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危機現(xiàn)場】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沉沒記【戰(zhàn)艦世界】(字數(shù)超多)



1941年5月,猛烈的海浪席卷著北大西洋。英軍老式雙翼機部隊即將迎戰(zhàn)德國最強大的戰(zhàn)艦-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 KMS Battleship Bismarck)-以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名字命名的巨型戰(zhàn)艦。【災難不會無故發(fā)生,它是由一連串決定性事件構(gòu)成的。重返危機現(xiàn)場,將為您揭開致命時刻的真相······】
橫空出世的裝甲艦F
一戰(zhàn)結(jié)束后,協(xié)約國對德國公海艦隊耿耿于懷,在《凡爾賽條約》中嚴令:戰(zhàn)后的德國不得擁有超過6艘現(xiàn)役戰(zhàn)列艦,單艘戰(zhàn)列艦排水量不超過1萬噸,在艦齡超過20年后才能建造新艦。戰(zhàn)爭結(jié)束前夕,不愿“低頭”的德國公海艦隊在斯卡帕灣的大部分軍艦被德軍鑿沉(德軍做足了準備,英軍未能及時制止)
戰(zhàn)后的德國僅存3艘德意志級和3艘布倫瑞克級戰(zhàn)列艦,且都是處于半退役狀態(tài)的老艦,只能承擔訓練和巡邏任務,此時德國海軍戰(zhàn)列艦部隊根本不值一提。
戰(zhàn)后的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經(jīng)濟窘迫,直到1929年才按照《凡爾賽條約》建造新艦。1932年,3艘排水量1.1萬噸的德意志級袖珍戰(zhàn)列艦(裝甲艦A B C)下水。
【特別提出:裝甲艦(英文panzer 德文是Panzerschiffe)是德國海軍對戰(zhàn)列艦 袖珍戰(zhàn)列艦 戰(zhàn)列巡洋艦的通稱。一般德國戰(zhàn)后新艦在有正式命名之前都用大寫字母標號(直到提爾皮茨號的裝甲艦G)
戰(zhàn)列艦的概念始于17世紀,首次英荷戰(zhàn)爭(1652-1654)中,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zhàn)艦不進行接舷戰(zhàn),而是排成一線縱隊,與敵方平行行駛,利用舷側(cè)的艦隊火力對敵方火力齊射。隨之出現(xiàn)戰(zhàn)艦必須盡力保持單縱陣的戰(zhàn)術,戰(zhàn)斗中擺出“戰(zhàn)列線”,而始終作為戰(zhàn)列線骨干的戰(zhàn)艦就是“戰(zhàn)列艦”。當時英軍戰(zhàn)列艦噸位為1000~2500噸,火炮50~>100門。19世紀后半葉,戰(zhàn)列艦已采用鋼裝甲,排水量超1萬噸,航速超過16節(jié),火炮口徑>200mm。1906年,英國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zhàn)列艦“無畏號”,1.79萬噸重,航速20節(jié),主炮305mm10門。20世紀30年代,戰(zhàn)列艦在航母成為海上霸主之前達到性能上的巔峰
袖珍戰(zhàn)列艦是德軍獨創(chuàng)的艦種。它的主炮超過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1萬噸,裝甲防護良好。但在二戰(zhàn)開始后就不太能打了。
戰(zhàn)列巡洋艦始于20世紀初,強調(diào)機動性與火力的結(jié)合,最大航速30節(jié),主炮>300mm,設計思路一般是“比最強的戰(zhàn)列艦快,比最快的巡洋艦強”。胡德號( HMS Hood)就是典型?!?/strong>
1933年希特勒上臺,沖破了《凡爾賽條約》限制,大力重整軍備。1935年6月,英德兩國簽署《英德海軍協(xié)定》,允許德國戰(zhàn)列艦總噸位達到英軍戰(zhàn)列艦總噸位的35%,這就意味著德國可以建造共計18萬噸的戰(zhàn)列艦……1935年,法國敦刻爾克級戰(zhàn)列巡洋艦要建成了。德意志級根本不是其對手,德國就把裝甲艦D,E升級到3.2萬噸(這就是戰(zhàn)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1942年起,盟軍和德國海軍都稱其為戰(zhàn)列艦)。同時,剩下的8萬噸分給了裝甲艦F,G(“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戰(zhàn)列艦)?!队⒌潞\妳f(xié)定》要求德國單艘戰(zhàn)列艦噸位<3.5萬噸,主炮口徑<406mm。然而,這一要求滿足不了元首的野心。實際上,俾斯麥級戰(zhàn)列艦單艘噸位超過5萬噸。(很可惜,德國戰(zhàn)列艦只是放大了噸位,在主炮火力配置上明顯落后于英法美)

