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莊詩話》 宋 何汶 (二)
1 《唐子西語錄》說“寫詩的確很難,我在看別人文章時從不感到蹇澀,可作詩真的苦,為了句子通順總要悲慘幾天才能寫成一篇。寫好后初讀起來覺得還不錯,沒見到拿不出手的地方,然后再不管了,明天起來再拿昨天寫好詩看下,簡直是瑕疵百出。然后為了通順再過上幾天悲慘的日子,通過幾天來的反復修改,覺得比以前寫的稍微好了些。再放幾天不管,重新拿出來再讀下,瑕疵又出來了,總是要這樣來回修改四次,方敢拿出去見人,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會讓人稱奇。李賀的母親叱責李賀說‘兒子,怎么每次你寫詩都像要嘔出心來才可以。’這句真不夸張?,F在有些人不經意間,下筆就是千百言,真的非常厲害?。 ? 2 《王直方詩話》說“朱景文說‘做一個寫詩的人必須要先有自己的特點,然后才能不朽傳下去。如果是拿圓規(guī)畫圓圈,用尺子畫四方,最終還是跟人家屁股后?!渣S山谷說‘寫文章最怕緊跟人家屁股后(原文,文章最忌隨人后)?!焦扔终f‘自成一家才算開始上道(原文,自成一家始逼真)?!@可不是輕易得下的結論?!? 3 《蔡寬夫詩話》說“王荊公曾經說‘寫詩最大的毛病就是事太多?!馑家项}并言簡意駭,如果瞎編出太多事,即便寫得很工整又能有什么用處。如果是自己有感而發(fā)所寫,借事將自己的想法表明出來,此時心意變換形態(tài)錯出,寫出的事雖然多,但又何妨呢?” 4 《石林詩話》說“用詩描述事,不能牽強附會,一定要在不經意間提到,那么描述的事能與辭合而為一,看不出刻意安排 強行拼湊的痕跡?!? 5 《卻掃編》說“陳參政去非小時候與崔鶠德符學作詩,他問崔鶠德作詩的要節(jié)。崔老說‘凡是要作詩,先別去注意工拙,最主要是忌諱俗氣。天下書一定要去讀,但要謹慎讓自己別為了某事而讀。’” 6 《許彥周詩話》說“季父仲山在揚州時,去拜訪東坡先生。剛好聽他在教別人寫詩說‘你要熟讀《毛詩 國風》與《離騷》,作詩的要點都在里面?!以浻X得東坡先生這教導起點太高了,后來隨著年紀增長,才了解東坡真的是善于教導后學?!? 7 《雪浪齋日記》說“以前有人說‘將《文選》讀爛,就是半個秀才了(原文,文選爛,秀才半)?!且驗椤段倪x》中記載的事大多領悟后可以成為本事。我也知道如果希望了解文章的機要,應當看《文選》。因為《文選》中從三代開始到戰(zhàn)國、秦、漢、晉、魏以及六朝的文章都有記錄??梢詮闹袑W到遠古時期的渾厚,近代時期的華麗?!? 8 《瑤溪集》說“有人說杜子美教導他兒子說‘要熟讀并精通《文選》里說的道理?!段倪x》的重要性難道不明顯嗎?現代人如果不作詩,讀不讀沒關系,要是想寫個詩什么的,那么《文選》不可以不熟讀?!段倪x》是寫文章的祖宗,收集了兩漢、魏、晉、宋、齊各家精品文萃而編成,那么寫文章的人有什么理由認為《文選》不重要呢?老杜崇尚的宗法《文選》,我們應該旁羅曲探,不斷琢磨直到融會貫通。” 9 《蒼梧雜志》說“蘇東坡曾經對錢濟明說‘在讀書時看到能成為作詩題材的,要把它記錄在另一本冊子上?!@也是寫詩的一種方法?!? 10 《唐子西語錄》說“凡是作詩,要注意平常所發(fā)生的事,這些都是寫詩的材料,整理下來以備后用。韓退之在《范陽盧殷墓志》說‘書要無所不讀,然后取來作為寫詩的資用?!褪沁@個意思?!对娛琛犯ラ喿x,里面記載下許多作詩精髓,比如里面記載有‘絡緯鳴,懶婦驚。’