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驍龍8+工程機評測:性能再提,功耗在降 | 凰家評測

凰家評測 鳳凰網科技?鳳凰新聞客戶端?出品

驍龍之夜剛剛結束,高通驍龍芯片今年的中期改款型號——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也如約而至。其實往年大家對這款小改芯片的熱情并沒有這么高,無外乎超大核加一點主頻,把跑分往上再提一級,實際落到終端的體驗上不會有明顯感知的變化。
但是今年,由于驍龍8在上半年頗受爭議,實際使用中也確實有功耗上的不足之處,而驍龍8+則是在進一步提升性能的基礎上,著重打磨功耗策略,并且還換了著名神U發(fā)源地臺積電來為其代工。

那么這次中期改款能否為驍龍正名?是否不負眾望解決了功耗?今天就跟著凰家評測一起,拿手中這臺收到不久的ROG驍龍8+工程機,進行一番性能測試。

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
這臺ROG驍龍8+工程機后背采用透明設計,可以清晰的看到內部堆疊了與量產終端類似的散熱結構,但是由于重點在于這顆芯片,所以整機只保留了與體驗性能相關的配置,像后置攝像頭模塊就直接被拿掉了。

這次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的變化還不小,CPU依舊是Cortex-X2超大核,主頻最高從3.0GHz提升到了3.2GHz,GPU也與驍龍8相同,但也得到了10%的頻率提升。重點是,在紛紛提升之下,高通官方宣稱CPU與GPU功耗相比驍龍8都降了最高30%,SoC整體功耗降低15%,也是讓人期待實際表現(xiàn)是否如此?所以先進入我們喜聞樂見的跑分環(huán)節(jié)。

跑分測試
根據凰家評測的性能測試模型,在25度室溫下,設備滿電并開啟性能模式之后,分別使用安兔兔、GeekBench、3DMark以及GFXBench進行跑分測試。?

在安兔兔測試中,ROG驍龍8+工程機獲得了1101326分,相比我們之前測試的驍龍8機型最好成績在104萬左右,提升了約5%,相比天璣9000機型提升約10%,這也是凰家評測數據庫中安卓陣營的最高跑分。?

再來看GeekBench測試,單核成績1317,多核成績4194,GPU OpenGL測試成績6705;相比數據庫中的驍龍8機型單核提升約4%,多核提升約7%,GPU提升約11%;相比天璣9000機型單核提升約9%,多核提升約4%,GPU提升約6%。?

而在3DMark的Wild Life測試中,10488的成績也相比之前驍龍8機型有著約4%的提升。到目前來看,驍龍8+相比驍龍8,整體CPU的實際分數提升在5%左右,對比隔壁天璣9000也有著相似提升,符合中期改款只增主頻,所帶來的性能提升預期。

我們也使用GFXBench進行了四項測試,來看在高負載情況下,GPU的一個性能輸出表現(xiàn)。其中兩項Aztec測試的提升大約在7%左右,兩項曼哈頓測試提升大約在6%左右,綜合來看與CPU提升幅度相當;但對比天璣9000芯片來看,兩項Aztec測試的提升直接干到了20%左右,曼哈頓在25%左右,在GPU層面,高通保持了自己的一貫優(yōu)勢。
從各項跑分來看,今年的驍龍中期改款,與往年通常的只提升CPU主頻不同,GPU性能也得到了小幅提升,同時也期待通過臺積電工藝的優(yōu)化,可以帶來更好的功耗表現(xiàn),我們也通過壓力測試,看下持續(xù)高壓下的發(fā)熱表現(xiàn)。

壓力測試
在壓力測試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室溫25度的環(huán)境下,開啟手機性能模式,使用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進行20輪測試,并使用紅外測溫儀全程記錄溫升情況,主要來看看在ROG驍龍8+工程機下,這顆芯片的一個性能持續(xù)輸出能力以及發(fā)熱表現(xiàn)。
整個測試過程中,ROG驍龍8+工程機的分數都是領先驍龍8和天璣9000機型,單輪最高分數是首輪2813,穩(wěn)定性94.1%,全程機身溫度47.2度。可以看出整體溫度控制是非常優(yōu)秀的,卡在了50度大關之下,穩(wěn)定性表現(xiàn)也不錯。


游戲測試
當然一款設備到用戶手里,最常見的持續(xù)壓力場景還是打游戲,我們也選取了兩款主流游戲和平精英和原神,在室溫25度環(huán)境下,進行半小時PerfDog幀率測試。
和平精英由于機器不是量產型號,沒有進行適配,所以最高只能選到HDR高清畫質,極限幀率進行測試。半小時平均幀率59.9,幀率波動1.9,整體游戲過程非常穩(wěn)定、流暢。

再來試壓力更大的實景跑分軟件原神,按照凰家評測標準畫質最高,并手動調整幀率60,從風起地沿道路跑到璃月港,中途路邊野怪見到就打,半小時測試之后平均幀率58.4,幀率波動8,測試前17分鐘幾乎穩(wěn)60一條直線,后面有小范圍波動,但在不打怪的場景下也能穩(wěn)60。

同時半小時原神之后,機身正面最高溫度41.6度,背面最高溫度41.7度,表現(xiàn)要比一眾驍龍8機型和天璣9000機型都要好,PerfDog記錄的整機功耗5.7W,相比上代也有明顯下降。


這么來看,臺積電工藝的加持,加上高通本身的優(yōu)化,讓驍龍8+直接擺脫了驍龍8最大問題,成為了一款完全可用并有神U潛力的芯片,當然結論不能下太早,我們也還得看后續(xù)量產機型的表現(xiàn)如何,大家可以關注凰家評測,后續(xù)的驍龍8+旗艦都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評測。

結尾
通過這次使用ROG驍龍8+工程機,針對這顆全新旗艦處理器的測試來看,高通確實是吃了驍龍8的教訓,并且用半年期的時間,很快的調整了回來。從工藝上的優(yōu)化,到本身調教策略的改變,使得主頻提升的同時功耗下降30%這種數據不只是落在PPT上,在實際游戲表現(xiàn)中也是能感知到的。

同時這次ROG在工程機上就給出了驍龍8+的良好調教,要知道在上半年的游戲手機例行更新大潮中,唯獨ROG缺席,跳過了讓廠商苦惱的驍龍8,轉而用更多時間調教這顆潛力更好的驍龍8+,也讓我們期待下半年,ROG量產終端亮相后的性能表現(xiàn)。
總的來說,被“火龍”折磨半年的廠商和消費者,如今真的可以相信,有「龍」則靈了。
以上就是本期評測的全部內容,以硬核態(tài)度,做有料評測,這里是凰家評測,有一群專業(yè)、有趣、有認真的小伙伴在等著你。
ROG驍龍8+工程機評測:性能再提,功耗在降 | 凰家評測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