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百氏是怎么跌下神壇的?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前兩天我在微博吃瓜的時候,忽然后臺收到了一位小伙伴的私信,問我們能不能講一下樂百氏。
作為許多朋友的童年回憶之一,樂百氏在巔峰時期曾經與宿敵娃哈哈打得有來有回。
然而在遭遇了一系列變故后,樂百氏就不復當年之勇,逐漸退出市場了。
從盛極一時到走向消亡,樂百氏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事情要從1989年開始說起。
1989年,時任中山市小欖鎮(zhèn)團委副書記的何伯權,肩負著振興當地經濟的任務。
在一次去香港的調研中,他發(fā)現(xiàn)乳酸奶在孩子中間非常流行,于是他想到了相同的創(chuàng)業(yè)想法。
那要創(chuàng)業(yè),肯定要給自己的品牌起名字嘛。
考慮再三后,何伯權還是覺得“樂百氏”這個名字不錯。
然而想起這個名字可不容易,因為有一家廣州的公司就叫樂百氏,并且已經注冊了商標。
于是何伯權花錢租下了廣州樂百氏的商標在奶制品的十年使用權,創(chuàng)立了我們熟知的中山市樂百氏。
創(chuàng)業(yè)之初推出的王牌產品“樂百氏乳酸奶”,剛一推出就非常紅火,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1993年,在何伯權的帶領下,樂百氏成為全國乳酸奶第一品牌。
并且連續(xù)六年市場占有率第一,是當時妥妥的行業(yè)老大。
樂百氏旗下保健品、乳制品、飲料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樂百氏奶、AD鈣奶、樂百氏純凈水、礦泉水都曾是該品牌知名的系列產品。
同時,樂百氏也很善于做廣告營銷。
比如邀請了趙薇來代言樂百氏粒粒果:
此后還邀請了當時正紅的四大天王黎明為純凈水宣傳打廣告。
Ps:黎明好帥,我愛黎明。
正當樂百氏一路高歌猛進時,原本埋下的“定時炸彈”終于爆炸了。
沒錯,就是開頭我提到的樂百氏商標問題。
中山樂百氏越火,廣州的正主樂百氏就越開心。
這意味著廣州樂百氏能利用中山樂百氏的名氣,來坐收漁翁之利。
創(chuàng)始人何伯權也曾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他1991年曾向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征集改名意見,最終將公司改名為“廣東今日集團”。
改名后的廣東今日集團,推出了「生命核能」和「反斗星」酸奶,原本的樂百氏淪為了不受待見的“養(yǎng)子”。
然而賣了一輪,何伯權卻發(fā)現(xiàn),這兩位親兒子的銷量加起來,還不如樂百氏的酸奶好。
沒有辦法,何伯權只好繼續(xù)把全副精力投入到樂百氏之中。
就這樣相安無事了好幾年,又有一件事的爆發(fā),讓何伯權坐不住了。
在樂百氏進軍純凈水領域后,當時廣州的樂百氏借著中山樂百氏的名頭,也開始賣起了水。
結果因為質量問題,導致抗洪戰(zhàn)士產生腹瀉,在當時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眼看事情逐漸脫離控制,何伯權找到了當時自己的勁敵,娃哈哈老總宗慶后,希望得到他的幫助。
于是娃哈哈利用降價的手段在市場痛擊廣州樂百氏礦泉水,最終讓廣州樂百氏出現(xiàn)巨額虧損。
何伯權趁勢提出收購,最終讓樂百氏這個商標回到今日集團手里。
內憂解決了,何伯權就把目光放在了外患,也就是娃哈哈這個宿敵身上。
從娃哈哈答應幫何伯權的事情能看出,兩邊關系其實沒我們想象中那么水火不容。
之所以是宿敵,是因為它們倆的產品線高度重合,剛好還都是各自的王牌產品。
不僅兩邊都賣水:
也同樣賣AD鈣:
而且剛好兩邊的配色都是一紅一綠,你用紅色我就用綠色,這就是cp嗎,我磕到了!
當時,娃哈哈之所以能后來居上,是因為他們傍上了達能的這個外資。
為了能壓制娃哈哈,樂百氏找到了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為其出謀劃策。
然而麥肯錫公司給到的建議,卻沒有幫上樂百氏什么大忙,反而還有點“坑隊友”的意思。
比如當時何伯權正準備進軍可樂市場,卻遭到麥肯錫公司的勸阻,最終樂百氏決定進軍茶飲料市場。
然而在90年代末進軍茶飲料市場,何伯權顯然沒有考慮到消費者接受度的這個問題。
最終在虧損的同時,隔壁娃哈哈開發(fā)出“非??蓸贰?/strong>進軍可樂市場,短時間內成了娃哈哈的一大利潤增長點。
兩邊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樂百氏的經營狀況陷入停滯狀態(tài)。
到了這時候,用何伯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累了”。
圖源B站UP主:艾問人物
不想干的何伯權,開始尋求出售樂百氏。
最終在2000年,外資達能集團一舉收購樂百氏92%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2001年,何伯權和另外四位管理者一起辭職,正式離開樂百氏。
此時的樂百氏雖然增長緩慢,但好歹也是我國飲料行業(yè)的頂流品牌。
然而在達能手里之后,樂百氏卻并未做大做強,反而迅速萎縮。
2006年,央視驚爆樂百氏年虧損過億,開始大規(guī)模清洗員工的消息:
到了2013年,樂百氏已經被砍到只剩下飲用水業(yè)務,原本好喝的酸奶,也徹底銷聲匿跡了。
2016年,達能正式宣布將樂百氏賣給中國企業(yè)盈投控股。
自此,樂百氏又回到了中國資本的懷抱。
然而回歸后的樂百氏,再也回不到當年的巔峰了。
而離開樂百氏的創(chuàng)始人何伯權,處境要比樂百氏好很多。
2003年,何伯權成立今日投資,成為一名投資人。
在十幾年的投資生涯里,他先后投資了7天連鎖酒店、久久丫鴨脖等品牌。
最輝煌的戰(zhàn)績,是他在2016年,資本不看好喜茶的情況下,依然投資了喜茶接近一億元,這才有了后面喜茶發(fā)跡的故事。
回首樂百氏的歷史,很多小伙伴不難看出這又是一個被外資“毀掉”的例子。
但借用何伯權自己的話來說,如果當時讓他自己繼續(xù)帶,也未必就能逆風翻盤。
如今樂百氏重新起航,我也希望它能支棱起來,做大做強。
要是能把以前的酸奶復刻一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