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個書生,趕考路上突遇大雨,借宿一少婦家中,睡到半夜突然感覺被褥底下黏糊糊的
明朝有個書生,趕考路上突遇大雨,借宿一少婦家中,睡到半夜突然感覺被褥底下黏糊糊的,一睜眼嚇了一跳,慌亂之間趕緊扔出衣服才躲過一劫。
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讀書人最重要的都是科考之路。
明朝年間,有個書生叫張約,考中秀才后,終于迎來了三年一次的會試。為了確保八月能準時入京,張約提前三個月,以防節(jié)外生枝。
這天傍晚,他正在路上行走,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他翻遍了行李,都沒找到雨傘。本想等雨停了再走,可看著天色已晚,前方不遠處就有人家。張約便一鼓作氣沖進雨中,直接奔最近的那戶人家而去。
敲了半天門,才有一少婦姍姍來開門。少婦見張約渾身濕透萬分狼狽,就將他讓進屋子。張約表明來意,想在她家借宿半晚。
那少婦沉思了半天,才勉強答應。少婦家總共兩間房子,一個住人,一個是灶間。
張約二話沒說,就進了灶間。少婦倒是賢惠,煮了碗姜湯,讓張約趁熱喝下驅寒,便轉身離去了。
張約將湯放在桌上涼著,換了身干爽的衣物,隨手將濕衣搭在了炕頭。
由于路途太過疲憊,張約困乏至極,剛上床就睡過去了。
睡到半夜,他覺得身上黏糊糊的難受。
他翻個身繼續(xù)睡,那黏糊糊的東西一直跟著他。實在受不了了,張約翻身起床,湊著月光往那黏糊糊的地方一看,登時嚇得魂飛魄散,被褥底下居然流出一灘鮮血。
忽然,他聽到一陣拍門的聲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