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被迫下臺,給其繼任者敲響了警鐘

作者;刺客
當?shù)貢r間3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公開宣布,他將會在9月30日辭去首相一職。另據(jù)觀察者網(wǎng)4日報道,被視為日本執(zhí)政自民黨新總裁、日本新首相的有力競爭者岸田文雄當天表示,他對中國在外交和經(jīng)濟方面的“侵略行為”深感震驚,“對付中國”將成為他的“首要任務”。
據(jù)悉,在菅義偉宣布自己將辭職之后,岸田文雄是首個做出正式表態(tài),聲稱將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對此,日本廣播協(xié)會指出,如果自民黨在即將到來的眾議院選舉中,擁有大多數(shù)席位,意味著岸田文雄將成為新一屆日本首相。
顯然,岸田文雄試圖透過“對華強硬”,換取美國和國內(nèi)右翼勢力的支持。不過,他在叫囂對付中國的時候,最好別忘了菅義偉是為何被逼宣布辭職的。無法處理國內(nèi)疫情爆發(fā)和經(jīng)濟衰退雙重危機,僅僅只是促使菅義偉下臺的一部分因素,另外,菅義偉所采取的強硬對外政策,也是他下臺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日本當下所面臨的多重危機,對于菅義偉的繼任者來說,都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稍有不慎,就會步菅義偉的后塵。事實上,菅義偉的上臺,被外界認為是作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一個提線木偶被推出,不過,為了擺脫安倍的影響,他的對外政策從一開始就偏離了正常發(fā)展軌道。
菅義偉執(zhí)政這一年多以來,日本的境況并沒有好轉,反而在多重危機泥潭中越陷越深,菅義偉內(nèi)閣承受遠比安倍時期更大的壓力。所以,菅義偉為了轉移國內(nèi)的輿論焦點,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在涉臺、涉港和涉疆等敏感議題上,不斷突破日本歷屆政府在處理中日關系方面的底線。
菅義偉當局極端的對外政策,不但導致中日關系持續(xù)惡化,同時日韓、日俄關系也每況愈下。時至今日,日本在東亞地區(qū)可以說是成為了一座“政治孤島”。菅義偉如此挑釁周邊國家,結果非但無助于解決國內(nèi)的多重危機,反而將自己的首相地位給搭進去。
菅義偉急于表現(xiàn)自己,堅持舉辦東京奧運會,一味與周邊國家爭強斗狠,積極充當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將主要精力和資源都用于對抗他國領域上,忽略了對國內(nèi)危機的管控,最終釀成大禍,以至于連首相都干不成了。
可以這么說,菅義偉與安倍晉三一樣,都在任期內(nèi)給日本制造了諸多難解的問題。如果岸田文雄真的如愿以償?shù)巧鲜紫鄬氉脑?,那么,他所要面臨的問題,將比菅義偉上臺時更加棘手。畢竟,現(xiàn)在日本新增確診病例正以每天超過兩萬的速度遞增。受疫情影響,日本經(jīng)濟恢復也被權威金融機構認為“已失去動力”。
更重要的是,其繼任者還將要面對一個被菅義偉搞得烏煙瘴氣的中日關系。因此,在日本經(jīng)濟恢復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情況下,下一屆日本首相不管是岸田文雄,還是石破茂,都將面臨因中日關系持續(xù)惡化帶來的巨大麻煩。
現(xiàn)如今,日本在臺灣問題以及其他領域上的挑釁行徑,到了中國有必要出手給予它一些實質性教訓的時候了。因此,從近期中國針對日本所采取的軍事行動看,可以預料,一場懲罰風暴有可能正逼近日本。
菅義偉因支持率暴跌而被迫下臺,給其繼任者敲響了警鐘。所以,如果岸田文雄真的成為菅義偉繼任者的話,應該吸取菅義偉失敗的教訓,重新審視中日關系問題,而不是繼續(xù)挑釁。岸田文雄如果試圖重蹈其前任的覆轍,只能當一個比菅義偉更糟糕的“短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