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治愈自我的3本心理學書籍
《哲學的慰藉》
阿蘭·德波頓
8.2(8393人評價)

內(nèi)容簡介
?
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頓的哲學心靈良方,六個哲學家的智能解決六種人生問題!
英倫才子艾倫?德波頓了解現(xiàn)實人生的苦難,深深體會到這些苦難引起的傷痛;他認為哲學不應只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游戲,而是幫助人們解決心靈傷痛的良方。因此,他回到偉大哲學家身上,探索這些哲學家的智能,為我們提供舒緩現(xiàn)實生活郁悶的慰藉。
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認為有缺陷、心碎、困頓──德波頓分別向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nèi)卡、蒙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家取經(jīng),希望這些哲學家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癥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走出唯一真理觀》
陳嘉映
8.6(7099人評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于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
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xiàn)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jīng)死了。
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
“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p>
《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
羅伯特·所羅門
9.3(1816人評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就是引導讀者進入真正思考的大門。羅伯特·所羅門教授尤以擅長授課和寫作清晰流暢著稱,他不像一般哲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fā)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觀點,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了解哲學,從而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敘述生動,字里行間都透露出為普通讀者的考慮。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讀者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哲學的殿堂,在不知不覺中熟悉哲學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觀點,而且很可能會對許多問題重新進行審視,真正享受思考的樂趣。
哲學就是對智慧的愛。它是對價值重要性的堅持,是對完全陷入生活瑣事而僅僅隨波逐流的拒斥。我們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們的生活被常規(guī)攫住了,不時會被那些所謂的“消遣”或“娛樂”活動分神。我們失去的是思考的快樂、理解的挑戰(zhàn)、靈感,以及哲學的慰藉。我們都是借著思想而生活的,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從事哲學,而在于是接受一種廉價的、沒有挑戰(zhàn)的替代品,還是試圖進行真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