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海豚要登陸歐洲市場,飛度、軒逸、卡羅拉已經(jīng)不夠打了嗎?

繼漢唐車型走出國門后,比亞迪海豚也要登陸歐洲市場了,這是比亞迪首次在歐洲市場推出海洋網(wǎng)的車型。目前,比亞迪海豚已經(jīng)上市了一年多,累計銷量也突破30萬臺,有人說比亞迪海豚的市場地位已經(jīng)處于雙手插兜的狀態(tài)了。

比亞迪海豚是一款A(yù)0級純電車,按理說它的主要競爭者是五菱繽果和歐拉好貓,但MYAUTO發(fā)現(xiàn)這貨居然賣的可以比廣汽本田飛度和上汽大眾Polo這些同級別合資油車更貴,而且銷量還更好。更離譜的是比亞迪海豚似乎正在搶東風日產(chǎn)軒逸、上汽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這些車型的飯碗。

具體來看,比亞迪海豚420公里續(xù)航的自由版售價為11.68萬,廣汽本田飛度的頂配10.28萬,上汽大眾Polo的頂配為10.99萬,五菱繽果的頂配也只有8.38萬。但是這三款車的銷量都還不到比亞迪海豚的零頭。你可能很難想象,銷量最慘的居然是飛度,這個曾經(jīng)的月銷萬輛俱樂部??驮诒葋喌虾k嗌鲜泻笠宦废禄?。最慘的時候,廣汽本田飛度不到兩千臺。即便給到了1.5萬元降幅,廣汽本田飛度在三月份也只賣了4250輛。

如果說廣汽本田飛度是個意外的話,那不妨看看“馬路三大媽”。比亞迪海豚的價格足可以買到東風日產(chǎn)軒逸、上汽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這三大媽可都是緊湊型轎車,在定位方面要高出比亞迪海豚一個級別。而且三大媽都都曾經(jīng)做過銷冠,但是他們的銷量在三月份都被比亞迪海豚超越了。如果說東風日產(chǎn)軒逸和上汽大眾朗逸還能保持在兩萬以上,但豐田卡羅拉已經(jīng)下滑到1.6萬輛,已經(jīng)比較危險了。三月份的卷,到四月份還會是這樣么,要不了幾天就會揭曉答案了。從三月份卷到四月份,比亞迪海豚似乎真的雙手插兜讓廣汽本田飛度、上汽大眾Polo、東風日產(chǎn)軒逸、上汽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等車型感受到了壓力,為什么比亞迪海豚的產(chǎn)品力這么能打呢?

MYAUTO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比亞迪海豚的用車成本低。一般電車是家里的第二部車,用作買菜接娃或者上下班的城市家用車,在沒有遠程續(xù)航焦慮的情況下,用車成本和配置就是第一考慮因素。
在燃油車時代,馬路三大媽靠省油在10萬左右的轎車市場站穩(wěn)腳跟。但是油車再怎么省也不可能和電車相比。比如最省油的豐田卡羅拉,平均一公里也要4毛錢左右,而電車一公里的電費不到1毛錢。所以真正能顛覆廣汽本田飛度、上汽大眾Polo、東風日產(chǎn)軒逸、上汽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這些車型的,有可能不是品牌和配置差不多的同行,而是被他們瞧不起的那些本土品牌冷不丁的一聲悶棍。

第二個方面是“合資車”不爭氣。如果說省油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那好歹拼一下配置吧。廣汽本田飛度、上汽大眾Polo一度賣到了10萬左右,但是根本沒有配置可言,尤其是第四代飛度還在玩減配,這都2023年了還沒睡醒嗎?
您瞧瞧后輪碟剎變鼓剎,這就很不能理解。7英寸顯示屏、電動車窗、2喇叭還能列進賣點,簡直不可思議。中高配才能給到八英寸觸控屏,頂配和次頂配才能給到ACC、車道保持和皮質(zhì)方向盤等等,這些配置哪個能打?

在燃油車時代,自主品牌在很多方面長期落后合資車和進口車,如今大家都在換賽道。在提升技術(shù)和品質(zhì)的同時,一直依靠產(chǎn)品力打開市場,而部分合資車卻在減配降價,即便能獲取部分市場和利潤,但失去的是品牌力,銷量下滑是必然的趨勢。那句話說的,干掉你的可能不是同行,也可能是跨界。同樣的,能干掉廣汽本田飛度、上汽大眾Polo、東風日產(chǎn)軒逸、上汽大眾朗逸、豐田卡羅拉等車型的,或許不是雪佛蘭和斯柯達,而是比亞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