“俾斯麥”號的裝甲防護
裝甲艦F的設計理念秉承一戰(zhàn)后期巴伐利亞無畏艦,采用“全面防護”設計思想(雖然已經(jīng)落后了)。F艦主裝甲帶厚320mm(沙恩霍斯特的褲腰帶厚356mm,“羅德尼”號戰(zhàn)列艦褲腰帶厚356mm),但是延伸到水線下方延伸的裝甲帶長度明顯不夠,機艙和鍋爐艙的水平防護也很不足,次要部位的防護卻很強,顯得太過浪費。
德國海軍在F艦裝甲上下了血本,裝甲重1.9082萬噸,接近總噸位40%,裝甲重量僅次于日本“大和”號的2.2895萬噸,但大和號裝甲總重量只占總噸位32%。俾斯麥號采用了德國秘密研制了20年的新型鋼材,防護性能比同期英美戰(zhàn)列艦鋼材還要好。俾斯麥號鋼材分4種:ST52型,抗張強度52~64kg/mm,每毫米受力36~38kg時被擊穿,用于艦體建造;KCN/A“克虜伯鋼”,含3.5%-3.8%的鎳,2%的鉻,0.3%的碳、錳和0.2%的鉬,用于艦體側(cè)舷,炮塔和指揮艦橋的正面表面硬化防護;WH鋼:抗張強度85~95kg/mm,每毫米受力50~55kg時被擊穿,用于甲板、艦首艦尾吃水線和大部分內(nèi)部、頂部防護;WW鋼:抗張強度65~75kg/mm,每毫米受力38~40kg時被擊穿,用于防雷。
“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是二戰(zhàn)中裝甲覆蓋比例最大的戰(zhàn)列艦。外部裝甲堡主要包含一塊長171米,寬4.8米,厚320mm的裝甲帶,覆蓋全艦70%吃水線。裝甲帶上方是145mm的裝甲板,覆蓋炮塔甲板,用于保護裝甲堡上方的生活區(qū)域。側(cè)面艦體裝甲板后面還有一塊60mm的木質(zhì)層,用來吸收震動損傷。吃水線裝甲延伸到水線下2.6米深。主裝甲帶前后各有一塊60mm和80mm厚的裝甲,保護其余的吃水線,大部分裝甲向外傾斜(然而主裝甲帶大部分為垂直裝甲)。
“俾斯麥”號有22個厚度不一的隔水艙。A炮塔前方19和20號隔水艙之間有一個橫向隔水艙,從上部平臺延伸到中部平臺,炮塔甲板處厚145mm,上部甲板處厚220mm,中部甲板厚180mm;D炮塔前后的2號和3號隔水艙之間也有類似的結(jié)構(gòu),外部分別由主裝甲帶前后60mm和80mm的裝甲板保護。橫向隔水艙和側(cè)面裝甲帶一同構(gòu)成外部裝甲堡。
上甲板覆蓋一塊50毫米厚的WH鋼,艦橋、主炮塔、副炮塔下方裝甲厚80mm。上部甲板往下2.4米是一層由ST52鋼構(gòu)成的20mm厚的炮座甲板。第三層裝甲甲板位于龍骨10.3米以下,吃水線下1米。甲板內(nèi)機械室上方為80mm厚WH鋼,彈藥艙為95mmWH鋼。機械室,彈藥艙外部位于主裝甲帶下方的是一條110mm~120mm的傾斜裝甲帶,可以抵御406mm穿甲彈的攻擊。
位于上部甲板的主炮炮座由340mmKC鋼保護,往下延伸到第三層甲板。但由于甲板外部已經(jīng)有了80mm的裝甲保護,故往下延伸的厚度為220mm。副炮的炮座為80mmWH鋼。
艦體前后3個指揮艦橋。前方指揮艦橋的四壁和塔頂分別為350毫米和220毫米的KC鋼。樓層與樓層之間有80mm厚的裝甲??紤]到艦體穩(wěn)定性,后方指揮艦橋四壁和塔頂為150mm和50mm厚;最后方的指揮艦橋四壁和塔頂分別厚100mm和50mm。
戰(zhàn)列艦動力配置
“俾斯麥號”動力最初考慮使用全部柴油機來增加巡航力,但在技術上德國人沒有足夠的把握,最終還是采用了傳統(tǒng)的蒸汽輪機。
戰(zhàn)列艦的火力
“俾斯麥”號采用8門380mm主炮??颂敳緞倓傃兄屏薙KC34型47倍徑380mm(15英寸)火炮,相比英國“英王喬治五世級”戰(zhàn)列艦的10門356mm(14英寸)主炮威力更大,但不能和法國“黎塞留”號380mm,意大利“維內(nèi)托”級381mm(可以抗衡美軍406mm50倍徑MK7的“嗑藥炮”),英國“納爾遜”級406mm(16英寸)主炮相比。8門380mm炮雙聯(lián)裝,配備于四個主炮塔。4個主炮塔分別叫“安東”(Anton),“布魯諾”(Bruno),“凱撒”(Caesar)和“多拉”(Dora)。
SKC34每門重11噸,19.63米長,身管采用和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巡洋艦相同的三節(jié)套管結(jié)構(gòu),以保證制造精度,但成本高昂,結(jié)構(gòu)復雜。身管內(nèi)刻有90條深4.5mm,寬7.76mm的膛線,膛線長15.982米,身管長17.86米,膛室容積31.9升,發(fā)射藥212kg,最大發(fā)射膛壓3200kg/cm^2,身管容量200發(fā),最大射速3發(fā)/分,最大射程3.652萬米,炮口初速820m/s,3.5萬米距離上可以擊穿170mm的裝甲?;鹋诟┭鼋嵌?5.5°~30°,炮塔水平旋轉(zhuǎn)速率5°/s,高低俯仰速率6°/s,射擊時火炮后座距離1.05米。裝填角度+2.5°,半自動裝填。
380mm炮初速高,有利于近距離炮戰(zhàn)。主炮共有3種炮彈,備彈1004發(fā):穿甲彈,高爆穿甲彈,高爆彈。






“俾斯麥”號裝備SKC33和SKC37型105mm高射炮,兩側(cè)各布置四座。SKC33安裝了各自獨立的炮瞄設備。SKC33在1935年開始定型生產(chǎn);SKC37在1939年研制成功,質(zhì)量更輕,由艦上四座專用光學測距儀提供目標參數(shù)。SKC37炮管制造工藝復雜,延誤了原定的交貨日期,因此“俾斯麥”號在建成時只安裝了4座SKC33,海上訓練結(jié)束后在第一層甲板后部加裝SKC37,該艦原本計劃全部裝備SKC37,結(jié)果到了戰(zhàn)斗中才發(fā)現(xiàn)兩種火炮的火控系統(tǒng)不兼容,這也部分導致了“俾斯麥”號虛弱的防空火力(美軍戰(zhàn)列艦的127mm副炮防空效果不錯)。

“俾斯麥號”在火力上最為人詬病的就是8座擔當防空重任的SKC30型83倍徑37mm高射炮。理論射速80發(fā)/分,但由于采用人工裝彈,不采用彈匣,實際射速不到30發(fā)/分,故也有“37手垃圾”的惡名,這也是“二戰(zhàn)”中最爛的高射炮之一。單管和四聯(lián)裝20mm高射炮采用彈匣式供彈,射速120發(fā)/分和220發(fā)/分,用常規(guī)準星進行瞄準,不過需要有人在炮位旁邊手拿小型光學測距儀為炮手提供目標參數(shù),因此也不容易形成密集的火網(wǎng)。




