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留學 | 疫情時代的“無人的城市”
新冠病毒打亂了我們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在這個可以說是世界性危機的情況下,有各種各樣的信息撲面而來,錯綜復雜,轉(zhuǎn)眼間又成為過去,大家的生活仿佛每天都在迅速變化著。
創(chuàng)作組合 SPREAD 主張 “從注視過去中創(chuàng)造未來”,他們研究了在新冠疫情期間引發(fā)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探索思考關于對未來的暗示。?
紐約攝影師 Mat Hennek 自 2013 年以來一直致力于一個名為“寂靜城市”的項目,內(nèi)容就是為世界各地的無人城市拍攝照片。



“寂靜城市”是在新冠疫情之前就開始進行的項目。在照片上,沒有像都市地標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國家的建筑物,照片上也沒有拍到人,因為他想把城市拍成像自然風景一樣。無人的大樓、公園、高速公路,會讓觀者覺得這些地方很久以前有人居住,非日常與日?;煸谝黄?,讓它的存在就像一個遺址,仿佛時間都停止了。觀者可以自行想象一個不在場的人的生活,就像在大腦中環(huán)游世界一樣。
由于封鎖,我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看到“寂靜之城”中的無人城市變成了現(xiàn)實。不過目前Hennek 暫停了“寂靜之城”的活動,因為這個項目的本質(zhì)是要保存“從未見過”的景觀,而不是“無人”的場景。




當然還有其他的拍攝無人城市照片的攝影師。中野正貴先生11年間用8×10的大型照相機拍攝了“無人的東京”,并出版了寫真集《TOKYO NOBODY》。照片中本來繁華的澀谷、銀座、新宿等地方全部都變成無人的景象,每天人來人往的街道也都是無人的。這本寫真集于20年前出版,2019年末,在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舉辦了展覽會——“東京”。
兩部作品都很意外地預見到了疫情發(fā)生后城市的情況。而生機勃勃熱鬧的街道,現(xiàn)在會讓人聯(lián)想到被感染的風險,對于經(jīng)歷過封城、封鎖的人們來說,沒有人的都市風景應該如何呈現(xiàn)呢?緊急事態(tài)宣言解除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經(jīng)歷完封鎖的人再看這兩部作品的話,除了感受無人的街道奇妙的魅力之外,是否還會感受到一點安心感?

小林弘和(出生于新瀉縣)和山田春奈(出生于東京)組成的創(chuàng)意組合,畢業(yè)于長岡造型大學, 2004年成立SPREAD。在參與以“色彩和概念”為主題的項目同時,還進行圖形、產(chǎn)品、表演等方面的設計和指導。主要作品有“東京國立新美術館10周年”紀念視覺圖、日本?倫敦展覽會《Living Colors》、《Biology of Metal》、《燕三條工廠祭典》、《Life Stripe》等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