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媒||解放軍畫報聚焦:我為祖國守大橋—田歌

喀什噶爾女郎
永
遠
的

揭秘歌曲創(chuàng)作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撰文 / 閻若森
歌曲創(chuàng)作時間 / 2000年

《喀什葛爾女郎》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抒情歌曲,也是一首典型的新疆愛情歌曲,其藝術(shù)感染力濃厚深邃,意境深厚,正如作品的歌詞所說:
有雙眼睛對你悄悄凝望
有顆心在為你輕輕漂蕩
不知你來自那條河上
不敢問你要去什么地方
哎—女郎 喀什葛爾女郎
你的金發(fā)飛揚 你的耳環(huán)閃亮
你的身材就像路邊那顆白楊... ...
喀
什
女郎

如果沒有旋律,單單誦幾句歌詞就很美了,以平常我們生活習以為常的幾種事物來比喻自己心中的女郎,藝術(shù)想象力如此豐富,將人世間本就十分美好的男女情感用幾句通俗易懂的語言直接導出,很有意味、更有意境。
如今女郎早已離去,難覓芳影。隨著這首歌曲的廣泛傳唱,詞曲作者的仙逝,人們對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經(jīng)過更是關(guān)注,對喀什這座具有濃郁西域風情的邊陲古城,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艾提尕爾大清真寺的凝重、香妃墓奇妙的軼聞、迷宮般的老城小巷、熱鬧的巴扎、美妙的音樂、姑娘的小辮、絢麗的民族服飾、歡慶的歌舞,喀什以其強大的磁力,摩挲你、吸引你。對于第一次來新疆的鄭南,更具吸引和震撼。

2000年6月中旬,正在喀什采風的田歌鄭南經(jīng)過一天的奔波勞累,走進位于老城區(qū)烏斯塘博依路的一家叫艾尼亞帕爾的小飯館,“開斯來”(維吾爾語:請進),戴著維吾爾小花帽的英俊小伙熱情跟我們打招呼。上碗、倒茶,動作嫻熟。落座后,一行人喝著茶閑聊起來。鄭南呢?有人問起。老閻,你去看看。我走到餐廳外屋,只見鄭南站在門口目不轉(zhuǎn)睛的四周張望。鄭老師,進去喝水啊。他不理,似乎沒有聽見。突然,他快步向門外走去,我也跟上。出了大門是兩條分叉路,他停下,頭也不回,指著左手方向說:你去那邊,一個女的……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按他說的做,走了一百多米,不見一個人影。沒有見到女的,我說。我也沒看到。他沮喪的搖搖頭?!鞍l(fā)生什么了?”我問?!疤懒?,怎么會不見了呢?”“先吃完飯再說”,我拉著他回到飯館。



傍晚的陽光透過窗戶灑落在她身上,一頭琥珀色的長發(fā)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飛揚的長發(fā)下是一張絕美精致的面孔,淡雅的雙眸如水一樣純凈,彎彎的柳眉,長長的睫毛微微地顫動著,薄薄的雙唇如玫瑰花瓣嬌嫩欲滴,將其優(yōu)雅的魅力發(fā)揮到極致。

就以這個故事你寫詞,我來譜曲。
田歌的提議,讓情緒略顯低落的鄭南一下振奮起來。
當真?
軍中無戲言!!
哪,歌曲的名字就叫喀什葛爾姑娘。
好!我們附和著。
不合適。田歌說。
你說她帶著孩子?
是呀!
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用姑娘不合適,干脆叫----喀什葛爾女郎。
田大哥,您在新疆生活了一輩子,熟悉這里的一切和民族風情風俗,就依您。

?

左一
左一:本文作者閻若森
中間:作曲家田歌
右一:詞作家鄭南
自歌曲喀什葛爾女郎誕生,它就成為新疆名城喀什的形象歌曲,并逐年走紅國內(nèi)外,喜愛它的人越來越多。
歌曲流暢明快,抒情奔放,使用2/4拍子,維吾爾特色的節(jié)奏和旋律,是國內(nèi)藝術(shù)院校、聲樂專業(yè)學者在教學中使用率很高的作品。
2003年,《喀什葛爾女郎》榮獲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
面對贊譽,鄭南說,成功的歌曲,曲作者的功勞應(yīng)該占大半,是美妙的旋律讓歌聲飛揚。
著名維吾爾族女高音花腔歌唱家迪麗拜爾出生在新疆喀什,她唱家鄉(xiāng)的歌曲總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愫和味道,她以精湛的技法和高亢柔美的自然之聲詮釋這首歌,并在國內(nèi)、世界多地演唱,引起熱烈反響。記的迪麗拜爾在烏魯木齊舉辦個人演唱會,她搖曳輕盈的花腔使得《喀什葛爾女郎》成為整場音樂會最醉人的一首歌曲,聽眾評價是迪麗拜爾心曲的流露、骨子里的聲音。
專家預(yù)言:這首歌會成為《草原之夜》之后,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支東方小夜曲。

文化需要被傳承
歷史應(yīng)該被記錄
屬于田歌的音樂歷史
將由這位音樂巨匠的家人和摯友
通過回憶和文字的方式
為喜愛和支持田歌先生的朋友們
講述一曲曲音樂創(chuàng)作背后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