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雞湯新配方:看不見的差距需要靈敏的味覺


以前是大佬的成功學“雞湯”在市場受歡迎,現(xiàn)在是普通人的方法論“雞湯”在身邊鋪天蓋地。
好不好?好!
但也不妨喝多了太膩,搞成“三高”——情緒高、目標高、想象高,但行動低。
所以,換一種視角,雞湯好喝,毒性也很強,但熬雞湯的出口卻樂此不疲的找原料熬雞湯。
熬制的道路千萬條,但套路只一條:
比如告訴你——照著學就可以的使用方法論,碎片化的教你如何帶娃,如何職場效率,如何這樣,如何那樣……
無形中告訴你,在你身邊就有例子,或是別人家的娃,或是隔壁的鄰居,只要努力一點點就可以夠得著……
要是被動的碾壓,受壓者容易喪失自尊和忘記應有的方向,變得暴躁、迷茫。
要是主動的汲取,容易走著走著突然卡頓,畢竟大部分方法論都只有步驟和結(jié)果,沒有過程中的校準和引導,以及真正的原動力,那種來自內(nèi)心的底氣和意志力,狀態(tài)和機遇都千差萬別。
如果感覺可以照著就可以同步,那么,上學時候同一個班那么多人,上同樣的課,老師都一樣,成績還不一樣呢。
每個人只能自己主動選擇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可能照著誰就能成為誰,學會做某事和成為誰誰誰,是有看不見的差距的。
這種“看不見的差距”被粉飾掉了,一部分因為涉世不深的人們無法深刻感知篩選信息,被一些“網(wǎng)絡(luò)主流”聲音迷惑直接帶偏。一部分因為沒有在行動上有自己的領(lǐng)悟,在“網(wǎng)絡(luò)陣營圈子”里面做著白日夢。
不要被“易得性假象”迷惑。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騙局容易簡單的上當受騙,就是人們內(nèi)心覺得太容易得到,才會上當。
網(wǎng)絡(luò)上的“秀才”、“傾城”掏空眾多大叔大媽的腰包。同樣,知道了這種假象如鏡中花水中月,也就不奇怪為什么有人會說,高冷的人難追卻很專一,撒嬌的人好追卻是海王。所以,才會奉勸青少年,不要隨便當網(wǎng)紅,在家婦女不要輕易做微商也是一個道理,很容易誤入歧途。
這也不怪,因為誰都曾經(jīng)迷茫過,也都迷失過,也都吃過虧,也都看見過,需要情感的撫慰,也需要理性的看清自己。
一切的一切,在執(zhí)迷不悟和醍醐灌頂之間,是有微妙的停頓感和主動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差異的。解決問題,不能單獨寄希望于別人,而是要寄希望于自己和換一個方式分解和解決問題。
我想,成年人需要喝各種雞湯,但也需要靈敏的味覺來品嘗。
2023.09.10 劉彥君
# 寫作筆記 004


青年作家劉彥君-『創(chuàng)造力美育』倡導者、踐行者
【話境】自媒體創(chuàng)始人
前中央媒體人/文旅IP策劃人/投資人/寫作者
代表作: 《騰訊管理法》等
擅長領(lǐng)域:
文旅·IP·雙融合//企業(yè)·文化·塑品牌//創(chuàng)意·寫作·講故事
興趣愛好:
愛抽象、愛文字、愛思考
愛寫作、愛獨處、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