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亞洲區(qū)名額擴軍至8.5席,國足出線希望仍不大

記者寒冰報道 8月1日,國際足聯(lián)和亞足聯(lián)公布了2026年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的賽制和賽程。因為2026年世界杯擴軍到48支,亞洲區(qū)將獲得8.5席,其中包含8個直接晉級世界杯正賽的名額,以及一個參加洲際附加賽的名額,與此同時賽制上的調整,也在所難免。
直接出線名額翻倍,對于亞洲各足協(xié)而言,自然都是概率上的利好,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大競爭壓力——畢竟在原有格局之下,日韓伊沙澳實力超班,第二集團戰(zhàn)至預選賽末期未必還能竭盡全力,而如今眼見晉級希望大增,卡塔爾、阿聯(lián)酋、伊拉克、阿曼和烏茲別克斯坦,甚至進步迅猛的越南們也都摩拳擦掌。
至于如今排名亞洲第11位的國足,理論上自然也是世界杯擴軍的獲利者,但相比世界杯的擴軍速度,國家隊戰(zhàn)力的下滑速度似乎要更快也讓人更揪心。甚至相比能否爭奪最終的8.5個出線名額,如何確保進入第三階段的18強賽,也已成了不可小覷的重要議題。
應當說,國際足聯(lián)和亞足聯(lián)對2026年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賽制的調整,基本還是沿循之前運作兩屆世界杯預選賽的賽制基本框架。抽簽分檔和排位以最新的國際足聯(lián)排名為準,第一階段還是排名第26-47 的足協(xié)代表隊進行兩回合淘汰賽,賽期在2023年10月的國際比賽日,11支勝者球隊進入第二階段。
而第二個階段則由原來的40強賽,改為如今的36強賽。此前的40強賽是分為8組每組五支球隊,而2026年世預賽將改為第一階段出線的11支代表隊與當時亞洲排名第1至25位的25支代表隊共36隊,分為9組,每組各四支球隊。同樣是雙循環(huán)主客場制,6輪賽程安排在2023年11月、2024年3月和6月的國際比賽日。出線名額則從40強賽8個小組第一和4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進入12強賽,改為36強賽9組每組前兩名進入18強賽。
第三階段的18強賽,賽制與12強賽一樣,只是從原有的2組各6隊擴軍至3組各6隊。雙循環(huán)主客場制10輪比賽安排在2024年9月、10月、11月、2025年3月和6月的國際比賽日。每組前兩名出線,合計直接出線6支球隊,比本屆世預賽多出兩個席位。
而第四階段的亞洲區(qū)附加賽賽制變化則較大。18強賽的每組第三和第四名共6支球隊將進入這一階段,并分為2組進行單循環(huán)比賽。而后,每組第一名直接獲得8個直接晉級世界杯席位中的最后2個,而兩個第二名則將進行一輪主客場淘汰賽,決出亞洲第9,參加洲際附加賽爭奪最后的0.5個世界杯正賽席位。兩階段附加賽的比賽,安排在2025年9月和10月的國際比賽日,洲際附加賽則是安排在2025年11月的國際比賽日。
亞足聯(lián)同時也公布了2027年亞洲杯預選賽的賽程,與此前相似,獲得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18強資格的球隊將自動獲得出線權,而剩余6個席位則將通過三個階段的角逐產(chǎn)生。
從整個預選賽的賽制微調來看,因為亞洲區(qū)的世界杯出線名額翻倍,進入第三階段18強賽的理論難度,要遠遠小于原先晉級12強賽的難度。此前的40強賽必須是8個小組第1和4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2才能入圍12強,連續(xù)兩屆世界杯中國隊都是在40強賽如履薄冰才涉險過關,之前更是連續(xù)3屆世界杯亞洲區(qū)預選賽無緣第3階段。
理論上,40強賽變36強賽,8組變9組的賽制,對于目前排名亞洲十名開外的國足,自然是極大利好。一方面按照世界排名分檔,基本將亞洲第一檔球隊分散在更多的組,減少了遭遇“死亡之組”的可能,如果以目前亞足聯(lián)排名前9名球隊作為種子隊,阿聯(lián)酋和阿曼的實力顯然相對較弱。
前兩名都能出線,則是對球隊的拿分能力放寬了要求,無需再和其他組的第二名比較勝場,哪怕面對同組一檔球隊毫無還手之力,只要能壓住身后的三檔球隊,依舊能夠進入第三階段的18強賽。如此一來,中國隊在第二階段36強賽的競爭對手,也就從原來的烏茲別克斯坦、敘利亞、約旦們,變成了印度、塔吉克斯坦、泰國、菲律賓們。
18強賽階段,實力處于亞洲第一集團的日韓伊沙澳卡6強拿到各組前2名直接出線應無懸念,要爭取拿到小組第3或第4名參加附加賽是第二集團球隊更現(xiàn)實的目標。附加賽兩組的單循環(huán)比賽,比賽場地、抽簽對手甚至賽程都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結果,這也將是對各隊“場外實力”的一項考驗。
以上紙上談兵談出的利好,不僅利于目前排名亞洲第11的中國隊。過往在12強賽最后階段,因為部分球隊早早失去出線可能,第二集團間的爭奪時常會從開局階段的你死我活變成了順水推舟的成人之美。而如今的賽制,則是讓更多球隊看到了希望,18強賽的10輪爭奪,恐怕也將愈發(fā)激烈。
而整體實力近年來每況愈下的國足,即便在這樣的利好賽制中,也很難給球迷足夠信心贏得8.5個出線席位。且不談居于第一集團的六強無力“碰瓷”,面對第二集團的其他球隊沒有必勝把握,甚至此前40強賽面對菲律賓、熱身賽面對印度也有過互交白卷的尷尬。而當年在熊貓杯上取勝陶強龍們的泰國國青,在亞青賽上拿下朱辰杰、吳少聰們的塔吉克斯坦國青,屆時也將是各自國家隊的核心球員,面對他們,中國隊又有幾成把握?當年怒斥國足世界杯凈吞九彈的球迷們,哪敢想象20年后竟會被越南隊在心中留下一道難以抹平的疤……
當務之急,還是充分利用好明年亞洲杯的練兵機會,尋找到合適的主教練,天時地利與人和皆備,先進入18強再說吧。畢竟對于未來實力在亞洲大概率不斷下滑的國足而言,這道門檻也已經(jīng)變得不那么輕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