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四位目擊者觀感,能確定秦始皇比劉邦英俊,比項羽雄壯,為何有人說他長得不正常?

在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里,秦始皇的形象都不是很正面,尤其是讓飾演宋江的演員去演秦始皇,更是讓人只看到了他的矮小奸詐,而看不到他身材偉岸、襟懷廣闊。
有一個從未見過秦始皇的著名文人,專門寫文章黑秦始皇,最后看了一首詩時候就消停了。
受黑文和戲說影視影響,很多人都認(rèn)為秦始皇其貌不揚(yáng),前雞胸后羅鍋,說話尖聲尖氣,因為相貌丑陋,所以很少見人,甚至還為有人不經(jīng)允許偷瞧而大開殺戒。
秦始皇因為行蹤泄露而殺人,這是在《史記》中有記載的:“咸陽之旁二百里內(nèi)宮觀二百七十復(fù)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

大秦帝國跟后來的隋朝一樣,都是二世而亡,所以抹黑他們的文章就比較多,魯迅先生在《華德焚書異同論》一文中說:“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閑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strong>
說秦始皇不好看的文章很多,這里列舉出來,有一些人會不高興,這是因為我們只要看看正史記載,就會發(fā)現(xiàn)秦始皇其實比劉邦長得還好看,而且是像項羽一樣強(qiáng)壯,說他是畸形的那些人,臉上會掛不住。
《史記》沒有記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身高,只說他“隆準(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估計是因為劉邦不太高大,所以司馬遷和班固(《漢書》的編纂者)都不好記載,但是楚霸王項羽的身高,卻是有明確尺寸的:“籍(項羽名籍,字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

按照《史記》的記載,劉邦是個美髯公,項羽是個大個子。大家都知道,司馬遷既沒見過劉邦,也沒見過項羽,我們也不能想象劉邦左股上的七十二個黑點(diǎn)是如何分布、有多密集,但是我們知道春秋時期晉國第二十五任國君晉成公名叫姬黑臀、周定公的曾孫叫姬黑肩。
除了姬黑臀、姬黑肩,春秋時期還有楚共王的兒子羋黑肱、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魯成公姬黑肱,如果劉邦生在春秋時期,他就可能不叫劉季,而叫劉黑臀了。
劉邦和項羽都見過秦始皇,并且都對秦始皇表示了敬仰和羨慕:“高祖(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不知司馬遷和班固為何稱其為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當(dāng)如此矣!’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項羽的叔父兼師父)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strong>”

能讓劉邦羨慕的大丈夫,肯定不會矮小,項羽也不會想取代一個貌不驚人的畸形,他們眼中的秦始皇肯定是威風(fēng)八面、豪氣干云。
史料可以證明,劉邦和項羽被秦始皇的相貌震撼,并不是沒有道理的,《河圖》記載的秦始皇比項羽還高:“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strong>
秦漢一尺折合現(xiàn)在大約是二十三厘米(也有說是23.6厘米),那么西楚霸王項羽身高是一米八四,秦始皇嬴政則是兩米出頭(200.1米)。
《河圖》中的秦始皇,無疑是一位比劉邦還英俊、比項羽還強(qiáng)壯的美男子,跟后世的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zhǔn),日角)、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有一拼。

史書基本都由后世編纂,有時候不得不采用一些二手三手資料,所以傳出漢太祖高皇帝左股上有七十二個黑點(diǎn)信息的,是其父劉太公,還是其后呂雉,都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是親眼見過秦始皇的尉繚,卻明確對世人展示了一位真實的寢室管嬴政:“秦王為人,蜂準(zhǔn),長目,摯鳥膺,豺聲?!?/strong>
《史記集解》說“蜂,一作‘隆’。”不管是“蜂”還是“隆”,都說明秦始皇有一個又高又直的鼻梁。
高鼻梁,又大又長的丹鳳眼,秦始皇的面部特征很符合古代審美觀念,他的“摯鳥膺”,也不是什么病態(tài)“雞胸脯”,這一點(diǎn)在《史記正義》中有明確解釋:“鷙鳥,鶻。膺突向前,其性悍勇?!?/strong>
豺的叫聲好不好聽,不能看動物世界,因為中國古代的豺跟現(xiàn)在非洲草原上的豺并不一樣。《蒼頡篇·解詁》說“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也?!?/strong>

中國古代的豺,戰(zhàn)斗力可能高于狼,也高于虎,所以古人常用豺狼、豺虎來形容一個人的兇猛,比如《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中,被嚇破膽的東吳臣將就把曹操當(dāng)成了豺虎:“其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shù)十萬,將士聞之皆恐。權(quán)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
說秦始皇其聲如豺可能是抹黑,尉繚的方略并不光明正大,但是秦始皇對尉繚確實極好:“大梁人尉繚來,說秦王曰:‘以秦之彊(強(qiáng)),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縱),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原(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赝鯊钠溆?,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尉繚罵完嬴政)乃亡去(就逃跑了)。秦王覺,固止(誠懇挽留),以為秦國尉(若漢太尉、大將軍之比也),卒用其計策。”
古代的豺與非洲豺叫聲有啥不同,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知曉,但有一點(diǎn)可以肯定,那就是秦始皇比曹操更“足以雄遠(yuǎn)國”,所以十三歲就開始?xì)⑷?,渾身殺氣令人“不敢忤視”的秦舞陽,就被秦始皇的霸氣嚇趴了?/p>
副手秦舞陽嚇趴,荊軻只好跟秦始皇單打獨(dú)斗。荊軻雖然不是當(dāng)世頂級劍客,但秦始皇能在突然襲擊下掙脫并實現(xiàn)反殺,其身手矯健自然遠(yuǎn)非常人可比,能撕裂綢緞衣袖,力氣自然是很大的——秦始皇的衣服,可沒人敢偷工減料。
我們細(xì)看《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刺秦王”,就會發(fā)現(xiàn)秦始皇的武功遠(yuǎn)在荊軻之上:“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刺)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劍鞘)。王于是奮袖超屏風(fēng)走之(跳過屏風(fēng)閃避)。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負(fù)劍(把長劍推到背后),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擲)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fù)擊軻,軻被八創(chuàng)?!?/strong>
荊軻在戰(zhàn)國時期算幾流劍術(shù)高手,史料中沒有記載,我們只知道他“好讀書擊劍,持短入長,倏忽從橫”,身手應(yīng)該不是一般的了得。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項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劉邦生于公元前256年,秦始皇居然只比劉邦大三歲,也就是說,劉邦在泗水當(dāng)亭長喝酒賒賬的時候,秦始皇正在巡游天下,秦始皇需要搞點(diǎn)園林建設(shè),劉邦就是他征調(diào)來的小施工隊隊長,而少年項羽正被叔叔項梁牽著東躲西藏。
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可以暫且不提,咱們今天通過四位目擊者,也就是劉邦、項羽、尉繚、秦舞陽的觀感,也能大致還原出秦始皇嬴政的威武雄壯,至于為什么有人說他長得不像正常人,魯迅先生那句評語,是不是可以作為答案?在您的心目中,秦始皇的形象,又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