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考研失利,準備日本留學還來得及嗎? 佳禾外語

今年,我國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shù)突破了377萬人,比去年增長36萬,創(chuàng)歷史新高。參考去年考研報考人數(shù)341萬人,預計錄取70萬人,也就是說,在國內考研嚴峻的大環(huán)境下,其中約80%的同學最后都難以“上岸”。
也許他們也曾熬過無數(shù)個夜晚,刷了數(shù)不清的題。但在曲終人散后不得不黯然離場。
不過!一場看似失意的終點,也許正是更好的起點??佳惺?,并不意味著人生的失敗,只是人生的一段經歷而已。人生還有無限可能,你也有更多的選擇!
除了考取國內研究生,申請海外研究生同樣可以幫助大家提升學術背景、豐富視野、拓展交際圈、增強求職競爭力。
近些年,去日本讀研,成為了很多同學的不二之選。許多國內二本的同學能逆襲早稻田、慶應等頂級私立大學,而985/211甚至是普通一本院校出身考上東大,京大(相當于國內清華,北大)的同學不在少數(shù)!
相比國內考研,赴日讀研亦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01競爭壓力小
日本國土面積約為我國的1/26,人口數(shù)量不到我國的1/10,卻擁有大約800大學。從比例上看更加密集。
另外,日本本土學生考研的熱情不高漲,一般本科畢業(yè)后就找工作,而日本考研的留學生每年也就1~2萬人。比起國內的萬人過獨木橋,日本考研的競爭顯然小很多。
02靈活的考試制度
日本考研沒有統(tǒng)一性的考試,都是學校自主招生。在同一個考試季,學生有機會報考多所學校,大大提升容錯率。很多國內考研的同學,容易因為緊張或其他原因發(fā)揮失常,導致來年二戰(zhàn)。但日本考研即使一所發(fā)揮失常,同檔次的學校還是有機會報考。從另一方面講,這樣的考試制度也使同學們甩開一錘定音的包袱,發(fā)揮失常的可能性更小。
另外,日本修士考試內容有筆試和面試(甚至有些學校只取其一)。理工科可能會有高數(shù)、物理等基礎科目考試。文科筆試多為所報專業(yè)的專業(yè)課內容,無高數(shù)、政治等基礎科目,基本除了經濟學,大多專業(yè)可以完全避開數(shù)學,這對常被數(shù)學折磨得叫苦連天的同學是相當大的福音。
03錄取率高
競爭小、內容簡單、制度人性化,綜合這三點,就很容易解釋日本考研的超高錄取率。國內整體考研的錄取率是25%,而一般日本單所大學錄取率就有20%~50%,更何況考生們還可以考多所。
04拓寬視野&人脈
考研大多并非是為了做學者,而是為了就職時能有更高更好的起點。那日本考研,或者說日本留學,本身就是一種視野的拓寬、能力的強化。而且國內學校以學習為主,日本學校則以課外活動和課題研究為主,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這才是就職時關鍵的要素。
另外一點便是人脈。日本大學的畢業(yè)生會組織畢業(yè)生學生會(例如東京大學的赤門會,早稻田大學的稻門會),這些學生會在全球都會開展。作為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這些學生會就是獲得人脈最快的途徑。步入職場之后,你就會知道人脈的重要性。
那么
本科生去日本讀研有哪些方式呢?
?
1、語言學校過渡
如果大家想留有更多時間去適應日本的生活,打好語言基礎,為將來的升學做準備,那不妨選擇語言學校。
申請日本語言學校對日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決定申請日本語言學校之前,就開始基礎日語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大家需要在預定入學時期約半年前,決定好想就讀的語言學校,然后在入學前的5至6個月進行申校材料的準備。但是這只是緩兵之計,語言學校最多可以讀2年,所以最好有明確的考學目標再去。
2、“研究生”過渡
如果大家認為自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日語能力,不想再花時間和精力去讀語言學校,或者大家想盡早接觸到教授的研究內容,那么赴日留學還有這樣一種選擇。
在研究生階段大家可以進入教授的研究室一起做研究、一起做發(fā)表,教授和前輩們也會給大家一些修士考試的復習資料,便于大家備考修士。
當然,這么好的機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獲得的。大家需要準備好一些必要的材料,提前跟教授聯(lián)系,爭取到一個教授的“內諾”才是作為研究生入學的關鍵。
3、SGU英文項目
大多數(shù)考研的同學都選擇考英語,如果你的英語水平足夠高,那么你可以申請SGU英文授課項目,不需要讀研究生,直接進入修士課程的學習。
而且從理論上來說,SGU項目是對日語沒有要求的,所以這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學習日語的時間,盡快開啟你的留學之路。
但是對英語方面要求較高,需要提供托福/托業(yè)/雅思成績,也有會再要求提供GRE/GMAT。
還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SGU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開設,只有部分大學招生,而且招生專業(yè)也有限制。所以如果先申請英文授課的同學可以先確認一下自己的專業(yè)是否有英文授課哦~
每個同學具體情況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途徑!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可以進入更理想的院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