的%雖然是個百分比,但是其并不需要湊整100%,而是可以直接表示份數(shù)?!?%方塊名1,1%方塊名2”就是以1:1的比率隨機填充方塊1和方塊2。項目與項目之間用英文逗號鏈接,比如上面的指令為//set 1%wool,2%glass,注意必須是英文逗號,最好是全英文狀態(tài)輸入。

項目可以在不超出聊天欄長度的前提下無限疊加。上面的就是這個道理://set 1%wool,1%glass,1%planks,1%dirt,1%iron_ore。如果你放置的方塊比為1:1:1:1,你可以省略前面的1%,來節(jié)省字符長度。//set 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5:10,35:11,35:12,35:13,35:14,35:15的輸出結(jié)果為下圖:

其中,35=wool,是方塊名;:1是數(shù)據(jù)值,來選擇不一樣的方塊。數(shù)據(jù)值是從0開始的!記住這一點。至于什么是數(shù)據(jù)值?>>Minecraft Wikipedia
同樣的道理,可以延伸到Walls、replace等等等等,你都可以用。
il| replace 替換 |li

你看來遇到了一個大坑。這個大坑是怎么形成的?苦力怕爆破?

也許它原來是一片湖?不管怎樣,這樣的東西出現(xiàn)在超平坦世界真的太違和了!我們要怎么才能快速的修復(fù)這片悲慘的地區(qū)?只有不會指令的建筑師才用方塊一個一個填,這簡直太耗費時間了!你為什么要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來讓創(chuàng)世者之力來幫你吧!

//replace [被調(diào)整方塊] [調(diào)整后方塊],也可以用//replace [調(diào)整后方塊],這會填充掉除了空氣外所有方塊。而在這里,我們要替換水,而不是所有,所以我們用//replace water grass,看看效果吧。

填充完成了!……也許只有這些泥土塊能證明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爆炸事故。

上圖是比較兩個條件和一個條件的區(qū)別。第二個指定了替換掉石頭,所以羊毛被保留。而圖三沒指定,就全部替換了。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滑稽)
那么能不能同時替換兩個項目呢?當(dāng)然可以,因為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和上面一樣,用英文逗號連接兩個項目,就可以同時選擇兩項了。

可否替換一部分石頭呢?直接選擇一半石頭在1.8.9的最新版本是不可以的,而在結(jié)果欄里放入原來的方塊就可以換回去了,可以像set一樣選擇份數(shù)。


完蛋,手滑選錯了,又得set又得replace去修復(fù),煩的1p。創(chuàng)世神在嗎?
在。用//undo就能撤回上一步操作了,創(chuàng)世神可是超級人性化的哦!但是原版的clone、set、fill仍然不可恢復(fù),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喜歡用創(chuàng)世神的原因。
步數(shù)撤多了?????沒關(guān)系,用//redo就能重新回來了!搭配keybind宏鍵綁定,就可以像外面一樣Ctrl+Z撤回,Ctrl+Y重做了。keybind從哪里下,怎么用,有點跑題了,在此處不做詳細介紹。
il| walls 墻壁 |li

還是這個立方體,現(xiàn)在我們要填充它的墻壁,把它圍起來。
//walls是一個比較容易輸錯的指令,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加s,一定記?。?/walls!

執(zhí)行成功!墻壁被圍了起來。

當(dāng)然也可以像set一樣,圍一個支離破碎的墻。//walls plank,wooden_slab,wooden_stair

稍微改變一下份數(shù),就可以做一間廢棄的小屋了。//walls 4%plank,wooden_slab,wooden_stair

也可以覆蓋藤蔓。//set 1%vine,5%air

事實上,你用4個或2個set也不是不可以,但是WE的宗旨就是讓建筑變得簡單,學(xué)一條,用一輩子yo!
il| Faces 建房只需10微秒 |li

又是你,紅藍選點。如果要做一幢房子,用walls做墻、set做天花板和地板未免顯得太low,一件事一條指令能解決就不要三條指令。Faces,一鍵盒子。//faces 3%plank,wooden_slab,wooden_stair

刨開來,里面還是原本的建筑,也就是允許了“先內(nèi)飾后外飾”的做法(當(dāng)然,也可用move調(diào)整墻壁,后面會講的)。
大家好!我是北冥餅鯤!一個熱愛MC的小阿婆~
每周周末我都會在這個頻道更新專欄或視頻~
如果你喜歡這類教程,請記得點 + 關(guān)注 ,
這對我的幫助十分巨大!
il|關(guān)注|li
前面發(fā)過的文章都可以點擊傳送哦!
? WE#1:召喚魔杖、選點與常用指令
“如何快速入門WE,從最簡單的開始”
WE#2:地形不讓建房?那就改造地形!
“有了WE,不用改造自然,甚至可以創(chuàng)造自然”
WE#3:讓完成建筑變得更加容易
“用WE做出各種你需要的建筑”
WE#4:如何快速打造你的城鎮(zhèn)
“快速、高效的將4幢房子變成一座大城市”
WE#5:內(nèi)飾?還是不要WE了吧!
“有些時候,手擼才能做出感覺”
il| 感謝您的完整閱讀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