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語言矯正:面對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家長應(yīng)該怎么做
面對性格開朗的孩子,我們的家長可以任意發(fā)揮都能獲得和孩子的互動,但是面對性格孤獨內(nèi)向的孩子家長卻無從下手。甚至有些心急的家長在失去內(nèi)向的時候會強行與孩子進行互動,這樣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家長的心情我們都能理解,陽光語言矯正的老師建議家長可以試試以下辦法,看看能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
如果孩子不高興的時候,建議家長可以先給還一些時間恢復(fù)自己的情緒,等孩子的情緒有所緩和之后你再重新開始嘗試與孩子進行互動。跟孩子說:“我又來了,”或是唱著歌說:“我又來拿你的小狗了?!比缓笪⑿χ蚝⒆勇匾苿印H绻憩F(xiàn)出抗拒的情緒,你就說: “哦,你不想讓我拿?好吧,可是媽媽真的很想跟你的小狗狗玩”你的態(tài)度需要足夠溫和友善,而且行為要比較有意思,或許只要嘗試三四次你就能與孩子互動了,而且還不能讓孩子接受你。
陽光語言矯正的老師提醒家長,在與孩子互動的時候,還應(yīng)該留意他的狀態(tài)變化,如果他玩夠了,那么就可以換成其他的事情。這么做的目的不是讓孩子生氣,而是讓你與他的互動變成有趣好玩的事情。
其次,我們在故意制造障礙阻撓孩子的時候,也應(yīng)該注意不同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如果孩子對你的參與表現(xiàn)出過度反應(yīng),那么家長就應(yīng)該注意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如果他的反應(yīng)比較小,那么就可以將音量適當(dāng)提高,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有聽覺信息加工的問題,就盡量讓詞語組合簡單一些,“來了”會比“我來了”更容易讓他理解。如果孩子比較善于加工視覺信息,那就可以將你的活動保持在他的視線內(nèi),方便讓孩子能夠清楚的看到你的活動。如果孩子喜歡你的撫觸,那么就可以靠近在他身邊輕輕撫摸他的手臂,獲取他的好感。
陽光語言矯正的老師指出,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唯一要避免的是控制孩子的身體,除非是你覺得孩子有危險。但是不要去控制他的身體按照你的方式移動。家長要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自己來采取主動,通過自主控制身體來實現(xiàn)?;蛟S孩子沒有如你所愿做出回應(yīng),跑開了,其實這也是一個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