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速度還是要安全?手機充電功率真的越高越好嗎?我看未必!
如今智能手機廠商更新自家產(chǎn)品的頻率越來越高,在每一次產(chǎn)品更新中,無論是性能還是拍照效果,都會有所提升,但是在續(xù)航表現(xiàn)方面,卻始終沒有大的突破,為了彌補續(xù)航不足的情況,大部分手機廠商只能采用提升充電功率這種辦法來“曲線救國”。正所謂:“我電池小,但是我充電速度快!”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手機廠商完全將續(xù)航表現(xiàn)的提升寄托于處理器制程工藝的提升。

早期的手機使用鎳氫電池,這種電池首次使用時,一般要經(jīng)過3—4次充電和放電才能使其進入最佳狀態(tài),雖然這種電池的記憶效應(yīng)較小,但最好還是用完電再充,否則就會對電池壽命造成影響。不僅如此,長時間不用的鎳氫電池還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使電池壽命大大降低。

鋰電池的推出和普及絕對算得上大事件,鋰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額定電壓高、具備高功率承受力、重量輕、隨用隨充等優(yōu)點。

在電池技術(shù)還未取得重大進展之前,手機廠商們只能通過增大電池容量和提升充電功率來提升續(xù)航表現(xiàn)。但增大電池容量的同時,勢必會增加手機的重量和厚度,這在輕薄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顯然不符合主流。

于是,不少手機廠商紛紛采取控制電池容量,提升充電功率的措施,電池容量也被控制到了4500mAh左右甚至更低,5000mAh容量的電池甚至可以當(dāng)賣點來宣傳,這樣的情況在旗艦手機中尤為明顯。為了彌補電池容量的不足,手機廠商們紛紛在充電功率上苦下功夫。

從最早的“五福一安”,到18瓦快充,再到66瓦“SuperCharge”,手機的充電功率正在變得越來越高。這些快充技術(shù)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極大便利,但實際充電功率真的有廠商宣傳得那么高嗎?

有網(wǎng)友對此提出質(zhì)疑并進行了測試,在日常環(huán)境下,由于手機溫度影響,絕大多數(shù)手機并沒有達到宣傳的充電功率,而大多數(shù)手機廠商宣稱的充電功率是在所謂“實驗室環(huán)境下”測得的。

為了追求顏值和手感而減少電池容量,為了彌補續(xù)航不足又提升充電功率,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不僅如此,充電功率的提升還會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雖然三星Note7手機爆炸的原因不是充電功率過高,但依舊和電池本身脫不了干系。

所以電池的安全問題一點也不能忽視!手機廠商之間的充電功率“軍備賽”對消費者來說,是福是禍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近日,OPPO在重慶召開了“OPPO閃充開放日”會議,帶來了五重安全低阻抗熔絲、氮化鎵(GaN)電子開關(guān)、內(nèi)串雙電芯、電池安全檢測芯片、夾心式安全電池等技術(shù),可帶來3倍于國家標(biāo)準(zhǔn)要求的電池壽命。

你愿意為了電池容量犧牲手機厚度嗎?你覺得電池容量更重要還是充電速度更重要?期待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