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鳳翔區(qū):秦穆公墓遺址,雍城內(nèi)的一座高臺建筑
在寶雞市鳳翔縣博物館西側,茂密的小樹林之中,有一座方形的高臺,好像一座人工堆起來的假山。在它的東南角豎立著一塊鳳翔縣文物保護單位碑,上面赫然寫著“秦穆公墓遺址”幾個大字——
2021年4月4日,清明節(jié)假期之際,我和家人來到寶雞市鳳翔區(qū),先參觀了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館。然后,沿著老城內(nèi)的街巷,經(jīng)過這里的氈匠巷,在文化路西口北側,看到一座仿古風格的油漆彩繪大門,門額上寫著“秦穆公墓”四個大字。
這座大門坐東朝西,左右兩側分布樹立著兩塊高大的石碑:南側是清朝陜西巡撫畢沅和龍山毛秉文所書的墓碑,北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古跡碑和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
?
1956年8月6日,秦穆公墓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月8日,秦穆公墓被鳳翔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4月20日,秦穆公墓從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撤銷。這是為什么呢?
雖然這座仿古大門緊鎖,但是繞道東側的博物館,便可以來到大門的內(nèi)側。這里曾經(jīng)是一座封閉的院落,中間是高約6米的方形土堆,有多級臺階,邊長為38米。它就是所謂的“秦穆公墓”了!
?
經(jīng)過考古勘查,在土堆的下方,沒有發(fā)現(xiàn)墓道和墓室。根據(jù)這里所在的位置,判斷“秦穆公墓”應該是秦國雍城內(nèi)靠近北城墻的一座高臺建筑,用途可能與秦國國君登高瞭望和迎見禮儀有關。1976年,在鳳翔縣城南郊的南指揮村和三岔村等地,發(fā)現(xiàn)了49座大墓,可分為14座陵園。由此可見,那里才是真正的秦公陵園,秦穆公的墓應該也在其中。
秦穆公(?—公元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他是秦德公少子,秦宣公和秦成公的弟弟,秦國第九位國君,被譽為“春秋五霸”之一。
?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繼位,任用百里奚、蹇叔為謀臣,勵精圖治,擊敗晉國,俘獲晉惠公,滅亡梁國、芮國、滑國等。他娶晉國公主伯姬為妻,輔佐重耳當上晉國國君,并將女兒懷嬴改嫁給他,成就“秦晉之好”的佳話。
?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派兵攻打中原,經(jīng)歷“崤之戰(zhàn)”和“彭衙之戰(zhàn)”的慘敗。公元前623年,開始向西發(fā)展,任用由余為謀士,逐漸滅掉戎人國家,繼續(xù)攻打蜀國和關西的國家,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