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圈現(xiàn)狀令人擔(dān)憂,是天意難違,還是事在人為
時至今日,COS圈的規(guī)模仍然在壯大。從表面上看,越來越多的人進(jìn)入了這個圈子。實際上,越來越少的COSER愿意繼續(xù)留守。充盈表象之下,是真空。
對于許多COSER來說,短短幾年時間,COS圈變得有些陌生——認(rèn)識的人紛紛選擇退圈,自己也在進(jìn)退兩難。相對于前幾年的激情四溢,如今在相關(guān)的活動上,自己像是一個過客。

對于COSER來說,cosplay是自己的一種愛好,同時也是自己情感需求滿足的方式之一。
對于COSER來說,COS圈還是一個小圈子的時候,整體氛圍要好不少,人的動機(jī)更為單純,相互之間的共鳴感更強(qiáng),更重要的是攝影小哥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只盯著寥寥幾個人在拍。

對于COSER來說,攝影小哥主動搭話,問一句:“可以給你拍張照嗎?”這往往是對COSER最簡單但十分實際的故里與贊賞。
必須承認(rèn),人具有向美性,即會趨向于自己主觀上覺得好看的人與物。這是正?,F(xiàn)象,并沒有對錯一說,但群體過于一致的向美性,會扼殺個體或者部分群體的展示自我的積極性與機(jī)會。
COSER展示自我并不一定借攝影之手,直播等新興自媒體行業(yè)也是展示自我的途徑之一。
當(dāng)某一群體的規(guī)模由小變大,其蘊含的文化就會變得流行,諸如COS,也亦如漢服與JK。
流行文化是一種載體,人人都可以乘上這輛快車,但相對于COSER中的原住民與其安利而來的萌新,一部分人的加人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COS圈維系所需的是愛好與熱情,以此為本,將這一點作為基礎(chǔ),向上搭建的高樓是不會背離其原本的群體需求。但以“毗鄰”為借口的蹭熱度只是為了投其所好,欲蓋彌彰。
這一點,我無法給出具體群體劃分。我只能從反向角度給出界定——蹭熱度的人會傾向于暴露與吸睛的服飾。
于此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循環(huán),群體性的利益所向,撲滅了個體的僅有的溫存,將資本注入,改變原有的屬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