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商業(yè)片,但遠(yuǎn)未夠到神作——《鈴芽之旅》粗評
3月24日,總算是趕在第一天看完了新海誠三年之后又三年的新作,簡單說說個人的看法吧。
首先從故事的敘事上來說,本片整體感覺更像一部公路片,從男女主角的第一扇門相遇開始,大部分的篇幅和人物的成長都是在路上展開的。相比于《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來說,這次的節(jié)奏要明顯快了不少,甚至新海誠之前喜歡用的快慢節(jié)奏交叉(如《你的名字》里彗星落地前天上的全景偏靜態(tài)的畫面和三葉奔跑的切換)幾乎都沒有看到,一直是在以一個比較快的節(jié)奏在推進(jìn)劇情。在風(fēng)格上似乎新海誠也在進(jìn)行一些新的嘗試,在東京巨型蚓厄落地前的一段普通市民的場景切換總有一種在看痞子電影的感覺。
故事在圍繞玲芽與母親的情感,與姨媽的家庭關(guān)系,與過去自我的情感幾條線講得還是很不錯的,最后將椅子交給小時候的自己這段尤其出色,兩人都在喊母親的畫面簡直了,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我看她操著椅子沖上去總有一種恐怖游輪的既視感。感情線確實如很多觀眾詬病的顯得有些突兀和多余,可能是因為新海誠還是比較習(xí)慣于愛情故事來貫穿劇情。
整體來說影片的內(nèi)容個人感覺是這部作品里偏弱的部分了,很多橋段都有令人熟悉的影子,女主對男主的一見傾心、手賤開門、打破放走封印,貪玩不愿履行職責(zé)的神明,隨處可見的好心人等等,感覺顯得有些臉譜化了,沒有了特別驚艷背景設(shè)定和故事發(fā)展。
畫面上來說,新海誠依舊保持的極高的水準(zhǔn),甚至個人覺得應(yīng)該差不多可以說是目前世代2D動畫的巔峰水平了。這次的風(fēng)格更像11年的《追逐繁星的孩子》,較前三部更為炫目的視覺效果跟故事本身更為宏大的世界觀的場景相得益彰。
配樂稍顯遺憾,前兩部作品中類似超長MV形式推進(jìn)劇情個人是非常喜歡的,雖然主題曲《すずめ》和片尾《カナタハルカ》都稱得上不錯,但還是感覺少了一點類似《天氣之子》里帆高跑著去找陽菜時《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一出來那種雞皮疙瘩的感覺。
最后是一點個人感想,一是新海誠真的很鐘情單親家庭的主角;二是新海誠真的很重視不要早戀,沒有一個男主能在高中畢業(yè)前陪在對象身邊;三是新海誠的電影很喜歡講選擇或者強(qiáng)烈的做些什么的意愿,從《秒五》的消極,《繁星》的勇氣,《你的名字》里瀧選擇去到糸守喝下口嚼酒找到三葉,《天氣之子》里帆高為了陽菜拋下世界。玲芽為了東京插入了草太要石,為了草太愿意自己變成要石,為了年少的自己給出了母親的遺物。
總的來說,雖然肯定算不上新海誠最好的作品,但還是比較不錯、值得一看的一部商業(y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