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綜合應用》課程標準
《電子技術綜合應用》課程標準
?
一、課程名稱:電子技術綜合應用
二、適用專業(yè):三年制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
三、課時:136
四、學分:8
五、設計思路:
本課程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典型教學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懂得電子產品制造的一般過程,了解現代電子技術新技術、新工藝、新器件的最新發(fā)展和最新應用,學會結合生活實際問題,分析、設計、安裝、調試電子電路。通過本課程7個教學項目的學習,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電子產品的安裝、調試和檢測等核心技能,同時掌握單片機、傳感器、集成運算放大器、無線遙控等知識。切實提高同學們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專業(yè)技能,提高綜合素質與職業(yè)能力,為學生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依據各學習項目內容總量以及在該門課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學習項目的課時數。具體教學時先后順序可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
六、課程目標:
本課程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核心技能課,課程要求實施項目教學法,根據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具體要求,精心設置了“音頻功放電路項目”、“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項目”、“單片機車位提示器”、“無線傳感隧道欄桿電路”、“線圈繞線機計數器項目”、“紅外線電扇遙控器”、“電子產品制造技術”等7個項目,將傳感器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技術、電子產品制造裝配工藝等知識有機地融合到項目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現實場景,合理導入項目提出、項目目標、項目分析,從而提出方案、擬定措施、小結評價等教學過程,使學習過程貼近工程實際,具有實踐性。使學生具備根據工藝文件進行電子產品的組裝、調試和檢測等核心技能,掌握電子產品生產的安全操作規(guī)范。強化安全生產、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y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yè)道德。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教師只起指導作用,項目任務由學生獨立完成(或學生間合作完成)。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相互合作精神和專業(yè)的工作方法。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目的。
七、課程內容
教學項目
任務
技能要求
知識要求
參考課時
(140)
項目1
音頻功放電路與電子產品制造過程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能使用《PROTEL》軟件,繪制電路原理圖和PCB圖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音頻功放電路工作原理。
?
20
任務2:音頻功放電路的調試
1.學會用萬用表測電壓、電流、電阻等參數判斷電路功能是否正常。
2.通過調試,使音頻功放電路的功能正常。
1.理解用萬用表測電壓、電流、電阻等參數的物理意義。
任務3:電聲基礎
1.了解揚聲器與音箱的種類,學會合理選擇使用揚聲器與音箱。
1.了解聲音的產生過程,理解音量、音調和音色的含義。
2.理解立體聲的形成過程,掌握音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過程和技術要求。
項目2
?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根據項目技術要求電路完成原理圖設計。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的工作過程。
20
任務2: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的調試
1. 學會用示波器觀察和測量電壓、電流的波形。
2. 通過調試,使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功能正常。
理解三角波、方波發(fā)生器波形圖的形成機理。
任務3:認識集成運算放大器
1.掌握常用運算放大器的典型線性電路的應用。
1.了解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特性與種類。
項目3
?單片機車位提示器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根據項目技術要求電路完成原理圖設計。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單片機車位提示器的工作過程。
20
任務2:單片機車位提示器的調試
1.學會使用仿真器結合電路硬件調試軟件的方法。
2.?通過調試,使車位提示電路的功能正常。
1.理解車位提示電路的功能正常工作原理。
任務3:認識單片機
1.了解單片機的產生與意義。
2. 了解AT89C51匯編語言指令系統(tǒng)及常用指令符號定義。
1.掌握AT89C51單片機功能與應用。
?
