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澀套和蝴蝶澀套的差異
??????? 輝煌迎來虛偽的看客,黃昏見證真正的信徒。瓦爾德內爾,一人抗衡舉國體制的國乒,取得數不清的冠軍,全滿貫加持者。在他的引領下 ,多尼克曾經無比輝煌,彼時德套還處于領導者地位。只是隨著乒乓球的各項改革,纖維板時代來臨,蝴蝶纖維板開始躍上了前臺,連帶著蝴蝶澀套也開始成了“超明星”級產品。蝴蝶的球星代言人世界排名都比較高,但有意思的是使用雙面德套的莫雷高德已經來到了世界排名第三。第一樊振東,第二是馬龍,莫雷高德是外協(xié)排名最高的。所以有人說德套就差距,真的是如此么?當然不是。其實在我之前的文章就多次聊到,德套配蝴蝶底板不好打,并不代表德套貼別的底板不好打。莫雷高德用賽博6配的雙面德套,已經來到了世界排名第三。當然了,世界排名這個戰(zhàn)績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和器材相關,但不是絕對相關。但莫雷高德至少證明了一點,德套的上限很高,能來到世界第三,外協(xié)第一。

??????? 先看上圖,德系套膠的主要特點,同一個系列,它的膠面一般不變,主要是改變海綿。比如多尼克鉑金x系列,它的膠面的膠粒直徑基本上是不變的,x1gold,x1和x2,它的膠粒的直徑和高度基本上都是不變的。鉑金x系列,膠面基本不變,海綿的硬度改變,發(fā)泡孔徑也會有一些改變。其實不只是x系列,多尼克的z,m,s和p系列都是如此。別的德系套膠也是如此,比如驕猛的,亞薩卡的;但也有不同,尼塔庫的體系有點類似蝴蝶。
?????? 而蝴蝶就不同,比如蝴蝶的t系,它的海綿不變,改變的是膠面。蝴蝶的t05,t64,t80,它的海綿都是36度,發(fā)泡孔徑也是一樣的;然后通過改變膠面顆粒的直徑,高度和分布密度從而去改變套膠的性能,去適配不同的需求。我們看下圖,下圖是t19和t05的主要差異,t19的膠粒比t05的更細,然后分布的密度比t05更密,單位數量內,t19的膠粒數量是超過t05的。

??????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不否認蝴蝶在套膠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但有些人過于埋汰德套,這就明顯是不懂行了。正如文章開篇所說的,瓦爾德內爾用多尼克底板和套膠取得了驕人的戰(zhàn)績,現(xiàn)在莫雷高德世界排名是外協(xié)第一,這就很打某些人的臉了。德套是“l(fā)j”,拜托,莫雷高德現(xiàn)在世界排名第三,外協(xié)第一位。這事情確實挺神奇的,有的人"看不上”莫雷高德,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想到他能取得如此佳績。
?????? 底板和套膠的關系其實挺復雜的,有點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德套和蝴蝶澀套之所以有較大差異,其實應該還是技術路線的不同。蝴蝶很早就把重心放在了纖維板上面,所以蝴蝶澀套很早就開始適配纖維了。因為專注,所以專業(yè),蝴蝶在纖維板起步早,所以它的澀套自然是很搭配纖維板的。這方面,德套就略尷尬了,早期的經典的德套,都是適配純木的,你用這些套膠去貼vis或者樊振東alc,自然是不那么搭配的。畢竟純木和纖維的差異是相當大的!舉幾個例子,像mxp和elp這些套膠,貼黑薩簡直完美,持球感,小球的控制,拉球的旋轉幾乎都無可挑剔。但如果給inner alc貼mxp和elp,手感就很奇怪,一體感簡直沒有,雖然能打,但打著很別扭。你能說mxp不好打么?它貼黑薩簡直比蝴蝶澀套好打,但它貼inner alc就沒得打,太難打。還有雷霆43,它貼蝴蝶纖維板也不怎么好打,但它貼尤拉x7就很好打,表現(xiàn)很完美。
?????? 因為德套和蝴蝶澀套技術路線不同,適配的底板不同,所以它們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雖然纖維板時代逐漸到來,但德套廠商的纖維板并沒有那么快就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這里值得夸贊的是驕猛,它最近新出的纖維板已經來到了蝴蝶的境界。另外,斯蒂卡馬上也要推出外置alc底板了,估計別的德套廠商也會跟進alc這個品類。因為有一說一,alc這個纖維太適合40+塑料球了,比它硬或者比它軟的都不太完美適配40+塑料球,alc堪稱塑料球的絕配級纖維之一。
?????? 蝴蝶澀套有個很突出的特點,它這個海綿給人一種“慢回彈”的感覺。什么叫慢回彈,這里是說的海綿的回彈速率,蝴蝶的澀套明顯感覺比德套的海綿彈速要慢。海綿的配方是各家的商業(yè)機密,我們只能定性的分析,找不到更多數據支撐。而傳統(tǒng)的德套,尤其是以前適配純木的德套,它的海綿回彈速率就感覺明顯更快。這里舉個例子,拿彈簧來說,哪怕是同樣粗細和節(jié)距的彈簧,你用的材料不同,它回彈之后的速率肯定也是不同的。德套相對是快彈海綿,所以同樣的海綿硬度下,德套脫板自然就更快一些,所以有人就會覺得蝴蝶澀套更持球。
?????? 德套要與纖維板很搭配,這需要一個時間去過渡,目前歐米茄七系列,尼塔庫的套膠,亞薩卡的威力系列算是和纖維板比較搭配的。但因為德套不是專門為蝴蝶纖維板設計的,所以硬度選擇上就得保守一些。
?????? 有一點其實需要搞清楚,不是說德套不好打,是因為傳統(tǒng)德套不是為纖維板研發(fā)的, 更不是為蝴蝶纖維板研發(fā)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德套配蝴蝶纖維板不那么好打的狀況。了解這個情況之后,德套配vis等外置alc纖維板的時候確實需要斟酌,我提供過一種思路,那就是選軟一些德套去適配vis。雖然會失去一些性能,但能得到更好的控制。這個方案肯定不完美,但對初中級球友來說是夠用,對高手來說可能不太夠用。但話又說回來,雖然犧牲了一些性能,但起碼小球好控制,拉下旋不那么容易失誤了。實際上,t19配vis反手也不那么完美,裹球極好,但出球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