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吃兩次線粒體,異界千花
有詩曰: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 《春雪》 韓愈

? ? ? ? 吞噬伽馬變形菌 Gammaproteobacteria/ 德爾塔變形菌 Zetaproteobacteria后,最后真核生物共同祖先(LECA)迅速分化,其中有三支經(jīng)過新元古代,遺留至今,他們分別是——副基蟲綱(Parabasala),多鞭毛蟲綱 Trichozoa=拱形蟲(Fornicata)和前軸柱綱 Preaxostyla(包括銳滴蟲( Oxymonadida)),共同歸入后滴蟲門 (Metamonada)。你不用十分清楚地知道她們是什么,只需要知道——小風(fēng)為了搞清楚落了多少頭發(fā),阿,不是,劃掉,只需要知道她們都沒有線粒體,是厭氧的真核生物。

? ? ? ? ?這些厭氧生物提出了有關(guān)于最后真核生物共同祖先(LECA)的性質(zhì)和線粒體起源的有趣問題——?如果LECA有一個呼吸能力的線粒體——正如今天真核生物廣泛擁有有的,那么三個厭氧生物的每一個的早期祖先將不得不獨立遷移到低氧環(huán)境。?與此同時,每個分支也必須保留至少一個完整的線粒體分支,且該分支保留足夠長的時間。?
? ? ? ? ?然而,目前沒有證據(jù)表明三個厭氧生物中的有任何一個有好氧分支。而且她們也必須不連續(xù)地將其線粒體減少為非刺激性的氫化酶體(hydrogenosome),紡錘剩體(mitosome)【對譯名表示懷疑】——即線粒體相關(guān)的細(xì)胞器(MRO)。
? ? ? ? ? 所以有一個更簡單的理論——LECA簡單地有一個MRO,最有可能是一個氫化酶體(hydrogenosome),線粒體呼吸出現(xiàn)較晚——在前軸柱綱 Preaxostyla(包括銳滴蟲( Oxymonadida))在分化后的某個時候,在Discoba出現(xiàn)之前。?這表明需氧線粒體是由與產(chǎn)生氫化酶體的內(nèi)共生生物分化后的內(nèi)共生生物產(chǎn)生的(繞口令中)。

? ? ? ?LECA的第四個分支——吃下阿爾法變形菌 alphaproteobacterium的分支,擁有了我們今天所常見的線粒體后,盤嵴亞界Discoba分化形成更為常見的眼蟲門(Euglenozoa),異葉足蟲(Heterolobosea)=滲游蟲/透色門( Percolozoa)和雅各巴蟲(Jakoba),她們具有盤狀的線粒體嵴,也得名于此。

? ? 眼蟲門(Euglenozoa)和裸藻門(Euglenophyta)的學(xué)名好生相似——更不就是同一個物種吧。

? ????眼蟲(Euglenozoa)后來吞了/吞了藍(lán)細(xì)菌的綠藻,然后這貨的質(zhì)體有3層膜,并且油綠綠的,能進(jìn)行光合作用,在教科書中經(jīng)常當(dāng)成動物和植物的中間體——不是,你這是吞了綠藻艾,綠藻可是首次吞下藍(lán)細(xì)菌共同祖先分化的三大分支之一——其他是紅藻門,灰胞藻? Glaucophyta,其中灰胞藻? Glaucophyta的葉綠體有細(xì)胞壁。



物種圖鑒
學(xué)名:見下面

特點:
后滴蟲門 (Metamonada)包括副基蟲綱(Parabasala),多鞭毛蟲綱 Trichozoa=拱形蟲(Fornicata)和前軸柱綱 Preaxostyla(包括銳滴蟲( Oxymonadida)),都沒有線粒體,是厭氧的真核生物
盤嵴亞界Discoba包括眼蟲門(Euglenozoa),異葉足蟲(Heterolobosea)=滲游蟲/透色門( Percolozoa)和雅各巴蟲(Jakoba)。
眼蟲(Euglenozoa)后來吞了/吞了藍(lán)細(xì)菌的綠藻,能進(jìn)行光合作用,在教科書中經(jīng)常當(dāng)成動物和植物的中間體。

寫了一天,悲傷