項目4
?無線傳感隧道欄桿電路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根據項目技術要求電路完成原理圖設計。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無線傳感隧道欄桿電路的工作過程。
20
任務2:無線傳感隧道欄桿電路的調試
1. 學會用萬用表、示波器判斷電路功能是否正常。
2.?通過調試,使無線傳感欄桿電路的功能正常。
1.掌握無線傳感器的工作過程。
任務3:認識傳感器
1. 理解傳感器定義,認識傳感器的組成、分類與基本特性。
2. 掌握傳感器測量電路的類型、特點與組成。
1. 掌握紅外線傳感器基本特性與應用。
項目5
?線圈繞線機計數器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根據項目技術要求電路完成原理圖設計。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線圈繞線機計數器的工作過程。
20
任務2:線圈繞線機計數器的調試
1. 學會測量霍耳元件輸出信號,熟練掌握用示波器觀察波形法測試電路。
2.?通過調試,使繞線機計數器電路的功能正常。
1.了解霍耳元件輸出信號特點。
任務3:霍爾元件與計數器譯碼器
1. 了解譯碼器的種類,掌握常用譯碼器的工作過程。
1. 了解霍爾元件傳感器的霍爾效應與主要特性。
2. 了解計數器的種類,掌握常用計數器的工作過程。
?
項目6
?紅外線電扇遙控器
任務1:電路的設計與安裝
1.根據項目技術要求電路完成原理圖設計。
2.按圖紙指定位置、孔距插裝、焊接各元器件。
3.完成對電路的外觀檢查。
1.理解紅外線電扇遙控器的工作過程。
20
任務2:紅外線電扇遙控器的調試
1. 學會用萬用表、示波器等儀器判斷電路功能是否正常。
2.?通過調試,使紅外電扇遙控器電路的功能正常。
1.?1.了解萬用表、示波器等儀器判斷電路功能的原理。
任務3:認識無線遙控系統(tǒng)
掌握無線遙控系統(tǒng)的應用。
1.了解無線遙控技術的產生與意義;
2.掌握無線遙控系統(tǒng)的種類與一般原理。
?
項目7 ?
電子產品制造技術
任務1 ?電子整機產品生產線設計
1. 了解電子產品的生產線系統(tǒng)組成;
1.掌握電子產品的生產線設計與設備選型。
10
任務2 ?通孔插裝技術
?
1.介紹通孔插裝技術在電子整機產品的制造中的工藝要求;
2.?掌握自動插裝生產流程;
1.?掌握THT焊接技術。
?
任務3 ?電子產品制造過程
1. 介紹電子產品制造的一般過程;
2.?掌握表面裝配技術的工藝流程。
1.?掌握印制電路板的焊接技術;
?
八、?教材編寫建議
教材編寫應以本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要充分領會和掌握本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基本內容和要求,并整體反映在教材之中。
1.應體現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將典型電子產品的組裝、調試與檢測和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相結合,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反應電子技術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2.應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努力提供多介質,多媒體、滿足不同教學需求的教材及數字化教學資源,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提供較為全面的支持。
3.以“工作任務”為主線設計教材,將本課程知識分解成若干項目,再將項目分解成若干任務,按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確定內容。
4、應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特點,努力提供多介質、多媒體、滿足不同教學需求的教材及數字化教學資源,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提供較為全面的支持。
九、教學方法建議
1、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以適應電子技術快速發(fā)展帶來的職業(yè)崗位變化,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為適應不同地區(qū)及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性,可通過對教學項目靈活選擇,體現課程的選擇性和教學要求的差異性。教學過程中,應融入對學生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意識的培養(yǎng)。
2、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于加強學生核心技能的培養(yǎng),采用項目教學法,堅持“做中學、做中教”,積極探索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基本理論的學習和核心技能的訓練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學習過程的體驗或典型電子產品的制作,提高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力,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對于課程教學內容中的典型電子產品,要引導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功能。
十、教學資源建議
????1、教師應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充分發(fā)揮計算機、互聯(lián)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應充分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積極引入行業(yè)企業(y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視頻,創(chuàng)建適應個性化學習需求、強化實踐技能培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3、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帶領學生到現代化電子企業(yè)參觀、實訓(頂崗實習)。
十一、評價方法與建議
1、考核與評價要堅持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使考核與評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要積極引入行業(yè)企業(y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考核、管理辦法。
3、考核與評價要根據本課程的特點,改革單一考核方式,不僅關注學生多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還要重視規(guī)范操作、安全文明生產等職業(yè)素質的形成,以及節(jié)約能源、節(jié)省原材料與愛護生產設備,保護環(huán)境等意識與觀念的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