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巨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23歲餓死家中

●?電影《罪愛》劇照
“中國第一懶人”之死,究竟是誰之過?
2010年8月份,一個劇組來到河南羅山縣拍攝電影,出演男主角的小伙子,蓬頭垢面、渾身臟兮兮地躺在床上,看起來像是一個流浪漢。
小伙子飾演的角色有著“中國第一懶人”的名號,有手有腳卻連吃飯都靠別人喂,最終活活餓死,年僅23歲。

●?電影《罪愛》劇照
這部電影叫《罪愛》,聽起來是一個特別離譜的故事,但實際上,這個電影是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
影片中主人公的原型就出生在羅山縣朱堂鄉(xiāng),他的名字叫做楊鎖。

之所以單名一個“鎖”字,是因為楊鎖出生的時候,差點因為臍帶繞頸而難產(chǎn),再加上是老來得子,楊家父母希望兒子能夠永遠陪伴自己,一輩子將兒子鎖在身邊。
就這樣,三代單傳的小楊鎖,成了全家人的心頭肉。
雖然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但是楊鎖的童年與同村孩子相比,過得要自在得多。

●?電影《罪愛》中楊鎖的扮演者陳漢璋
即便是到了調(diào)皮搗蛋的年紀,父母也從不忍心罵過一句。
村里的孩子懂事早,當(dāng)同齡人開始下地干活的時候,楊鎖拿著家里微薄的收入成了小賣部的大主顧。
由于從小被捧在手心上,長大后的楊鎖性格變得飛揚跋扈起來。
上小學(xué)后,楊鎖無法忍受學(xué)校的嚴格管理,逃課成了家常便飯。更過分的是,他還經(jīng)常辱罵老師、欺負同學(xué)。
在一次老師家訪后,楊鎖徹底拒絕去上學(xué)了。
本以為種種表現(xiàn)會引起楊鎖父母的重視,沒想到父母卻心疼兒子在學(xué)校受苦,還跑到學(xué)校跟老師理論,寧愿兒子退學(xué)也不忍心讓他再受到批評。
至此,楊鎖開啟了“皇帝”般的生活。
為了照顧他,父母天不亮就開始下地干農(nóng)活,為的是能盡早回來給楊鎖穿衣洗漱。

●?電影《罪愛》中楊鎖父親的扮演者陳姍姍
熱騰騰的飯菜端到面前就罷了,居然還要喂他吃飯,然后夫妻倆再吃兒子的剩飯。
最奇葩的是,因為“懶得走路”,十多歲的楊鎖出門玩耍還要父親用扁擔(dān)挑著他,這么一來一回,父親累得都直不起腰。

●?電影《罪愛》拍攝現(xiàn)場
同村的人看到這種狀況都覺得不可思議,好心勸說楊鎖父母不要溺愛孩子,以免長大了成為一個廢人。
可在楊鎖父母心里,只要兒子愿意讓自己照顧,就是最大的幸福,輪不到別人來指手畫腳。
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楊鎖一過就是十幾年。

雖然生活不被別人理解,但楊鎖父母卻自得其樂,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著。
可天有不測風(fēng)云,在楊鎖13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帶著對兒子滿滿的不舍撒手人寰。

●?電影《罪愛》劇照
突然失去了頂梁柱,家里的一切事務(wù)都壓在了母親的身上。
丈夫的去世雖然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楊鎖的母親來不及難過,就開始為兒子的未來發(fā)愁。
一開始,母親為了穩(wěn)住這個家,也怕楊鎖沒有自理能力,依舊硬撐著繼續(xù)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可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母親無法同時兼顧工作和家庭,只能跟楊鎖商量是否愿意幫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家務(wù)活。
結(jié)果可想而知,楊鎖不僅不同意,還與母親大鬧了一場,繼續(xù)過著廢人一般的生活,母親只得放棄這個念頭。

●?電影《罪愛》劇照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母親除了要做農(nóng)活和家務(wù),一有時間還要去打零工。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她身體出現(xiàn)了強烈的不適,靠吃各種藥物才能緩解。
即便是這樣,楊鎖也從未心疼過母親,有時候還會因為飯菜不合胃口對母親破口大罵,甚至拳打腳踢。
2004年,母親因為積勞成疾去世,楊鎖徹底成為了一個孤兒。

母親去世后,楊鎖的堂哥見他可憐,便將他接到自己家里生活。
堂哥在鎮(zhèn)上的一個建筑工地干活,本想著帶上楊鎖一起去工地,幫他找個謀生的出路,可楊鎖卻因為工地太熱,說什么也不愿意留下,自己跑回了老家。
村里的人也好心幫他介紹飯店服務(wù)員的工作,告訴他要學(xué)會自己養(yǎng)活自己。到了飯店,他連最基本的端盤子都做不好,還動不動就喊累,老板自然不樂意,只用了一天便將他打發(fā)回家。

●?電影《罪愛》劇照
回到家后的楊鎖,賣光了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連家具都他當(dāng)成木材生火。
可是母親留下的遺產(chǎn)本就不多,花完了全部積蓄之后,他就在街上撿一些剩菜爛水果吃,吃完就又繼續(xù)睡覺。
天越來越冷,楊鎖已經(jīng)懶得再出門了,只能一天天地這么餓著,好心的鄰居給他送過幾次飯,可他吃不完的剩菜就扔在屋里,連大小便都不愿意出門,全在屋內(nèi)解決。
●?電影《罪愛》劇照
鄰居們看到這番景象,漸漸地也不愿意再去送飯,對他的事情不聞不問。
2009年年底,楊鎖的堂哥擔(dān)心他賴在床上不吃不喝,買了一堆東西準(zhǔn)備給楊鎖送去。
當(dāng)他推開那扇破爛不堪的木門,卻看見楊鎖縮在墻角一動不動,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
就這樣,23歲的楊鎖因為“懶”,被活活地餓死在了家中。

●?電影《罪愛》劇照
楊鎖的事跡經(jīng)過媒體報道之后,很多人都無法相信,一個年紀輕輕、四肢健全的小伙子,竟然會因為太懶而丟掉性命。
毫無疑問,這場悲劇的發(fā)生,一切原因都歸咎于楊鎖的父母。
溺愛從來都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把毀滅孩子的利刃。
之前網(wǎng)上有一張很火的照片,照片中的小男孩蹺著腿,坐著椅子上玩手機,而在他身邊有一位中年婦女雙腿跪地,似乎在說著什么。

這位女性不是別人,恰恰是這個男孩的母親,她跪下的原因是想求孩子不要輟學(xué)。
母親放棄了自己的自尊,男孩卻無動于衷,甚至還拍下母親下跪的照片發(fā)到朋友圈炫耀。
和楊鎖一樣,他們不是孩子,他們是惡魔。
而惡魔的誕生,是父母溺愛下產(chǎn)生的惡果。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楊鎖母親離去的那一刻,可曾為自己曾經(jīng)的溺愛感到后悔?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由于種種原因,關(guān)于楊鎖的公益電影至今沒有上映,但楊鎖的故事足以警示天下的父母: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應(yīng)該是學(xué)會放手。文/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