全艦的三個指揮艦橋分別安裝1部FuMO-23火控雷達,主艦橋和測距艦橋雷達上裝有10.5米測距儀。這意味著雷達失靈后主炮還能獨立開火。不過FuMO-23雷達沒有雷達圖像顯示器,無法同時探測多個目標,而且只有專業(yè)的雷達兵才能看懂目標位置,因此需要多裝雷達。這也說明德國在雷達方面的弱勢。
性能概況
1939年1月,德國最高統(tǒng)帥部通過了Z造艦計劃(包括建造2艘標準排水量2萬噸的“齊柏林”號航空母艦:“齊柏林伯爵”號和“彼得·施特拉塞”號;建造6艘H級戰(zhàn)列艦,但在1941年8月,已經(jīng)在1939年開工的兩艘H級停工),F(xiàn)和G裝甲艦成為Z計劃的一部分,但可惜,“二戰(zhàn)”爆發(fā)后德國的實力只夠建造F和G兩艘戰(zhàn)艦。
1936年7月1日,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廠開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24日在漢堡由海軍接收,首任艦長埃里?!ち值侣闲I鸷\娖?。然而“俾斯麥”號技術上在當時已經(jīng)落后了,由于全面防護,船大炮小,嚴重浪費了噸位,綜合戰(zhàn)斗力無法用優(yōu)秀來形容。(5萬噸的戰(zhàn)艦加裝406mm主炮已是富富有余。)
“俾斯麥”號全長250米,標準排水量4.17萬噸,滿載排水量5.09萬噸,超越了英軍旗艦“胡德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zhàn)艦。“俾斯麥”號載油7900噸,16節(jié)時航程9280海里,最大航速30節(jié)(“歐洲三劍客”都能開到30節(jié))。配備4架阿拉度Ar196水上飛機(兩架彈射器)。編制艦員2092人(103名軍官)。

【特別提出:奧托·奧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1815·1898)1815年生于普魯士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區(qū)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1851年任法蘭克福邦聯(lián)會議的普魯士王國代表,不久晉升大使。1861年成為普魯士內(nèi)相,不久改任駐法大使。1862年9月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下院演講中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要靠鐵和血來解決”,故名“鐵血宰相”。1866年俾斯麥發(fā)動普奧戰(zhàn)爭取勝,1870年在普法戰(zhàn)爭中取勝。俾斯麥后來出任德意志帝國宰相兼普魯士首相,對內(nèi)殘酷鎮(zhèn)壓工人運動,對外利用聯(lián)盟政策確保德國在歐洲的霸權。1890年3月被威廉二世解職,被封為勞恩堡公爵。俾斯麥維護專制主義,但又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yǎng)老金、健康醫(y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政策。俾斯麥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壇上的風云人物?!?/strong>
德國歷史上曾有四艘“俾斯麥”號:1877年下水了1艘海防艦;1897年下水了1艘巡洋艦;第三艘在“一戰(zhàn)”中未建成;1940年的“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

海上破交和“萊茵演習”行動(Exercise Rhein)
1939年9月,“二戰(zhàn)”爆發(fā)了。此時的德國無力繼續(xù)Z造艦計劃,只好投入現(xiàn)有的海軍力量迎戰(zhàn)。但是德國海軍無法與英國海軍正面硬剛(起初希特勒下令建造“俾斯麥”級主要是為了和法國海軍抗衡),便當起了“海盜”,通過打擊英軍的海上交通線迫使英國在海上屈服。鄧尼茨領導的U艇部隊積極破交,德國的水面艦艇也組成小編隊出航“賺外快”,專門襲擊英軍運輸船。
雷德爾海軍上將開戰(zhàn)前派出“德意志號”和“斯佩爾伯爵”號袖珍戰(zhàn)列艦到大西洋進行破交。但是“斯佩爾伯爵”號沒多久就在英軍的堵截下自沉。然而,這兩艘“小船”造成的破壞還是讓英軍非常頭疼。1940年5月,雷德爾派“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zhàn)列艦前往大西洋進行海上破交,5個月里擊沉17艘運輸船,共計11.3萬噸。1941年1月,德軍又組織了著名的“四輪車”海上破交行動,由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岡瑟·呂特晏斯海軍中將(后晉升上將)指揮“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突入大西洋,2個月里擊沉22艘英國運輸船,共計11.5萬噸。
到了1941年3月,德國海軍開始出現(xiàn)重大損失,幾艘輔助巡洋艦被英國海軍擊沉。鄧尼茨還失去了三大王牌U艇:U47,U100和U99。(橡葉騎士勛章獲得者京特·普里恩和U47在3月7日消失在冰島南部的海底,京特·普里恩是忠實的Nazi分子,1939年10月14日奇襲斯卡帕灣,擊沉英軍戰(zhàn)列艦“皇家橡樹”號,因此獲得德軍潛艇部隊首枚騎士鐵十字勛章。往后的艇長一般要擊沉敵船10萬噸才能獲得騎士勛章;雙劍騎士勛章得主奧托·克雷奇默的U99在3月17日未來得及報告擊沉敵船6艘就被逼出水面向英軍投降,他擊沉敵船43.5艘,共計247012噸,為“U艇第一王牌艇長”,戰(zhàn)績僅次于他的沃爾夫?qū)翁睾\娚闲:髞慝@得了鉆石騎士勛章;同樣是3月17日,U100艇指揮塔被英軍“范諾克”號撞斷,橡葉騎士勛章得主京特·舍普克艇長陣亡)
暴怒的雷德爾決定再次進行大型海上破交,挽回部隊的士氣。1941年3月,隆美爾的非洲軍團迫使英軍退到埃及,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地中海戰(zhàn)場打響;英軍不得不派艦隊支援南線。雷德爾認為此刻很適合進行海上破交,于是下令啟動“萊茵演習”行動。最初由“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執(zhí)行,但是“沙恩霍斯特”主機故障,“格奈森瑙”在不來梅被英軍擊傷不能出戰(zhàn),他只好派德軍當時最精銳的“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和“歐根親王”號(Prinz Eugen)重巡洋艦。“俾斯麥”號將成為北大西洋最大的海盜船。
指揮“萊茵演習”的還是岡瑟·呂特晏斯,他剛剛晉升海軍上將。他認為,地中海戰(zhàn)場再激烈,英軍本土艦隊的主要力量還是留在北大西洋(畢竟德國在海上搞過不少破壞),英軍一口氣就可以派6艘戰(zhàn)列艦群毆“俾斯麥”號,應該等“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修好后4艦出海,但是雷德爾壓力太大,他已經(jīng)等不及了。呂特晏斯只好返回格丁尼亞軍港,抓緊出擊準備。













