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水素氫生活: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
膳食結構又稱膳食模式,是對膳食中各類食物的數量及其所占比例的概括性表達。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膳食模式,收到人口、文化、農業(yè)、流通、消費習慣、飲食喜好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膳食結構對于人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影響,今日水素氫生活帶您了解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
根據食物來源的不同,一般認為膳食結構可分為3種類型即動物性食物為主型、植物性食物為主型、動植物性食物平衡型。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以植物性食物和谷類為主、高膳食纖維、低脂肪的飲食是中國傳統(tǒng)膳食模式的特點。然而今日水素提示大眾,調查發(fā)現,2010-2012年中國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為32.9%,其中城市36.1%,農村29.7%。全國城鄉(xiāng)平均膳食脂肪功能比已經超過合理范圍30.0%的高限。

這種情況與社會經濟水平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飲食的精細化、營養(yǎng)水平的提升反而造成了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不斷增加,營養(yǎng)過剩成為慢性病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今日水素提示您,依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平衡膳食模式是保障人體營養(yǎng)和健康的基礎,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因此,對于中國居民而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比較適宜的飲食結構。
近30年來,我國居民的谷類消費量逐年下降,動物性和油脂攝入量逐年增多,導致能量攝入過剩。今日水素氫生活建議,大眾營養(yǎng)餐配比增加谷類攝入,特別是增加全谷物的攝入,對于減輕肥胖發(fā)生概率,預防各類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