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薛寶釵“會做人”的人生哲學

《紅樓夢》中的薛寶釵,是曹雪芹筆下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是豐富而立體的,她對寶玉有過愛慕之心,也曾試圖從寶玉那里獲得愛情的撫慰,但最終還是回歸了現(xiàn)實。她聰慧能干,待人真誠,對下人也是寬厚。她還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女子,對時代和社會有著清醒的認識??梢哉f,薛寶釵是一個為人處世極有分寸感的女子。
薛寶釵是一個早熟的女孩,她對寶玉是有感情的。有一次賈寶玉因為結(jié)交賈家敵對勢力忠順親王的戲子,犯了政治大忌,同時還因遭賈環(huán)誣告,被賈政關在書房里一頓毒打,共計打了50大板,被打得“奄奄一息”。事后,薛寶釵去看望賈寶玉,說了一句話就可以看得出來她其實也一直喜歡著寶玉。
這份感情在得知寶玉受傷后,內(nèi)心不禁地流露出來。寶釵當時說的這句話是:“早聽人一句也不至于如此,別說老太太、太太,就是我們看了……”可見她內(nèi)心是十分的心疼,但是又意識到自己不小心說錯了什么話,“低著頭,紅著臉,擺弄著衣裙”,這種種表現(xiàn)都是少女的害羞以及對愛情的期望。
但是,寶釵是一個聰明的女孩,她明白賈府是個大家庭,而她又不愿違背賈府的規(guī)定。因此,她選擇了和寶玉保持距離。薛寶釵是個封建思想嚴重的人,她不像林黛玉那樣大膽追求愛情,而是認為婚姻大事應該慎重。當她知道寶玉和黛玉的關系后,她沒有表現(xiàn)出喜悅,而是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自苦之態(tài)?!?/p>
薛寶釵“會做人”表現(xiàn)在尊重人,恪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得饒人處且饒人”的人生哲學。她能嚴守秘密,該說的才說,不該說絕對不說。即使別人己經(jīng)知道她掌握了事情的枝節(jié)根底,要她有所透露,但她能守口如瓶,連半點兒風聲也不會泄露。絕不像其他女人那樣,說東家,道西家,嚼爛舌頭,搬弄是非。薛寶釵“會做人”,是因為她認定“和為貴”。這不僅體現(xiàn)在她對長輩的理解和尊敬上,還表現(xiàn)在她對處于封建階級中的平輩人以及下層的被壓迫者的同情關懷上。
例如,賈母給她做生日,要她點戲,她就依著賈母素日的喜好說了一遍又將賈母喜吃的甜爛之食當做自己喜吃之物說了出來,結(jié)果“賈母更加喜歡了”,這顯然是迎合賈母。王夫人逼死了金釧兒,薛寶釵和襲人聽到消息后,奴性很強的襲人只知道悲傷而流眼淚,而薛寶釵此時在心里固然悲傷,但她考慮得更周到,急忙撇下襲人,跑到王夫人處調(diào)和。這樣處理能兼顧多方,深得人心。
起初,林黛玉對于后進賈府的薛寶釵一直存著戒心。第八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第四十二回《瀟湘子雅謔補余香》等回數(shù),林黛玉一次次挖苦譏笑薛寶釵,可是薛寶釵卻“渾然不覺”,從未心存芥蒂。后來林黛玉自己也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在《紅樓夢》第四十二回之前,她兩人是一種情敵關系,而從四十二回起,薛寶釵對林黛玉的態(tài)度主動由敵意轉(zhuǎn)為友好。可見,為了調(diào)適人際關系,薛寶釵不僅能夠謙讓顧全大局,還能夠化敵為友,真是有非同一般人的道德修養(yǎng)。
薛寶釵的性格是非常復雜的,她既有溫柔的一面,也有決絕的一面,既有“呆”氣,也有“狠”氣。她的情感世界里,也有過愛情和友情的希望和憧憬,也有過被愛情和親情所困擾的苦惱。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神。
寶釵是《紅樓夢》中出彩的一個女子,也是最為復雜、最為立體的一個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