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長樂宮不時傳出一陣陣慘叫聲!大將軍韓信正被麻袋罩住,懸于大鐘內。此
公元前196年,長樂宮不時傳出一陣陣慘叫聲!大將軍韓信正被麻袋罩住,懸于大鐘內。此時呂雉正指揮著周圍一幫女侍從拿著尖尖的竹簽把韓信扎死。而韓信臨死前罵呂雉心如蛇蝎,呂雉聽到后笑了。
韓信,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領,最后卻死在了呂后手上,這到底是因為什么?
被稱作“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在戰(zhàn)國時期出生在現在的江蘇一帶,西漢的開國功臣,古代軍事家。
韓信在年輕的時候,還是一個平頭老百姓,就和劉邦差不多。
跟很多杰出的人不一樣,韓信當時是一個品德很不好的人,而且他的家里非常貧窮,經常到別人家里蹭吃蹭喝,明知道人家不愿意幫助他,他還是要厚著臉皮前去,做官又做不了,種地又種不好,一時間很多人都不喜歡他。
不過韓信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他是有志向的。
當初他母親去世,他沒有錢給母親下葬,就只能隨便埋葬母親,這讓他很難受,他就想如果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在母親的墳前安置一萬戶人家,讓他們給自己的母親守靈。
另外韓信也不是真的沒有骨氣的人,他曾經在南昌亭亭長家里吃了幾個月的飯,亭長的夫人也不愿意了,就專門有一天沒有準備他的飯,韓信去了之后一看就明白了,從那之后他就再也沒去過那家。
也就是韓信骨子里本身就有一些傲氣和不甘愿平凡的氣節(jié),這才有他后來的故事。
公元前209年,韓信開始從軍,投奔了項梁,但是沒有得到重用,后來他又跟著項羽做事,曾經很多次建言獻策,但都被項羽當成了空氣。不能這樣下去,韓信必須另謀出路。
前206年之后,韓信投入到了劉邦的麾下,依然是默默無聞。
終于有一次,他因為犯法即將被問斬,這時候他和監(jiān)斬官說:“大王不是要這天下么!為什么要殺壯士!”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可以幫助劉邦打下天下!”
這話讓當時的監(jiān)斬官夏侯嬰看到了他的骨氣,“此人語出驚人,一定不同凡響?!?/span>
就這樣,韓信成功活了下來,并得到了夏侯嬰的賞識。后來韓信有機會和蕭何交流,兩個人聊得很開心。
蕭何也明白,韓信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隨后把他推薦給了劉邦,雖然過程不是特別順利,但這之后,韓信的翻身之日算是來了。
后面的日子,劉邦的戰(zhàn)斗中幾乎都有韓信的身影,而他也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幫助劉邦獲得一戰(zhàn)又一戰(zhàn)的勝利,劉邦也開始越來越重視他。
那么這樣一個大功臣,為什么會被殺呢?
這并不是多難以理解的問題,無疑就是因為劉邦害怕韓信在多年的征戰(zhàn)中積累的威望、名氣、勢力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自古以來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
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劉邦曾經和韓信說過:這里沒有殺你的刀,也沒有捆你的繩子。
言外之意就是他不會殺韓信。但現在他想殺了韓信,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從何下手,畢竟不管是作為男人,還是作為皇帝,都不能言而無信。
終于,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然后他就把這個辦法告訴了自己的妻子,呂雉。
公元前196年,呂后把韓信約到了長樂宮,對韓信說道:“韓信,你犯了謀反之罪,今天我要殺了你!”
聽到這里韓信笑了,把當初劉邦答應他的話說了一遍,沒想到呂后根本不在乎:既然你說這天下沒有捆你的繩子和殺你的刀,那我就用別的!
突然,一個麻袋套住了韓信的頭,頓時他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見了,還沒等他開始掙扎,提前埋伏在角落里的一群侍女個個手持尖銳的粗竹簽,一點沒猶豫,齊刷刷地扎進了韓信的身體里。
一代名將,就這樣死在了女人手中。
臨死之前,韓信咒罵呂后蛇蝎心腸,沒想到呂后竟然笑得很開心。
其實這也不是呂后多么心狠手辣,縱使她的手段確實有些狠毒,但這也都是為了自己的丈夫劉邦可以坐穩(wěn)江山,也是為了兒子做皇帝掃清障礙。
所以呂后聽后會哈哈大笑,只要一切目的能達到,你韓信又算得了什么呢?被罵幾句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那么韓信到底有沒有造反呢?
歷史上記載韓信并沒有造反,但是他確實做過讓劉邦懷疑過的事情,對于劉邦來說,為了江山,這種事情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存在,作為皇帝,他又會在乎誰的性命呢?
怪不得有句話說:自古伴君如伴虎,好好的韓信就這樣草草的結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