【特別提出:岡瑟(京特)·呂特晏斯(盧金斯)。1889年生于德國威斯巴登,1907年加入德國海軍。1940年7月任公海艦隊司令,先后在挪威戰(zhàn)役和“四輪車”行動中指揮。1941年5月晉為海軍上將并獲得騎士鐵十字勛章。1941年5月在“萊茵演習”中陣亡。呂特晏斯終身未婚,他還被公認為是德國海軍在二戰(zhàn)中的最佳水面艦艇指揮官?!?/strong>


1940年9月,“俾斯麥”號離開漢堡前往基爾,隨后在波羅的海測試,12月返回漢堡完善裝備。1941年3月在基爾加裝水上飛機,此后該軍艦留在波羅的海(此時她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尚未形成戰(zhàn)斗力)。4月22日,“歐根親王號”離開基爾去格丁尼亞和“俾斯麥”號回合,但第二天撞上了磁性水雷,主炮射擊指揮儀和測距儀損壞,不得不返回基爾修理?!叭R茵演習”只好推遲到5月。5月5日,希特勒來格丁尼亞視察“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同時,雷德爾向北大西洋派3艘補給船和5艘油船為主力戰(zhàn)艦進行補給。




5月18日,“萊茵演習”正式開始。5月19日,在港灣完成補給的兩艘主力艦(這就是當時德國海軍的家當了)在3艘驅(qū)逐艦護航下由掃雷艇開路,經(jīng)波羅的海,19日穿過卡塔加特海峽和斯卡格拉克海峽,沿著挪威海岸一路向北。不過在卡特加特海峽,德軍艦隊遇到了瑞典“哥特蘭”號,德軍如此便暴露了。同情盟國的瑞典通報了英國駐瑞典大使館,幾小時后英軍得知,2艘德軍戰(zhàn)艦進入了北海。德軍艦隊也猜到瑞典人做了什么,因此在遭遇瑞典軍艦后便開始走Z字反潛航線。
20日清晨,德軍截獲了英國皇家空軍發(fā)給偵察機的電報,證實了行蹤暴露。呂特晏斯決定前往挪威峽灣進行休整,躲避英軍的偵查。德軍21日黎明進入挪威卑爾根的科爾斯峽灣,“俾斯麥”號停在格里姆斯塔灣;“歐根親王號”和Z10,Z16,Z23驅(qū)逐艦停在科爾斯峽灣的卡爾瓦尼斯灣。
挪威有“峽灣之國”的稱號,峽灣很適合隱藏軍艦。那些尤其適合??寇娕灪瓦M行軍需補給的峽灣一直被英軍嚴密監(jiān)視。
中午,呂特晏斯向“歐根親王號”發(fā)旗語命令:當晚20時出航。下午2時,2艘主力艦下錨?!皻W根親王號”涂上灰色迷彩。20時,德軍3艘驅(qū)逐艦帶領主力艦前進,進入外海后走Z字反潛航線,航速提升到27節(jié),進入一級戰(zhàn)備。
早在5月初,英軍本土艦隊司令約翰·科洛寧·托維就接到報告:格陵蘭島和揚馬延島之間有德軍偵察機活動,他就知道德軍很快會采取軍事行動,尤其是在那里派軍艦突入北大西洋。他派重巡洋艦“薩??恕碧柋O(jiān)視冰島和英國本土西北方的丹麥海峽。5月19日,英軍報告有德軍艦隊離開了格丁尼亞,然后瑞典報告德軍動向。托維加派“諾??恕碧柷巴満{,同時派偵察機監(jiān)視挪威的峽灣。
德軍進入科爾斯峽灣的當天,英軍1架“噴火”戰(zhàn)斗機冒著濃霧飛進樂峽灣,飛行員拍到了德軍艦隊。英軍分析,港內(nèi)有一艘“俾斯麥”級和一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托維立刻做準備:封鎖科爾斯峽灣;來不及封鎖就派戰(zhàn)艦圍殲德軍,因為此時北大西洋有11支運輸船隊,其中WS8B船隊還載著支援地中海的2萬人軍隊,“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可以輕松地用大炮轟掉這些運輸船。



【特別提出:約翰·托維。1885年生于肯特郡,1900年加入皇家海軍,日德蘭海戰(zhàn)中指揮“安修”號用魚雷擊中德軍“威斯巴登”號巡洋艦,被授予優(yōu)異服務勛章。1919年托維進入皇家海軍參謀學院,1920年進入海軍作戰(zhàn)部,1932年出任“羅德尼”號戰(zhàn)列艦艦長,1940年11月升任本土艦隊司令并獲得戰(zhàn)時海軍上將軍銜。1941年5月因圍殲了“俾斯麥”號被封為大英帝國勛爵,1942年10月正式成為上將。1943年10月成為海軍元帥。1946年退役,1971年去世。由于沒有子孫,爵位無人繼承。】

