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特需學生教育評估指導手冊研制第三次研討會在玄武特校召開

為進一步深化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重大課題“融合教育支持保障體系構建實踐研究”,加快落實《江蘇省“十四五”特殊教育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中提出的“嚴格教育評估和個別化教育程序”等要求,2023年8月14日下午2點在南京市玄武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召開“江蘇省特需學生教育評估指導手冊研制”第三次研討會。江蘇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江蘇省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殷雅竹、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四級調(diào)研員陳金鑫、南京腦科醫(yī)院兒童心理衛(wèi)生研究中心所長柯曉燕、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教授談秀菁、華東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教師劉鯤、江蘇省特殊教育發(fā)展指導中心特聘研究員陳金友、儲昌樓、《現(xiàn)代特殊教育》主編顧明珠、玄武區(qū)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朱麗玲、九類障礙基地校和研究單位負責人及相關教師參會。會議由江蘇省教育廳基教處四級調(diào)研員陳金鑫主持。

研討會
會議伊始,陳金鑫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本次會議的專家及活動流程。接著,九類障礙基地校負責人依次匯報各類特需學生教育評估指南。











與會專家對各類特需學生的教育評估指南進行點評和指導,并提出修改意見。
柯曉燕所長表示特需學生的評估要考慮心理層面的需要,評估對象的定義和診斷標準要及時更新,與國際接軌。建議將特需學生教育評估做模塊化考量,針對學生的障礙程度按需評估。

劉鯤老師認為江蘇省特需學生的教育評估工作日趨成熟,特需學生的障礙類別劃分和評估理念更加科學。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在評估倫理、家校溝通等領域做更多探索。

陳金友校長建議在設計特需學生的評估指南時應考慮輔具的適配和效果問題,各類評估對象的范圍和各類障礙的定義需參照最新國際標準。

儲昌樓校長認為特需學生的教育評估工作應與時俱進,充分考慮特需學生的實際需要,明確教育評估的目的和意義,及時將特需學生教育評估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應用。

談秀菁教授和顧明珠主編建議在研制評估指南時要特別關注特需學生的障礙程度,依據(jù)特需學生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切的評估工具。


最后,江蘇省重大課題主持人殷雅竹主任感謝專家們的指導,肯定各校的工作匯報,對全省評估工作提出新的期待和要求。殷主任表示,特需學生評估指南的研究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老師們在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中不斷提升專業(yè)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推動特需學生教育評估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本次會議立足特需學生教育評估研究,聚焦特殊教育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深入探討落實“特需學生教育評估和個別化教育程序”等關鍵問題,為《江蘇省特需學生教育評估指導手冊》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支持。江蘇省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將以此為契機,引領全省構建更有力的融合教育支持保障體系,促進特需學生全面健康適宜發(fā)展。
撰稿:楊? ?晨
審核:朱麗玲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李倩 桑迪
主編:周潔
視頻制作:《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光明日報《教育家》江蘇事業(yè)部
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