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時節(jié)》這么爛,雷佳音為什么會接?三線演員金世佳給出答案
如果硬要評價《相逢時節(jié)》,我的回答會是這樣的。從十幾集開始快進,曾經(jīng)半個小時內(nèi)看完了三集,沒到三十集就已經(jīng)棄劇了。

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劇情過于“懸浮”了。舉一個例子好了,才哥為了出氣,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將寧恕從公司綁架走了。要知道《相逢時節(jié)》不是一部民國劇,故事背景就是當下,真的有人可以如此無法無天嗎?

面包比藝術更重要
諸如此類的BUG,在《相逢時節(jié)》中不勝枚舉,所以稱其為爛劇并不過分。于是有人就問了,既然《相逢時節(jié)》這么爛,雷佳音為什么會接下這部戲呢?

相信在答應參演之前,雷佳音一定是認真研究過劇本了。正所謂“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雷佳音也是“老江湖”了,想必早已預料到《相逢時節(jié)》難成大器。所以不存在看走眼的可能性,至于真正的原因,不妨聽一下三線演員金世佳的想法。

說起金世佳,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覺著陌生,畢竟其的代表作并不多。除了《愛情公寓》系列之外,直至近期的《獵罪圖鑒》,才小小翻紅了一把。在一次采訪中,金世佳坦言面包比藝術更重要,為了生存不介意接爛戲。
為了“走量”而已
或許有人會說了,金世佳接爛戲是因為不紅,雷佳音又是為了什么呢?
關于這個問題,大可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興許瞬間就醒悟了。大家之所以不理解雷佳音為什么要接下《相逢時節(jié)》,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人世間》的大獲好評,從而使得很多人對雷佳音的作品抱有極高的期待。當現(xiàn)實與期待出現(xiàn)巨大落差時,人們難免會疑惑,甚至是難以理解。

但只要仔細一琢磨,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人世間》這種級別的國產(chǎn)劇好多年才能夠出現(xiàn)一部。即便每一次都讓雷佳音趕上了,可中間的時間隔著實是太漫長了,總不能一直不拍戲吧?

顯而易見,這個時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適當接一些“走量”的戲。尤其是在流量當?shù)赖拇蟓h(huán)境之下,即便是實力派演員,也需要保持必要的熱度。保持熱度的方式無非兩種,一種是持續(xù)輸出作品,另一種是刻意炒作人設。雷佳音必然會選擇前者,雖說其對女團情有獨鐘,但絕對不可能往偶像明星的方向去發(fā)展。

換而言之,從某個角度上來說,雷佳音與金世佳有著相同的無奈。盡管明知道有的劇本水準堪憂,可迫于現(xiàn)實的壓力,也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來。自然也有不同之處,雷佳音的壓力來自于一線演員的身份,金世佳則是要賺錢。
本末倒置
說到這里了,想必又有人要問了,為什么《人世間》這種劇很多年才能夠出現(xiàn)一部呢?
理性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不過現(xiàn)在有這樣一種說法,一些影視劇在立項的時候,優(yōu)先關注的是那些藝人湊在一起拍戲能夠賺得盆滿缽滿。如此一來,往往是先確定演員,然后再去調(diào)整劇本。

顯然這種運作模式完全是本末倒置,本來應該是演員去貼近角色,如今變成了角色要去遷就演員。由此會引發(fā)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例如前后劇情矛盾、人物設定混亂以及違背基本常識等等,這就是傳說中的“懸浮”或“魔改”了。
結(jié)語
此刻回想起來,腦海里恐怕會浮現(xiàn)出很多符合以上特征的影視作品,足見這種模式的普遍性。普遍即意味著大環(huán)境,在此等大環(huán)境之中,想要誕生一部真正的好劇實在是太難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