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十四 《悟空傳》 記癲狂的青蔥歲月與迷惘掙扎的自我覺醒
? ? ? 今何在的《悟空傳》中,唐僧說:“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纖塵何用?萬物其中,變化何用?道法自成。面壁何用?不見滔滔,棒喝何用?一頭大包。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從何而來?同生世上,齊樂而歌,行遍大道。萬里千里,總找不到,不如與我,相逢一笑。芒鞋斗笠千年走,萬古長空一朝游,踏歌而行者,物我兩忘間。嗨!嗨!嗨!自在逍遙……” ?

人生百年,就是一部西游,只不過唐僧取的是經(jīng),我們歸的是西。
即使你擁有不死的靈魂,也逃不過宿命的安排。
五百年一輪回,西游記的眾生都在紅塵中苦苦掙扎,卻始終不能超脫命運的詛咒,只因想要反抗這神安排的命運。
命運是條滾滾向前的河流,我們只是河中的一條小魚,隨波逐流、挾持而下,也許偶然的靈光乍現(xiàn),會讓我們警醒躍出水面,看清周遭的一切,隨后又陷入迷惘。但我們抗爭過,努力過,執(zhí)著過,不曾屈服過,已經(jīng)足夠。
唐僧說:我要這天,再遮不住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我要那滿天諸佛,都煙消云散!?
舊規(guī)則被打破,新規(guī)則又產(chǎn)生,除非我們拋棄七情六欲,自身成為規(guī)則,所以洪荒神話中鴻鈞老祖以身合道、成就這天地。
只因這天地本身并不完美、并不永恒。也許,其中最大的變數(shù)就是——人心。人,總會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理想與欲望,并狂妄地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而這種莫名其妙,也許正是神的安排、正是宿命。所以便陷入越追求自由,便越迷惘的陷阱。

也許這世上本就沒有我。人,為了生存的需要創(chuàng)造了“我”。這就是所謂“存在的代價”。
我想也許某天,我們不再為生存而生存,“我”就成為了真正的我。
(后記:世人以為悟空是最癲狂的,其實唐僧才是,悟空只是一只不懂愛的可憐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