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兩年多回到鄉(xiāng)下,鄉(xiāng)村生活也不錯,想留在農(nóng)村卻很難

你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活得很累?
————無招勝有招
我自己已經(jīng)不算年輕人了,但是我看著身邊這些年輕人,我都替他們累得慌,
我?guī)У膱F(tuán)隊里有6個90后,其中4個211研究生,1個普通研究生,1個海龜,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真聰明,靈性十足,智商奇高,教他們點什么,還沒等你說完人家已經(jīng)想明白了。當(dāng)然這也是因為他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他們確實活的挺累。
普追住在五環(huán)外,和男女朋友或同學(xué)一起合租,每天坐一小時以上的地鐵來上班,趕在上班之前最后一分鐘,拎著路上買的早飯沖進(jìn)辦公室;
我盡量在上班的前15分鐘不找她們,所以他們需要在15分鐘內(nèi)盡快吃完,并泡好茶或咖啡,然后開始工作;
他們通常會在11點半左右的時候偷愉拿手機點外賣,吃些麻辣燙、蓋澆飯、輕食、三明治或者隨便什么你能想到的快餐;
勸過他們疫情期間自己做做飯,甚至說了如果因為加班既誤做飯可以打招呼提前些走這種話,萬沒想到他們不做飯的理由居然是“合租的廚房不方便",不知是用的人多,還是衛(wèi)生問題,總之覺得我又沒關(guān)心到點上,甚至還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意味;
中午的午休名義上有一個半小時,但是能休息的時候其實不多,經(jīng)常是忙到12點半甚至1點才吃上飯;
晚上號稱5點下班,其實他們6點半能走就算早的,客觀上這個工作量就不是8小時的工作量,怎么可能到點就走。
而且我沒走他們通常也不好意思走,所以7點。是常態(tài),8點也正常,9點以后才好意思說自己“加了個班”。
到家九十點了,這一天也就過去了。
有兩次有急事,半夜12點打電話,基本都是秒接,好奇現(xiàn)在年輕人都這么夜貓子"么,第二天一問,人家說了,"只有晚上時間是自己。的,舍不得睡”,聽得我還挺不是滋味,感覺自己像周扒皮“
說起來,他們幾個也都是寒窗苦讀了十九年,能考上211研究生,同齡人里也算頭部弄不好在老家也是一零后學(xué)習(xí)的榜樣。
可是你說這社會還有什么資源是他們的,他們進(jìn)來公司,第一年給個戶口,年薪9萬,三年能漲到15萬,5年能不能漲到20萬要靠運氣,然后就到頭了,
只有10%的人在30-35歲升職,拿到40萬一年,然后這10%里的10%能在40歲之前再上一級,一年60萬。
備注:對女孩來說以上概率分別自動縮減7成。
對于90%停留在年薪20萬以下的人,你說這點錢在北京夠干什么的,
房子是租的,給戶口有什么用,房子憑自己根本買不起。
隔壁部門有個29歲的小伙,爹媽給湊了首付,在五環(huán)外買個小兩居,上班單程地鐵一個半小時,
媳婦剛懷孕,產(chǎn)檢要打車去,搖號買個車?你怎么不說買福彩去呢?
再說了,哪怕現(xiàn)在白給你一輛,車位在哪呢?連車位都被買車早的老住戶瓜分完了。
他們唯一的錯誤就是晚生了十年,就要接受蛋糕被別人分完了的現(xiàn)實。
我們80后,畢業(yè)的時候北京三環(huán)的房價剛過萬,通縣(啊不對現(xiàn)在叫通州副中心了)六七千,買車不光不限購,購置稅還減半,
升職也比現(xiàn)在容易,那時單位還沒那么多大學(xué)生,50后60后的老前輩們"黨校本科”還是承授的,來個"全日制"本科生就是香餑餑。誰還挑你是不是985211,哪像現(xiàn)在,研究生還必須得是211的。
所以你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能不累么,資源早就被70、80后瓜分得差不多了,紅利期也過了,只能吃70、80后吃剩下的,就這,想多吃一口還得靠內(nèi)卷。
他們真挺累,也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