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筆下的他是假悲慘,而被叫“鬼才”的他才是真悲慘!
他原本是一個不愁吃穿的少爺,因為成天游手好閑,吃喝玩樂嫖,最后染上了賭博,把全部的家業(yè)都賭輸了,重新成為了農(nóng)民。
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病重,在為母求藥的時候被抓去充軍,經(jīng)過幾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而且大女兒因為生了一場大病沒錢醫(yī)治,成了啞巴。
原本以為浪子回頭,人生到此開始逆轉(zhuǎn)。
然而,唯一的兒子因為縣長老婆在醫(yī)院生子失血,需要大量的血,被醫(yī)院活活地抽干了血,死了。
接著,原本以為可以過上好日子的大女兒難產(chǎn)死在了和兒子的同一家醫(yī)院,只留下一個孫子。妻子忍受不住,跟著撒手人寰。
一家四口,他埋了三。
不料,女婿死于工地意外,就剩下了他和孫子相依為命。
他感嘆小孩命苦,在孩子生病時,原本想多煮了些豆子給孩子吃,結(jié)果,孩子吃豆子撐死了。
就這樣,一家人就只剩了他自己孤苦伶仃。
他就是余華《活著》里的福貴。
如果說他人生的悲慘是被塑造出來的,那么我接下來要說的這個人,他人生的悲慘,就是實打?qū)嵉米屓藷o法用形容詞來描述。
生于1892年,死于1927年,一共就活了35年。
出生8個月時,母親瘋了,好心的舅舅將他撫養(yǎng),卻也因此家庭失和。
十二歲,他被親生父親取消了繼承權(quán),什么也沒有。
好不容易成年了,卻又染上了各種疾病,身體狀況極度糟糕。
他試圖把所有的悲涼寫進(jìn)文字里,但還是抵不過人間無愛,二姐因為家著火燒死了,二姐夫因為苦惱被懷疑是縱火者,選擇臥軌自殺。
為了姐姐家欠人的高利貸,他四處奔波,致使神經(jīng)衰弱更加嚴(yán)重,活著的盼頭一點一點消逝。
他在遺書中寫道:“我是個養(yǎng)子。在養(yǎng)父家里,從未說過任性的話,做過任性的事···也許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與所有的青年一樣,有過種種夢想,可如今看來,我畢竟是瘋子所生的兒子?!?/p>
就這樣,他帶著命運的悲慘和生活的不如意,選擇服藥自殺,告別人世。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有著“鬼才”之稱,被稱為“日本的卡夫卡”,與夏目漱石、森鷗外一同被稱為“日本20世紀(jì)前葉文學(xué)三巨匠”, 他的姓名甚至被用來命名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新人文學(xué)獎。
早亡的精神病母親、寄人籬下的敏感性格、被病痛折磨的身體、不公與壓迫的社會現(xiàn)實讓人顯得冷靜和懷疑,加上那個時代,天災(zāi)人禍橫行,社會動蕩,人與人之間,看不到任何人性的真誠,人人都在“吃人”,人人又都在被“吃”,完全如同人與狼的關(guān)系。
而他的經(jīng)典高分作品《羅生門》便是在這種悲觀厭世的情緒之下,加上感情不順,有感而發(fā)。
讀他的這本書,后勁太大,大到當(dāng)你思考人究竟可以惡到什么地步時?
即使在炎熱的大夏天,你也會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有種頭皮發(fā)麻的感覺。
他太善于用一個又一個反轉(zhuǎn)的故事,把最隱秘的人性展示出來,正如那句經(jīng)典的評論:
你一輩子都很難看清的人性,終于在《羅生門》里露出了全部面容!
而但凡讀過他這本書的人,都會為這本書折服,讓人直呼過癮!
下載藏書館APP,馬上開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