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成果入選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
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于2022年12月26日揭曉。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團隊聯(lián)合電子科技大學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相關團隊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成功入選。
葡萄糖和油脂是重要的糧食成分。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生命體所必需的葡萄糖或者油脂,長期以來只有靠農作物種植一條路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杰教授團隊聯(lián)合電子科技大學夏川教授團隊和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于濤研究員團隊,通過電催化結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先將二氧化碳和水高效合成高純度乙酸,再進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油脂),該成果于4月28日在《自然·催化》雜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fā)表。在此項研究中,科研人員首先將二氧化碳電解高效還原合成高純度乙酸,然后用釀酒酵母對乙酸進行發(fā)酵。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先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釀酒酵母的“食物”——醋,然后釀酒酵母不斷“吃醋”來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催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李燦評價,該工作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糧食”提供了新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鄧子新認為,這項研究工作開辟了電化學結合活細胞催化制備葡萄糖等糧食產物的新策略,為進一步發(fā)展基于電力驅動的新型農業(yè)與生物制造業(yè)提供了新范例。
此次入選的2022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首次制成柵極長度最小的晶體管;二氧化碳“變”葡萄糖和脂肪酸;“中國天眼”發(fā)現(xiàn)首例持續(xù)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穩(wěn)態(tài)強磁場刷新世界紀錄;首次發(fā)現(xiàn)月球新礦物“嫦娥石”;“夸父一號”開啟太陽探測之旅;二十大報告專章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中國空間站歷史性完成“合體”;云南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種。

圖:二氧化碳“變”葡萄糖和脂肪酸

圖:《科技日報》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鏈接:《科技日報》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延伸閱讀:http://news.ustc.edu.cn/info/1055/78966.htm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科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