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
狒狒
??
?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前集·毛篇》
【原文】
狒狒,飲其血可以見鬼,力負千斤,笑輒上吻掩額,狀如彌猴,作人言,作鳥聲,能知生。
【今譯】
狒狒,是一種這樣的野獸:“飲其血可以見鬼”喝了它的血可以看見鬼的樣子。
它力氣很大,“力負千斤”,能背得動很重的東西。
它一笑就“上吻掩額”上嘴唇向上掀起,用嘴唇掩住臉面,它嘴唇非常長,上嘴唇能夠得著自己的額頭。
它的形狀像彌猴。
它能講人話,會說人的語言,并能模仿鳥的叫聲,它具有神性,能知道人的生死。
【賞析】
在《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梟陽國》中,說“梟陽國”是人形動物的聚集地。
相傳,“梟陽”是一種“狒狒”一類的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介于人和獸之間的野人,是傳說中的山精,它們嘴大唇長,性情兇暴,不但不怕人,還好吃人。
它身體龐大,傻里傻氣,“人面長唇”,“凡人則笑”,梟陽喜歡抓人吃。
每當它剛剛抓到人時,未吃之前,就會開心地裂開嘴開懷嗷嗷大笑,它們嘴唇又厚又長,一笑起來就把大長嘴唇翻上去,直翻過并蓋住額頭,把鼻子眼睛等的臉部都蓋住了。待到笑夠了,他才動手把抓到的人吃掉。
人們利用這個弱點,想出對付它的妙招,預先做了一個竹筒,套在胳膊上,手上拿著刀,萬一被這家伙捉住,就趁這家伙張口大笑、嘴唇上翻的時候,迅速地從竹筒中把刀抽出來,向怪物頭上插去,用刀尖把它的大嘴唇釘在它的額頭上,讓它的眼睛看不見東西,就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這樣把它抓住。
現(xiàn)代漢語,“狒狒” baboon,也叫犬頭猿,猴科,a kind of monkey,靈長類哺乳動物,身體像獼猴,口吻突出像狗,四肢粗壯,毛多灰褐色。常成群覓食,多產(chǎn)于非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