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背后的世界
看是鮮花,其實還是在看世界,另外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
來自巴西的空氣鳳梨。
來自墨西哥的一品紅,雞蛋花。

來自烏拉圭的大花軟枝黃蟬

來自好望角,歐洲的碰碰香

來自委內瑞拉的,來自拉丁美洲等等。
(以上植物在我動態(tài)輸入名字可找到,圖是網(wǎng)上百科找的,侵刪。)
它們都在我居住的地方出現(xiàn)了,讓我拍到它們,我沒去過那些地方,只有在地圖上的大致概念,那里不長腿的植物通過什么辦法,來到我居住的小城里?
答案,是貿易航線。
這讓我想起英國庭院那本書,一個英國人如何如何在中國搬花草,裝點他們的庭院,時代變了,換成中國人去滿世界發(fā)掘可以裝點他們庭院的花草。
那么思路可以變成
稍微大局的寫法——
一,如何讓滿世界不長腿的植物,運回家?
二,外貿如何改變中式庭院
三,小城的購買力如何覆蓋滿世界找植物的成本。
如果可以覆蓋到,那么成本為什么可以壓得那么低?
又或者是……因為人的力量?
那么不充分的題目四就延伸出來了——
四,小城的人是如何在滿世界找到合適的植物?是因為濃厚的移民歷史?還是小城市的居民們在世界分布的廣泛性。
這個太宏觀了,縮寫范圍。
以雞蛋花為例子吧,雞蛋花種植時間很長,原產(chǎn)是墨西哥的雞蛋花,飄揚過海來到小城里,它的子孫們或分身(雞蛋花可以分枝插土)在小巷里花開花落,成為小巷的遮陰樹,時間長的,幾乎有百年,完全可以寫成《雞蛋花之百年光陰》。
也可以臆想小巷的百姓,如何飄揚到墨西哥,將回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寄托在小小的雞蛋花中。
此時觀的花,正恰是異國他鄉(xiāng)親人所看之花,天涯海角,卻如同共此時。
哎,花背后的世界,筆就遞給諸位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