托維派出先遣艦隊:“胡德”號戰(zhàn)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zhàn)列艦,由蘭斯洛特·霍蘭海軍中將指揮,增援“諾??恕焙汀八_??恕碧枺挥峙伞鞍⒗镄菟埂?,“伯明翰”和“曼徹斯特”輕巡洋艦封鎖法羅群島和冰島之間的海域;命令WS8B護航編隊中的“勝利”號航母和“反擊”號重巡洋艦趕去斯卡帕灣與本土艦隊回合;大西洋上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羅德尼”和“拉米伊”號戰(zhàn)列艦趕來支援;在哈利法克斯的“復仇號”戰(zhàn)列艦,直布羅陀H艦隊的“聲望號”戰(zhàn)列巡洋艦和“皇家方舟”號在詹姆斯·薩默維爾海軍中將指揮下奉托維的命令趕來。為了圍殲德軍艦隊,英軍真的抄家伙了······
22下午,羅瑟拉姆中校駕駛偵察機飛入科爾斯峽灣,他發(fā)現(xiàn)德軍早就跑了。托維接到報告后,立刻率領“英王喬治五世”號戰(zhàn)列艦,“勝利”號航母和4艘巡洋艦,6艘驅(qū)逐艦連夜離開斯卡帕灣,和“反擊”號與3艘驅(qū)逐艦在外赫布里底群島會合,一同趕往冰島和奧克尼群島之間的海域(由科爾斯峽灣可以從那里突入北大西洋)等待德軍的動靜。
托維忙著調(diào)兵遣將之時,德軍已在22日上午經(jīng)過了挪威特隆赫姆,開始沿著冰島北部航行,3艘驅(qū)逐艦返航,兩艘主力艦即將迎來未知的挑戰(zhàn)。呂特晏斯成功擺脫了英軍的監(jiān)視進入了北大西洋,中午前后接到德軍總部的報告:斯卡帕灣內(nèi)至少還有四艘大型軍艦,看來英軍沒有發(fā)現(xiàn)我方。2艘德艦掉頭南下,開著24節(jié)航速。入夜后挪威的夜幕和漫天的烏云掩護了德軍,“歐根親王”號幾乎看不見領頭的“俾斯麥”號。兩艘軍艦隔些時段就要用燈光聯(lián)絡一次。23日,德國海軍司令部通報了丹麥海峽的浮冰狀況,釋放出英軍還沒有發(fā)現(xiàn)德軍行蹤的信號。呂特晏斯稍微放松,但他認為時間要緊,必須搶在英軍前面進入北大西洋的關鍵位置,因此在進入丹麥海峽之前取消了海上加油。20分鐘后,德軍進入丹麥海峽。但是呂特晏斯放棄加油的做法為“俾斯麥”號的沉沒埋下了伏筆。

“俾斯麥”號的成名戰(zhàn):丹麥海峽之戰(zhàn)
丹麥海峽和丹麥離得很遠,在冰島和格陵蘭島之間,北連北冰洋,南接大西洋,長483km,最窄290km。靠近格陵蘭島的區(qū)域有大量浮冰,英軍還布了水雷,因此只有80km寬的航線,23日凌晨,2艘德艦進入丹麥海峽。18時11分,德軍瞭望哨把冰山誤認為敵艦。19時22分,德艦在右舷12英里外發(fā)現(xiàn)“薩??恕碧枺郎蕚溟_炮,“薩??恕碧柖氵M了濃霧中。20時44分,“諾福克”號趕來和“薩??恕碧栆黄鸨O(jiān)視德軍。22時,“俾斯麥”號突然掉頭就朝英軍齊射5次,嚇得“諾??恕碧栣尫艧熿F并后退。“俾斯麥”號因為主炮開火的劇烈震動,艦上的冰塊掉下來砸壞了前部火控雷達。沒辦法,“歐根親王”號來領頭(德軍也間接地保護了“俾斯麥”號)
托維立刻開始部署圍殲計劃,首先命令霍蘭前去攔截德軍,自己則隨后趕過去。5月24日清晨,德艦駛出丹麥海峽,“薩??恕碧栐?0km外再次確認了德艦的位置?!昂隆碧柡汀巴柺坑H王”號警鈴大作。
5月24日5時37分,德艦在左舷發(fā)現(xiàn)2艘英軍戰(zhàn)艦,但把“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誤判為重巡洋艦,因此只裝填了高爆穿甲彈。5時49分,由于兩艘德艦長得很像,霍蘭判斷帶頭的是“歐根親王”號,但“威爾士親王”號判斷后面是“俾斯麥”號,隨后英軍右轉(zhuǎn)20~300°。



5時52,雙方距離2.5萬米,“胡德”號的A,B炮塔首先向“歐根親王”號開火,半分鐘后,“威爾士親王”號船首6門356mm主炮也開始向“俾斯麥”號開火,第一輪齊射就打出跨射。但這次開火后“威爾士親王”號的1門主炮發(fā)生故障。呂特晏斯這才反應過來:敵軍明明就是戰(zhàn)列艦······



5時54分,呂特晏斯原本的攻擊目標是運輸船,他也擔心主炮的震動又會造成麻煩,因此沒有下令還擊。見戰(zhàn)斗無法避免,呂特晏斯便轉(zhuǎn)為200°航向,搶了T字橫頭位置。5時55分,恩斯特·林德曼艦長掌控局勢,他說:“我不會讓我的船白白遭受損失”?!百滤果湣碧柎虺銎煺Z開火命令,“歐根親王”號率先向“胡德”號開火,接著“俾斯麥”號也向“胡德”號開火?!皻W根親王”號負責助攻,盡可能快的連續(xù)開火,吸引英軍注意力,同時把雷達測到的目標數(shù)據(jù)及時報告給雷達失靈的“俾斯麥”號。“歐根親王”號在第二輪齊射中,1發(fā)203mm炮彈擊中“胡德”號中后部甲板的高炮彈藥箱,引起大火。





5時56分,“威爾士親王”號第六輪齊射,1發(fā)356mm炮彈擊中“俾斯麥”號左舷前部,擊穿2號燃料艙,造成200噸油料泄漏?!百滤果湣碧柫⒖逃米髠?cè)的副炮向“威爾士親王”號開火。

5時57分,霍蘭下令左轉(zhuǎn)20°,以便發(fā)揮全部側(cè)面火力,5時58分,“俾斯麥”號第三輪齊射和“歐根親王”號第五輪齊射各有一彈擊中“胡德”號,但沒有造成嚴重傷害。

