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盡己之性,每天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工作,學習等各方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長,只有充分發(fā)揮,才能“盡性”;尤其對待客戶,想盡辦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我們越“盡性”,就越能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盡人之性,只要是公司的一員,就應該盡職盡責,讓每個人都盡性,讓每個人都充分發(fā)揮,把每個人的能量都發(fā)揮出來。這樣,整個集體的力量就都得到充分發(fā)揮。
我們既盡己之性又盡人之性,之后還應盡物之性。
比如學習日本的5S,看到車工每天都擦拭車床,并且擦得干干凈凈。因此延長了車床使用壽命,用了25年,生產(chǎn)效率還是那么高,這就是盡物之性。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薄?/p>
其實我們每個人更應該“擦拭”我們的心靈,象擦拭車床一樣擦拭心靈。那如何擦拭,如何清洗呢?
我們平時使用的鏡子,落上灰塵,每天擦拭,很容易就擦干凈;而且越擦越亮,光彩照人,愉悅感倍增;如果長時間不擦,就會堆積一層厚厚的灰塵,如果想要把鏡子擦干凈就很不容易,需要想各種辦法才能擦干凈。
那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也是如同鏡子一樣,每天擦拭,每天都是干凈的。如果長年累月不擦拭,那心中就會積滿塵垢,負面情緒尤然而生。
佛法是心靈的清洗劑,每天清洗心靈,凈化心靈,滋養(yǎng)心靈,保鮮心靈,提升我們的心性,提升我們的能量。
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

即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了義智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