之類的,非常值得作詩人去體會。《樂府解題》也必須熟讀,也收集了很多精髓。我有首詩說‘時難將進酒,家遠莫登樓。(人在艱難時期將要喝酒,在離家遠的異鄉(xiāng)不要登上高樓。)’學的就是古樂府里有名的聯子?!? 11 黃山谷說“好詩詞,都是從學問里出來的。若是寫詩偶然有一二妙句,那也如閉上眼睛摸象,摸到哪就得到那,不是想要的又像是自己要寫的。如果睜開眼睛看到全象,自然與古人契合根本不用四處找證明。” 12 《后山詩話》說“魏文帝說‘寫文章要以意為主,氣為輔助,詞是衛(wèi)兵?!绻何牡圩鞑坏竭@一點,他的作品能傳下來嗎?” 13 《劉貢父詩話》說“詩要以表達意義為主,文詞修飾次之。意深義高的詩,即便文詞一般,也自然是一首好詩。一般人看到古人寫詩,語句非常平常,如果不了解其中的意義,于是模仿語句平常,這是入鄙野而可笑的作法?!? 14 《蒼梧雜志》說“葛魯卿有個侄兒名延之,曾經自己說與蘇東坡非常熟,在儋耳陪蘇東坡四處游玩。東坡有教他寫作詩和文章,東坡說‘就如市場里的店鋪,什么都有,但每樣東西都是為了換錢而已。此時你會發(fā)現,容易得到的是東西,難以得到的是錢?,F在文章的詞藻,就如市場賣的東西。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錢,如果文章有個中心思想,那么古今一切,可以翕然成為我所用。如果能了解到這個,就是會寫文字的人。’” 15 黃山谷說“詩文不可憑空強寫,一定要有境來觸發(fā),那么自然寫出好詩來。每寫一首詩,一定要有思想。寫長篇要遵守曲折三致意原則,這樣寫作才能形成文章?!? 16 僧皎然的《詩式》說“寫詩有三偷:偷人家話的是笨賊,比如傅長虞‘日月光太清’陳后主偷成‘日月光天德’(這二句中的太清,天德是形容日月光。太清出《莊子 天運》,天德出董仲舒《春秋繁露 人副天數》)。偷人家的思想雖然可以蒙蔽,但情境不可能是原來的樣子,比如柳惲的‘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當太液起大波浪,高樹搖擺幅度大時,秋天到了。)?!騺缙谕禐椤〕貧埵钔耍邩湓鐩鰵w。(小池邊上能讓殘余的酷暑消退,高大的樹能招來涼爽。)’偷氣勢的人才巧意精,如果能讓人看不出,說明詩人偷到孤白裘了,如嵇康的‘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我眼睛盯著回家的鴻雁,手自然地彈起五弦琴。)。’王昌齡偷成‘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我手攜兩只鯉魚,站在那用目光為千里雁送行。)’” 17 《漫齋語錄》說“寫五字的詩句,第三個字是句子的眼睛;七字的詩句,第五個字是句子的眼睛。古時候人煅煉句子,只在句子的眼睛上煅煉?!? 又說“凡是在煅煉句子的眼睛,只可以拿尋常熟悉的字來練習,練到不知不覺就用上了是最高了?!? 18 《詩眼》說“世間都在說白樂天的《金針集》趣味不高,但是其中也有可取的。煅煉句子不如煅煉句義,這是文學老司機才能知道的道理?!? 又說“煅煉字義不煅煉寫句子,這個說法不太妥,因為好句子必須了解每個字的含義的人才能寫出來?!? 19 《呂氏童蒙訓》說“潘邠老說‘七言詩第五個字要響亮,比如‘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返潮入江的水猛烈撞擊石壁,即將消散的云簇擁樹木掩沒山村。)’