5時59分,“俾斯麥”號發(fā)動了技能“旗艦殺手”:第五輪齊射中,在1.55萬米距離上,1發(fā)1700磅的380mm穿甲彈正中剛剛開始轉(zhuǎn)向的“胡德”號中后部主桅桿附近的副炮彈藥艙后部。炮彈俯射下來直接灌頂,擊穿了裝甲,穿過六層甲板,順著沒有裝甲或艙門阻擋的狹窄通道,一直落到主炮塔彈藥架附近才爆炸,頓時引爆了102mm副炮彈藥艙的20噸發(fā)射藥,這一爆炸波及到緊鄰的X,Y炮塔的彈藥艙,里面屯有主炮專用的300噸炮彈和發(fā)射藥(這枚炮彈的確切飛行路線至今都沒有蓋棺定論)。300噸物資的大爆炸把“胡德”號中部徹底炸開,甚至連主炮塔都飛上了天,艦體瞬間被炸成兩截。3分鐘不到,這艘“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就從海面上徹底消失了。全艦1419人只有3人幸存,霍蘭中將和艦長科爾上校未能獲救。“胡德號”前主炮塔在被海水淹沒之前還向德軍最后一次開火,由于艦首高高翹起,炮塔內(nèi)的人員根本來不及逃生。





“威爾士親王”號立刻繞開沉沒的“胡德”號。6時,“威爾士親王”號第13次齊射,不過艦首只有A炮塔的一門火炮和B炮塔共三門主炮在開火,1枚356mm炮彈擊中“俾斯麥”號左舷中部上層甲板,但是只造成過穿,損壞了飛機彈射器。
6時01分,德艦開始集火大哥,兩軍的距離縮短到1.6萬米,然而“威爾士親王”號船上還帶著維修工程師和工人,戰(zhàn)斗非常艱難。6時02分,“俾斯麥”號第八輪齊射,1發(fā)380mm炮彈擊中“威爾士親王”號艦橋,沒有爆炸,但造成13人死亡,艦長約翰·利奇上校沒有受傷。此時“諾??恕碧栆苍?萬米距離上朝“俾斯麥”號開火3次,但未命中。6時03分,“俾斯麥”號第九輪齊射,“歐根親王”號第17輪齊射,2發(fā)380mm炮彈和1發(fā)203mm炮彈擊中目標。1發(fā)命中中部水下部分,沒有爆炸,損壞了英軍的起重機;第2發(fā)命中副炮火控室,沒有爆炸;第3發(fā)擊中艦尾水下部分,在艦體內(nèi)爆炸,但損害不嚴重。
6時05分,利奇上校見己方明顯處于劣勢,且已經(jīng)被命中7彈(3彈爆炸),進水5噸,于是下令釋放煙霧撤出戰(zhàn)斗。德軍的主要目標是運輸船隊,因此也沒有追擊。戰(zhàn)后,丘吉爾和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認為利奇撤出戰(zhàn)斗是失職行為,但托維拒絕讓部下接受軍事審判,此時然后沒有了然后。

“俾斯麥”號被2發(fā)356mm炮彈擊中,漏油200噸,繼續(xù)破交作戰(zhàn)已經(jīng)不太可能。然而,“胡德”號被擊沉的消息卻讓英軍指揮中心陷入死寂,而后,英國人變得怒不可遏。丘吉爾下令:擊沉“俾斯麥”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當務之急!
呂特晏斯下令:“歐根親王”號繼續(xù)南下進行海上破交,自己率領“俾斯麥”號前往法國的圣納澤爾港,那里有可以讓“俾斯麥”號得以修復的干船塢。14時20分,呂特晏斯向布林克曼上校下令,“歐根親王”號前往北大西洋尋找油船進行補給,然后獨立進行海上破交,除非遭遇敵人。2艘軍艦分頭行動的暗語是“胡德”。
15時,“俾斯麥”號突然掉頭,向尾隨的“諾??恕焙汀八_??恕碧栺倎?,2艘英艦立刻后退。英軍不知道,這是兩艘德艦分別之前的準備。15時40分,呂特晏斯見英軍離遠了,便打出暗語。然而英軍只把注意力放在“俾斯麥”號一邊,全然不理會“歐根親王”號。26日,“歐根親王”號找到油船“斯比舍恩”時只剩250噸油,加滿油后轉(zhuǎn)向西南進行破交。然而它沒有碰到運輸船,29日,主機故障,只好在31日回到法國的布勒斯特港。“俾斯麥”號收到船上的航海部門警告,如果再開到24節(jié)以上就沒法回到圣納澤爾港,林德曼建議改為前往布勒斯特港,這樣可以少220km,呂特晏斯只好接受。
托維根據(jù)兩艘重巡洋艦的報告,抓緊部署圍殲?!百滤果湣碧枛|面有“羅德尼”號,南面有“拉米伊”號;西面有“復仇”號戰(zhàn)列艦;北面有“阿里休斯”,“伯明翰”和“曼徹斯特”輕巡洋艦;托維帶領“英王喬治五世”號,“反擊”號,“勝利”號航母,4艘巡洋艦,10艘驅(qū)逐艦從東北方向趕來;薩默維爾帶領“聲望”號,“皇家方舟”號,“謝菲爾德”號巡洋艦,6艘驅(qū)逐艦從東南方向趕來。
追擊和反追擊
托維很清楚,如果“俾斯麥”號還能開那么快的話,英軍肯定追不上。托維下令:“勝利”號加速先行,派“劍魚”雙翼老式魚雷機前去設法讓“俾斯麥”號慢下來。這里開始,德軍因為沒有航母而給自己造成的麻煩就開始顯露了。
22時10分,“勝利”號在離“俾斯麥”號220km的位置逆風起飛了8架“劍魚”和12架“管鼻燕”戰(zhàn)斗機。飛機編隊在“諾??恕碧栆龑略?3時27分發(fā)現(xiàn)“俾斯麥”號,直到1000米距離才投雷。然而這些菜鳥中只有1人命中“俾斯麥”號右舷中部的防雷帶。呂特晏斯意識到,英軍航母離自己很近,惟有擺脫那兩艘跟屁蟲,才能隱藏自己。
由于此刻U艇活動頻繁,2艘英軍巡洋艦不得不進行Z字航線。呂特晏斯和林德曼盯著雷達屏幕上英軍信號的回波,5月25日3時6分,兩艘英艦開到Z字頂端時,“諾??恕碧柺紫绒D(zhuǎn)向,此時只能收到“薩福克”的回波。當“薩??恕碧栆查_始轉(zhuǎn)向時,呂特晏斯下令全速右轉(zhuǎn)以最快速度沖出英軍雷達范圍,然后繞到英軍的尾部,兜一個大圈轉(zhuǎn)向法國。
兩艘英艦很快跟丟了,托維判斷“俾斯麥”號往北走了,而英軍正往南走。他下令轉(zhuǎn)向北面尋找德軍,然而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




