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試答題思維與技巧
PMP考試目前采取中英文對照方式,即每道題都是一遍英文,一遍翻譯的中文,在審題的時候有一些小的技巧需要注意。首先如果你的英文水平足夠好,建議直接閱讀原文。PMP試題畢竟是美國人出的,語言的組織、思想的表達,肯定更符合英語習慣。但是如果你閱讀原文有難度,看中文也沒關(guān)系,只是在閱讀時需要更加仔細。PMP試題的翻譯不同于文藝作品,難免在語序、語感方面和我們平時的使用習慣有所差別,甚至給人閱讀晦澀、難懂的感覺。所以審題時一定不要著急,要逐字逐句地看。歷次PMP考試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通常4小時的考試時間是充裕的,大多數(shù)考生都不會出現(xiàn)時間不夠的情況。
先快速看一遍答案,再讀題干是個不錯的辦法,特別是在遇到題干比較長的題目時,不妨先從題目的最后一句看起。有時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題目有大段的情景介紹,而最后問的卻是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和前面的情景毫不相關(guān)!這樣就可以省下一些讀題、理解的時間,根據(jù)具體問題,直接選擇答案。
注意問題的提問方式:在PMP考試中,經(jīng)常有這樣的提問:項目經(jīng)理應該關(guān)注除哪項以外的事情?以下除哪項都是某某過程的輸出?某某可以被稱為以下各項,但不包括什么?這類題目本身未必有多大的難度,但是這種問法要注意,避免審題不清,錯選了答案。
在PMP考試中,很多題目的最終問題大多是項目經(jīng)理“應該怎么做?”“接下來要做什么?”“首先應該怎么做?”無論哪種說法,正確答案都應該是題目情景下,項目經(jīng)理應該采取的第一步措施!也就是在時間順序上最先要完成的動作。
對于每個答案都是正確的情況,一定要選擇最準確、最恰當?shù)?、包括覆蓋的范圍。比如問“誰參與識別風險”,最準確的答案應該是“干系人”;而問“誰對項目目標負責”,最準確的答案應該是“項目經(jīng)理”,即使干系人這個答案原則上也不能算錯。另外,還要針對具體題目的問題選擇,如最終問的是項目范圍說明書的作用,答案中關(guān)于項目章程的描述即使再準確,也與題目要求無關(guān),不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