這里的翻、失字就是響亮的字。五言詩第三字要響亮,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池塘圓荷旁浮著小葉子,麥上的細絨落下如輕盈的花瓣。原詩句意境很高),浮字、落字是響亮字也。所謂的響亮,就是著力點?!艺J為每個字要活用,字一用活字字響亮?!? 20 《珊瑚鉤詩話》說“寫詩是要以寫出思想為主,也必須在里中煅煉句子,在句子中煅煉字義,這樣的詩就工整了。詩如果韻律清高而深妙的話是絕,如果格局雅健而雄豪的話是勝。什么元輕白俗,效寒島瘦,都是敗筆?!? 21 《復齋漫錄》說“韓子蒼說‘寫文章不可以遵守老格式,也要有變新格式。現在有些人寫文章非常害怕創(chuàng)新格式,這樣的文章往往不好。蘇東坡在寫《聚遠樓》詩時,本來要用‘青山綠水’對‘野草閑花’但這樣的格式太老了,所以改為‘云山煙水’,蘇東坡非常了解世俗人寫詩的毛病?!液髞砹私獾疥悷o已這句‘寧愿笨拙也不要取巧,寧愿樸實也不要浮華,寧愿粗俗也不要弱勢,寧愿孤僻也不要俗氣?!_實可信。” 22 《呂氏童蒙訓》說“陸士衡在《文賦》中說‘文章若能立下一句主要的論點,那么這篇文章就成了警策文?!@說到點上了。文章如果沒一兩句警策句,根本無法傳到后世,這是因為不能竦動世間人,比如老杜以及唐朝幾位的詩都是如此。而晉朝 宋朝的那些人并不致力于警策句,所以迷失在綺靡中而無高古韻味。老杜詩說‘語不驚人死不休’所謂的驚人,就是警策句子?!? 23 《竹坡詩話》說“寫詩寫到平淡的句子,要似乎不是人著意而能寫出的。蘇東坡曾經寫信給他侄兒說‘大部分寫文章,前面都是氣象崢嶸,五色絢爛,越寫越老熟,到最后都很平澹。’我認為不止寫文章,寫詩的人更要學習這個方法?!? 24 《雪浪齋日記》說“如果作詩希望詞格清美,應該去學習鮑照、謝靈運的詩;希望天然而端正并顯現風氣的話,應該學習陶淵明的詩;希望在閑淡中顯出清深的話,應該學習韋蘇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詰、賈長江;希望氣勢格局豪放飄逸的,應該學習退之、李白的詩;希望工工整整的,應該學習杜子美的詩;希望了解詩的源流,應該學習《三百篇》以及楚詞、漢、魏時期的詩。有前輩說‘建安才六七子,開元數兩三人?!拜吥苓@樣歸納出佼佼者不容易。我曾經與一位懂寫詩的討論,認為寫書到晉朝以后就沒人了,而寫詩到唐朝以后就沒人了。因為唐朝從大歷開始,詩人所寫的詩沒什么可觀賞的,那是因為晚唐一股衰敗氣息造成的。” 25 《呂氏童蒙訓》說“讀《莊子》讓人意識寬廣思惟深遠,能讓人想拿筆寫作;讀《左傳》容易讓人入法度中,所以使人覺得不容易寫??蛇@兩本書不可以因為喜歡讀這本而不去讀那本。近代人對待蘇東坡、黃魯直的詩,也應如此二本書?!? 26 《后山詩話》說“要學寫詩的,應當認杜子美為老師,因為規(guī)規(guī)矩矩,所以可以當教材。韓退之的詩根本沒法去解釋,能合才子的胃口。陶淵明不是寫詩,他只是在表達自己心中的妙語而已。假設學不了杜甫,但寫出來的詩非常工整;如果沒有韓退之的才華與陶淵明心中的妙語,卻強行模仿他們,只能成白樂天那樣子了?!? 27 《雪浪齋日記》說“王逸少寫書法知道變化,猶如韓退之寫詩的變化,這一變可一洗萬古掃空心猿意馬。陶淵明、謝靈運的詩之所以妙語如珠,那是因為二人的人品高尚,王、楊、盧、駱是把市場炫耀賣弄的叫賣當成文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