這個時候,德軍供出了自己的位置。由于呂特晏斯在之后又收到英軍的回波(然而他已經(jīng)安全了),便發(fā)出半小時冗長的電報:包括匯報戰(zhàn)果,己方戰(zhàn)損,下一步行動,和“英軍在追殺我”。這份電報對英軍來說猶如天上掉下的餡餅,愛爾蘭和直布羅陀的英軍無線電測向站立刻通過三角定位法測出敵艦的位置。然而追擊敵軍已過了4天,“勝利”號,“反擊”號,“威爾士親王”號,很多驅(qū)逐艦油不夠了。托維只好令維安上校率5艘驅(qū)逐艦支援自己,還有油料的軍艦不能回航。10時30分,英軍的PBY“卡特琳娜”長程水上飛機在布勒斯特西面1200km處發(fā)現(xiàn)了正以20節(jié)前進的“俾斯麥”號,再次得到敵艦位置的托維發(fā)現(xiàn)自己離敵人240km,沒法追上,除非派“劍魚”。薩默維爾命令“皇家方舟”號起飛2架偵察機前去監(jiān)視“俾斯麥”號,再派“謝菲爾德”號繼續(xù)監(jiān)視敵艦。14時50分,薩默維爾命令“皇家方舟”號起飛14架“劍魚”。40分鐘后這些飛機發(fā)現(xiàn)了一艘獨自航行的軍艦,不等確認就發(fā)起攻擊,攻擊完成后才確認是“謝菲爾德”號,所幸投下的磁性魚雷失靈。


德國海軍不會坐視不理,但是眼下沒有可用軍艦去接應,只好派U艇。U556號突破英軍警戒圈,開到“皇家方舟”號400米外,可惜沒有魚雷。19時,“皇家方舟”號起飛19架劍魚,這一次,英軍使用傳統(tǒng)魚雷。

"劍魚"在“謝菲爾德”號引導下找到了“俾斯麥”號,“俾斯麥”號包括主炮在內(nèi)的火炮都拼命開火試圖攔住敵機,勇敢的英軍飛行員冒著防空炮火,從德艦兩側(cè)發(fā)起進攻,投雷13枚。“俾斯麥”號中了2枚,一枚正中德軍褲腰帶;然而莫法特上尉在尾炮手引導下(尾炮手甚至探出身子到機外觀察情況,指引莫法特投雷)投下的MK12型魚雷以40節(jié)的速度擊中了“俾斯麥”號的“阿喀琉斯之踵”:船尾的舵機。此時林德曼正命令左轉(zhuǎn)外切規(guī)避,這一回,舵機艙進水,舵機損壞,方向舵卡在了左轉(zhuǎn)的位置,航速降到10節(jié)。“俾斯麥”號只能逆風向北前進,布勒斯特卻在南面,何況托維的“討伐艦隊”正從北面趕過來。呂特晏斯立刻向總部求救,希特勒發(fā)來表彰和鼓勵的電報,法國的岸基飛機立刻起飛,能派的潛艇也趕去救援,但來不及了。呂特晏斯向德國海軍總司令部發(fā)電:“我艦已無法操縱,將戰(zhàn)至最后一彈”。







以軍艦經(jīng)典的方式找到歸宿




5月27日7點,“俾斯麥”號離布雷斯特港還有740km,然而法國仿佛遠在天邊。8點20分,托維的本土艦隊終于趕來。8點43分,“羅德尼”在2.5萬米距離上發(fā)現(xiàn)“俾斯麥”號,艦長漢密爾頓海軍上校下令“前進!祝先生們好運!”;“俾斯麥”號警鈴大作,德軍嚴陣以待。但雙方都清楚,這場戰(zhàn)斗已無懸念。

8點47分,“英王喬治五世”和“羅德尼”號拉開到2000m,隨后在2.3萬米距離上,“羅德尼”號406mm大炮率先開火,接著“英王喬治五世”號也開火?!百滤果湣碧柫⒖逃肁,B炮塔集火“羅德尼”號,并極其艱難地右轉(zhuǎn)發(fā)揮全部主炮火力。2艘英艦首次開火遠遠打偏了,“俾斯麥”號第一輪炮彈離“羅德尼”號只有200米;第三次開火時炮彈離“羅德尼”號只有20米,未打出跨射,但彈片擊中船身造成“羅德尼”號甲板起火,艦員立刻把火撲滅。



9時02分,“俾斯麥”號主炮射擊指揮儀被“諾??恕碧枔糁?,射擊精度開始大幅下降?!爸Z福克”,“薩??恕焙汀岸噘愄乜ぁ碧柪@到“俾斯麥”號右側(cè),與己方戰(zhàn)列艦從不同方向開火?!百滤果湣碧枱o法相顧,不斷被擊中。9時12分,“羅德尼”號1發(fā)406mm炮彈擊中德艦指揮艦橋,呂特晏斯上將和林德曼艦長被炸死。9時13分,1發(fā)406mm炮彈,擊中德艦后桅艦橋,把后部光學測距儀連帶底座一起被炸飛,火控軍官使用的目鏡鏡片也被震碎?,F(xiàn)在,“俾斯麥”號主炮只能依賴自己的測距儀進行瞄準,但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效率非常低下。德軍一直在試圖攻擊“羅德尼”號,但這是“大七”時代建造的鐵王八,速度很慢但皮糙肉厚。




