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后,我嘗到甜頭
正文: 1557字
預計閱讀時間: 4分鐘
270/365天日更
接上篇,再來聊聊,我對于孩子的第二次放手嘗試。
壹

這學期也就是一休一年級的下學期,
第一天放學回來,一休剛進門把書包放在沙發(fā)上,我就走過去拉著他的手鄭重其事地說,
“一休,從今天開始,媽媽不再催你寫作業(yè),作業(yè)的事情要你自己操心了,什么時候開始,先寫什么,怎么寫都由你來決定,”
邊說邊思考,趕緊又補充一句,“如果你在寫的過程中需要媽媽幫忙,告訴我,我一定會幫你的?!?/p>
一休的眼珠子在眼眶里來回轉了轉,然后一臉平靜地點點頭。
接下來,我忙我的,他玩他的,
晚飯吃完我照例去廚房洗碗,遠遠看見一休趴在地墊上跟聰聰玩,
我洗好碗拿著拖把走進臥室,他在跑上跑下地追聰聰,
此時距離他到家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而他絲毫沒提起寫作業(yè)這件事,
我每次從他身旁走過,都會不自覺地偷偷觀察他的反應,
他沒有流露出一點心無旁騖、魂不守舍,就是在玩、毫無顧忌地玩,
我左思右想拋出一個問題,“一休,你打算幾點寫作業(yè)?需要媽媽到時間叫你嗎?”
一休手腳停了下來,愣了愣,回了一句,“七點,需要叫。”
“好的,現在大概還有30分鐘?!边呎f邊向客廳走去的我,一下子覺得踏實了,懸著的心落了地,
自由一下子太多是會失了分寸,所以要慢慢地放手,循序漸進地松開。
貳

于是,遵從一休的想法,每天的7:00就固定成了開始寫作業(yè)的時間,
除此之外,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是用來寫周末作業(yè)的,
其他時間由一休自由支配,看平板、玩游戲、找同學。
對了,與此同時,我第二次把平板的使用權完全交給一休。
我們相安無事地過了四周,
寫作業(yè)、吃飯、睡覺幾乎不用催促,我滿嘴的嘮叨和抱怨也少了很多,
只是一休仍然更愿意把自由支配的時間全部分給平板,刷視頻或是玩游戲。
令我沒想到的是,前兩天跟一休閑聊的時候,他居然說出,“平板看太多,眼睛很累,不舒服”,
我當下眼前一亮,故意疑惑地問,“那怎么辦呢?”
他不假思索地說,“我需要干些別的事情,不能一直看平板”,
馬上又撅起嘴來,氣鼓鼓地說,“以后你和爸爸要多陪我玩,你們晚上都不陪我,哼!”
我瞬間笑得沒了眼睛,“爸爸媽媽以后晚上盡量多分出時間陪你玩”,他得逞似的賊笑著,
我趕忙趁熱打鐵,“既然看平板讓眼睛不舒服,你想多些活動,我們可以商量一下,該怎么分配”,
一休只是聽著,沒接話,
我看著他的眼睛繼續(xù)說,“周五我們有樂高班,本來就沒時間看,只剩下周一到周四,要不這四天里兩天看平板,兩天找同學玩?”
他皺著眉頭思索了幾秒,點點頭表示同意,
“那你決定哪兩天看平板呢?”
他似乎早有答案,“周一周二看平板,周三周四找同學”,
“可以,可既然要找同學那你肯定要早一點開始寫作業(yè),這樣作業(yè)早早寫完,你才能跟同學玩得更久一些,那么周三周四你打算幾點開始寫作業(yè)?”
一休又是回答得極快,“6點”,
我表示贊同,“可以,也就是說,周一周二7:00開始寫作業(yè),周三周四6:00開始寫作業(yè),對嗎?”
“對!”于是,一休的日程表又一次更新。
叁

而這次的溝通,讓我對于放手的認知也跟著革新。
放手意味著信任,而信任會讓孩子卸下身上用來抵御控制的盔甲,變得柔軟又舒暢,
在柔軟的狀態(tài)下更容易溝通、也更容易達成共識,
簡而言之,放手會帶來有效溝通。
這很棒,甚至比放手本身更棒。
我和一休的相處起了變化,這變化帶來的效果也通過一休的班主任反饋給了我,
班主任滿眼是笑地跟我說,“你真的很有方法!作為零基礎入學的孩子,兒子進步非常大,尤其是這學期,整個狀態(tài)非常好,不論是坐姿、紀律、上課的專注度、作業(yè)質量都很好,我真覺得你可以在咱班家長會上分享一下你的方法?!?/p>
甚至一休因為習慣積分較高,被評為值周班長。

這一刻,我心里自豪極了,但眼睛不自覺有點酸,以往的迷茫、付出、焦慮、不被家人理解,一下子開了、散了。
總之,
放手,
一定不是放縱,
而是包含了信任、支持,
而且一定要有前瞻性。
好家長,
對問題的發(fā)生有預見性,
而不是出現問題才去想辦法解決。
公眾號:豆芽兒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