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光:通伽峽畔祭英靈
文/徐曉光
? ? ? ?7月8日下午,考察隊越過巴塘河與金沙江、通天河的分界點,碧綠的巴塘河從西藏一側注入,涇渭分明地切割出金沙江與通天河的分界線。繼續(xù)溯通天河而上,峽谷變得更為狹窄,江水湍急,兩岸幽暗的群山透著冷峻的威嚴。
? ? ? ?晚上8點半考察隊抵達通伽峽,在長江漂流勇士堯茂書遇難的地方,車隊停了下來。20年前的今天,堯茂書,一個熱血的漢子用自己的生命演繹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
? ? ? ?他用生命之火沸騰了后來者的血液,對于中國的探險者來說,他猶如巍巍的昆侖山一樣不朽。在他的激勵下,隨后轟轟烈烈的長江漂流中,酷烈的大江又無情地吞噬了10位英雄的生命。在寧靜的通伽峽上空,一個英靈在默默地注視著我們。
? ? ? ?“堯茂書大哥,我們來看你來了!”楊勇一聲帶著哭腔的四川話,回蕩在幽深的空谷,催人淚下。烏云喑啞,江水嘶鳴,帶著滿腔的悲痛咆哮東流。我們以水代酒,灑向遠去的江水。我們以煙代香,楊勇拿出長江考察報告,隊員們簽上自己的名字,慢慢焚化,朗聲齊誦:“堯大哥,英靈永在,后繼有人,你安息吧!”
? ? ? ?在通伽峽上游,淳樸的藏族群眾自發(fā)為堯茂書堆了一個簡樸的嘛呢堆,守望著通伽峽上空孤寂的英靈。江水奔騰,似乎在娓娓訴說著一個英雄的傳奇。

? ? ? ? 7月11日上午,考察隊攜帶祭品專程從玉樹折返至通天河直門達大橋,橋下有一塊1986年中國長江科學考察隊為堯茂書立下的紀念碑。考察隊在為紀念碑除草、獻花祭奠的時候,在一旁大橋施工的中鐵十九局的工人們也來了不少,他們聽隊員介紹堯茂書和中國長江漂流探險隊的故事后,樸實的工人們很感動,紛紛也要求和紀念碑合影。

? ? ? 一個年輕的工人這樣問我:“他去漂流,一定很有錢吧?”
? ? ? “沒有錢。”
? ? ? “沒有錢,還搭上命,那去漂啥子嘛!”
? ? ? ?我無言以對。
? ? ? ?英雄,永遠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脊梁!一個民族的血液里如果沒有英雄主義的基因,就算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能算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嗎?

也要求合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自《大江源記》
青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