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xué)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2.8 主觀唯心主義
【本文轉(zhuǎn)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xué)習(xí)參考】
8、主觀唯心主義
? 唯心主義哲學(xué)的主要派別之一。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主觀感覺、意識作為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只存在于“我”的感覺、意識之中,是由“我”的感覺、意識產(chǎn)生的。中國先秦的孟軻說:“萬物皆備于我”。明朝的王守仁說:“宇宙萬物皆吾心中之物”。英國的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奧地利的馬赫認為物是“感覺的復(fù)合”等等。這些都是主觀唯心主義。在主觀唯心主義者看來,只有“我”的主觀感覺、意識才是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不是真實存在的。貝克萊以蘋果為例,胡說蘋果不過是“我”的色、香、味、硬度等感覺的組合而已。如果沒有“我”的感覺,就沒有蘋果,也沒有一切事物,這顯然是荒謬的。主觀唯心主義在認識上的錯誤在于它不是把感覺、意識看作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相反地把人的感覺、意識絕對化、神秘化,片面夸大為唯一的真實存在,顛倒了感覺、意識同客觀事物的關(guān)系。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感覺、意識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客觀事物是感覺、意識的內(nèi)容,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而獨立存在的;離開了客觀事物的感覺、意識,只能是純粹主觀的臆想。主觀唯心主義從世界只是“我”的感覺、意識出發(fā),不可避免地要否認在“我”之外的一切客觀事物。列寧說:“整個世界只不過是我的表象而已。從這個前提出發(fā),除了自己以外,就不能承認別人的存在,這是最純粹的唯我論?!?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1]
? 主觀唯心主義是剝削階級的世界觀,是剝削階級利益在哲學(xué)上的表現(xiàn)?,F(xiàn)代主觀唯心主義流派有新康德主義、新黑格爾主義、實用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它們都是帝國主義腐朽墮落、悲觀絕望思想在哲學(xué)上的反映,是壟斷資產(chǎn)階級垂死沒落的哲學(xué)。如存在主義宣揚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過是人的“自我”的表現(xiàn),周圍世界是和“自我”格格不入、相互敵對的;每個人都是孤單的,人的存在就是期待著si亡的來臨,活著就是等si,“研究哲學(xué)就是研究si亡”,“誰自覺走向si亡,誰就是自由”。這些反動謬論,既是資產(chǎn)階級垂si前的悲鳴,也是他們麻痹人民的反動思想工具。一切機會主義者、修正主義者也用主觀唯心主義瘋狂地向馬克思主義進攻,妄圖阻撓和破壞無產(chǎn)階級革命。例如,在[-],便是最狂妄的主觀唯心主義者。他們推行的錯誤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給CN革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鼓吹反動的天才論,否認事物的客觀存在,否認認識來自實踐,也是十足的主觀唯心主義。
注:
[1] 《列寧選集》第二卷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