9點46分,“羅德尼”號改用622mm魚雷在1萬米距離上攻擊德軍,但無一命中。見“俾斯麥”號基本失去行動能力,“羅德尼”號改為右轉(zhuǎn)北上,“英王喬治五世”號左轉(zhuǎn)北上靠近德艦,“俾斯麥”號C,D炮塔攻擊“羅德尼”號不中。英軍軍艦完成機動后繼續(xù)開炮。9時20分,“英王喬治五世”A炮塔故障,半小時內(nèi)不能開火,只好改用副炮?!爸Z??恕碧栂驏|北航行,后向西行駛,遠距離攻擊德軍,“多塞特郡”號右轉(zhuǎn)。轉(zhuǎn)向西北的“俾斯麥”號受損嚴重,上層建筑被嚴重破壞,副炮很快失去戰(zhàn)斗力。9時21分,“俾斯麥”號D炮塔被毀。9時27分,A,B炮塔被“羅德尼”號擊毀。9時31分,C炮塔被毀。至此,“俾斯麥”號基本失去反擊能力,英軍只挨了幾發(fā)近失彈。托維命令2艘主力艦靠近射擊,9時40分,“羅德尼”號離德艦只有3600米?!百滤果湣碧柹蠈咏ㄖ俅卧獾狡茐?,艦體內(nèi)部蒸汽管道被炸斷,海水大量涌入,艦體快速左傾?!盎始曳街邸碧柵汕驳?2架“劍魚”趕到現(xiàn)場,但不敢攻擊德艦。10時15分,“俾斯麥”號的火炮再也無法轟鳴了。據(jù)說英軍收到了德軍請求投降的信息,但丘吉爾命令繼續(xù)攻擊。托維見“俾斯麥”號注定要沉沒,但始終拒絕沉沒,“羅德尼”號和“英王喬治五世”號快沒油了,于是下令還有魚雷的軍艦發(fā)射魚雷。不久后,德軍指揮官下令打開通海閥,讓“俾斯麥”號自沉。




10時22分,“多塞特郡”號在“俾斯麥”號右舷3000米外發(fā)射2枚魚雷。正在左傾的“俾斯麥”號被2枚魚雷扶正了?!岸嗳乜ぁ碧栆贿呴_火一邊繞到左舷,在2200米外發(fā)射魚雷,1枚魚雷擊中“俾斯麥”號,密封性較差的上層艙室被海水灌滿,立刻開始左傾,幾百名德軍士兵不等下令就跳入大海。10時39分,這艘第三帝國的鐵血巨艦從海面上消失了?!岸嗳乜ぁ碧柧绕鸬萝?0人,“毛利人”號驅(qū)逐艦救起25人,被俘的德軍受到了英軍的接待;被英軍救起的還有“俾斯麥”號的一只貓(這只貓后來成了英軍的“祥瑞”)。英軍原本打算救下所有落水的敵人,但是接到U艇警報,不得不撤退。最后德軍“薩克森沃爾德”氣象船和1艘U艇救起5人?!百滤果湣碧柵瀱T只有115人幸存(本專欄中的海因里?!於鬏啓C軍士長是其中之一)。算上“胡德”號,“萊茵演習”約有3500人因為邪惡的戰(zhàn)爭失去了生命。
正在國會演講的丘吉爾接到捷報,他立刻與全國人民共享這一喜訊。從此,德軍水面艦隊再無任何值得稱道的戰(zhàn)績,惟有U艇艇長中走出5名雙劍騎士勛章得主,2名鉆石騎士勛章得主(但其中的阿爾布雷希特·布蘭迪海軍中校因嚴重高估戰(zhàn)果而飽受后人詬病)。





總結(jié)
“萊茵演習”行動是“二戰(zhàn)”大西洋最殘酷的海戰(zhàn),英德兩國的驕傲先后沉入大洋?!昂隆碧栐凇百滤果湣碧柍霈F(xiàn)前是世界上最大最快的戰(zhàn)艦,但會迅速被擊穿沉沒。這說明德軍炮術精準,更說明“胡德”號的全面防護存在太大問題:沒有明顯的裝甲盒,水平裝甲和褲腰帶頂部不相連,305mm厚12°傾斜的褲腰帶不能保護所有重要部位。
“俾斯麥”號開戰(zhàn)10分鐘內(nèi)失去主炮火力,但在英軍發(fā)射了719發(fā)炮彈,被命中400多發(fā)和7枚魚雷之后才沉沒,也說明“俾斯麥”的抗沉性和防火結(jié)構(gòu)優(yōu)良;英軍不打算加快結(jié)束戰(zhàn)斗,而是要“洗甲板”。
“俾斯麥”號最終沉沒的原因是由一連串關鍵事件構(gòu)成的:“俾斯麥”號設計上采用了全面防護思想,舵效不佳,重火力不足?!叭R茵演習”開始后,“俾斯麥”號只有“歐根親王”號陪同,在進入丹麥海峽之前放棄加油。在丹麥海峽,它擊沉了“胡德”號,引起英國人群情激憤,還損失了200噸油,續(xù)航力大減。之后,呂特晏斯擺脫了英軍追擊,但又發(fā)出電報暴露自己。英軍“劍魚”擊毀舵機,使“俾斯麥”號無法前進,最終迎來終結(jié)。即便德艦不打開通海閥,也阻止不了沉沒的命運。其中“劍魚”發(fā)揮了關鍵作用,這說明了航母終將取代戰(zhàn)列艦。
“俾斯麥”號沉沒的最重要原因是油料不足,否則,她即便被發(fā)現(xiàn),也能在26日下午進入德軍飛機掩護范圍?!百滤果湣碧柍翛]的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沒有重視海戰(zhàn),想著入侵蘇聯(lián)而對“萊茵演習”不聞不問, 德軍戰(zhàn)艦不可能會有足夠的支援。
“俾斯麥”號沉沒后,主炮塔在重力作用下離開了炮座。如今,它靜靜地躺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